时光里的银杏
作者/崔和平
银杏是大自然写就的古老诗行,在岁月长河中静静舒展。它不似桃李以灼灼芳华惊世,不若松柏凭苍翠傲立寒冬,只以一身从容,将四季的韵律凝成永恒。春时萌动如婴孩,夏时荫浓若华盖,秋时金灿若霞光,冬时枯寂似哲人。每一片扇形叶片,都是时光镌刻的符咒;每一道遒劲枝干,都是岁月沉淀的琴弦。
一、春之萌动:生命的初章
早春的银杏是枝头沉睡的绿梦,待一场暖雨拂过,便悄然苏醒。芽苞初绽时,像婴儿蜷曲的指尖,裹着薄纱般的绒毛。嫩叶破壳而出,似翡翠雕琢的玲珑扇,边缘泛着蜜糖般的鹅黄,在晨光中半透半明。风过处,新叶簌簌相碰,如稚童私语,又如古琴轻拨。叶尖凝露,折射朝阳,恍若星辰坠入尘世。树下泥土温润,蚯蚓拱起细密的纹路,蚂蚁穿梭其间,传递着复苏的密讯。偶有青果隐于叶间,圆润如珠,静待时光将其酿成秋日的白果。此时的银杏,不喧不闹,却能以一寸寸生长的绿意,织就春光的温柔序曲。
二、夏之葳蕤:绿荫如诗
盛夏的银杏是天地间撑开的一把碧伞。叶片舒展成完美的扇形,边缘微微卷翘,宛如仕女轻摇的纨扇,扇出丝丝清凉。密叶层叠,光影在其间游走:午时日光如碎银倾泻,在地面织就流动的星河;暮色初临,斜阳透过叶隙,将菱形光斑投于青砖,恍若时光的密码,静待解读。骤雨忽至,叶片便成了天然的琴键,雨珠轻击,叮咚作响,似天地合奏的清音。雨洗后的绿意愈发澄澈,仿佛将整片碧空揉进了叶脉。树荫下,老者摇扇闲谈,孩童嬉闹追蝶,蝉鸣与笑语交织,光阴在此慢了下来。偶有风掠过,枝叶婆娑,恍惚间似见千年古刹的檐角风铃,摇碎了一池静谧。
三、秋之绚烂:黄金盛宴
秋日的银杏是造物者最恣意的泼彩。褪尽青涩,它披一身金甲,傲立于天地之间。叶片由淡黄渐染浓金,直至每片都凝成凝固的日光。仰观之,满树灿若流火,似有万盏金箔灯笼高悬,照亮了整个季节的天空。风起时,万千金叶如蝶舞翩跹,似碎金洒落人间,又如上古经卷中飞出的诗笺,在空中划出金色的弧线。拾叶细赏,叶脉如老人掌纹,蜿蜒间藏着三千年风雪。侏罗纪的洪荒、冰河世纪的凛冽、烽烟战火的淬炼……所有沧桑都化作这惊心动魄的一瞬绚烂。落叶铺就黄金大道,踏足其上,沙沙声如远古编钟低鸣,每一步都叩响时光的回音。游人如织,或驻眸凝望,或捧叶轻扬,任金雨将自己笼罩。在此刻,凋零成了盛大的狂欢,寂寥化作了炽烈的诗行。
四、冬之静默:风骨长存
当最后一枚金叶翩然辞枝,银杏卸去华裳,显露出最本真的风骨。枝干如青铜铸就,纹路深凿,似龙爪探云,又如哲人枯瘦的手掌,指向苍穹叩问永恒。寒风掠过,枝桠发出低沉的呜咽,似在低语远古的传说。大雪覆顶时,它成了玉雕的圣树,积雪在枝干间凝成冰晶的璎珞,皴裂的树皮勾勒出水墨的韵律,宛如天地共绘的留白。冬日的银杏褪尽浮华,却以铮铮铁骨诠释生命的另一种姿态———枯寂中蓄力,沉默中守望。深扎冻土的根系如同巨龙蛰伏,暗藏春讯。待雪霁天晴,斑驳树干在阳光下泛起暖意,恍若一位白发老者,温和凝视世间万物,以静默诉说:繁华易逝,唯风骨长存。
五、银杏与时光的对话
银杏是时光的拓印者,亦是文明的见证者。它曾立杏坛畔,沾濡孔子的木铎清音;曾栖佛寺檐角,聆听晨钟暮鼓的梵呗;曾守江南巷口,望过油纸伞下擦肩的回眸。从《诗经》中“东门之枌”的吟咏,到敦煌壁画里摇曳的圣树,它始终以静默之姿,穿梭于历史的长廊。每一道树皮的裂痕,是烽火岁月的勋章;每一处树洞的幽深,是光阴写下的密信;盘曲的根系之下,沉睡着无数王朝的尘埃。它教会世人:生命的长河不会因一时枯荣而止息,每一次蛰伏,都在为下一次奔腾蓄力。当我们抚过那沟壑纵横的树干的时候,仿佛触摸到了时间的年轮;当我们仰望它参天身姿的时候,仿佛望见了生命不屈的脊梁。
在这钢筋水泥的都市中,银杏是连接天地的灵桥。它用四季的轮回提醒我们:纵使尘世喧嚣,亦需如它———春时蓄力而生,夏时荫庇苍生,秋时坦然归尘,冬时静默蓄光。或许这正是银杏给予世人最深刻的启示:生命的真谛,不是在于追逐刹那芳华,而是在于以从容之态,将每一寸光阴都能够活成诗,将每一次凋零都能够写成生命的绝唱。
愿我们都能够如银杏一般,在时光的长河里,以静默的坚守,绽放属于自己的永恒光芒。
作者简介:崔和平,网名古榆苍劲,河北省平山县合河口乡桂林村人,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会员,平山县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龙吟文化编辑部执行总编,曾被授予“感动平山十大人物”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