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浅陋争高低
文/韩寒(江苏)
于这茫茫尘世,众人仿若繁星,各自闪烁,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亮度与轨迹。在人际往来的复杂网络里,我们常邂逅形形色色之人,其中不乏认知浅薄、格局狭隘者,亦有许多虽身处不同层面,却难有交集之辈。历经诸多世事打磨后,渐有所悟:不必与低认知之人纠结论辩,也无需在不同层面者面前强求共鸣,此乃守护内心安宁、奔赴精神高地的明智之选。
低认知者,恰似困于井底之蛙,目光所及,不过一方圆形天空,以为这便是世界全貌。他们的思维被局限在狭小范畴,认知如薄冰,稍触即碎,且往往固执己见,难以被外力撼动。与这类人理论,犹如在磐石前撞得头破血流,徒费口舌与心力。
忆昔曾遇一邻里,笃信毫无根据的民间传言,对现代科学常识嗤之以鼻。我偶有提及一些科普知识,本意是为其开一扇新窗,望能透进理性之光。岂料他不仅不听,还振振有词地反驳,搬出些老旧观念与个人偏见,那条条框框宛如枷锁,锁住了他自己,也试图将我拖入其黑暗认知深渊。我起初耐心解释,试图以逻辑与实例敲开其封闭心门,然而数次交锋下来,发觉一切皆是徒劳。他像一座坚固堡垒,矗立在无知原野,任凭外界风雨如何侵袭,自岿然不动。最终我选择沉默,不再卷入这场无意义争端。因为我深知,在低认知泥沼中挣扎,只会越陷越深,沾染一身泥泞,却无法照亮其昏暗内心。
而那些与我们不在同一层面之人,虽可能有交集契机,但思想差距如鸿沟难逾。他们或居高位,俯瞰众生,却不懂俯身倾听底层心声;或处低位,仰视巅峰,难以企及高远视野。当理念相悖时,争论便如两条平行线交错,只会引发混乱与隔阂。
职场之中,这般情景屡见不鲜。初入项目组时,满怀热忱提出创新方案,期望能打破陈规,为团队注入活力。可高层领导,沉浸于传统管理模式与过往成功经验,对我这新鲜构想不屑一顾。他们所见者,是维稳与守成;我所望者,是突破与超越。二者层级差异显著,如同天平两端,难以平衡。我竭力阐述新方案优势与潜力,从市场趋势到技术可行性,条分缕析,满心期待能得到认可。然而回应我的却是冷漠否定与保守质疑。那一刻恍然明白,层次不同,视角迥异,强行争辩只会让矛盾加剧。他站在权力金字塔尖,审视着我的“越界”行为;我立于创新前沿阵地,渴望冲破旧有束缚。此般境遇下,默默耕耘、以成果说话方为上策。
社交场合亦是同样道理。宴会聚餐时,众人围坐,话题或流于表面娱乐八卦,或陷入琐碎利益纷争。有人热衷于讨论明星绯闻、家长里短,乐此不疲;有人则纠结于职位高低、财富多寡带来面子问题。偶尔涉足其间,试图引入深度文化话题或前沿科技见解,却发现氛围瞬间凝固。周围之人如同置身不同频道,无法接收信号。他们沉醉于自身认知舒适区,排斥任何打破平静元素。此时与其勉强融入、参与无效讨论,不如优雅退场,寻一处安静角落品味书香或沉思人生哲理。
远离低认知者纠缠与不同层面者冲突,并非消极避世、怯懦退缩之举,而是洞悉人际本质后的智慧抉择。人生短暂如白驹过隙,精力有限似珍馐稀缺。将时间与心力耗费在无谓争执上,无异于舍本逐末。不如把目光聚焦于自我成长提升之路——于知识瀚海扬帆遨游,汲取古今中外智慧结晶滋养灵魂;于实践田野辛勤耕耘,用汗水浇灌经验之花绽放绚烂光彩。在不断攀登过程中结识志同道合伙伴——他们似璀璨星辰散布夜空各处却又彼此呼应共鸣——与之相处交流如沐春风般惬意自在:思想碰撞出耀眼火花照亮前行方向;情感交融汇聚成温暖溪流润泽心田家园。
莫与浅陋争高下长短之分寸感!避开认知洼地泥泞陷阱以及层次断崖峭壁阻隔吧!怀揣一颗宁静致远之心踏上追寻知音之旅——那里鸟语花香相伴清风明月相随更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之幸事等待开启新篇章旋律……
韩寒,江苏省连云港人,1990年出生,江苏海洋大学毕业,连云港公益协会会员。国企工作,多年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百余篇(首),诗文被选入多家文学作品选集,江苏省作协“壹丛书”入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