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梵山烟雨引
疯僧踏破水云间,
醉眼乜斜看大千。
魔障未消因有劫,
佛心难驻为情牵。
青锋照影前尘事,
铜镜藏光后世缘。
若问梵山烟雨意,
一蓑一笠一潸然。
---
第一章·疯僧落尘
山雨来得急。
破草鞋踩在泥泞小道上,每走一步都带起黏腻的水声。疯和尚的破袈裟早被雨水浸透,贴着瘦骨嶙峋的身子,活像只落汤鸡。他忽然停住脚步,歪头听着雨幕里传来的呜咽声。
"这哭声..."他挠了挠结满污垢的光头,"像是有人拿钝刀子刮老衲的天灵盖。"
山道拐角处,十五六岁的姑娘正拼命拽着陷在泥里的板车。车上躺着个面色铁青的中年汉子,左腿缠着的麻布渗着黑血。车轮每晃动一次,汉子就发出声痛哼。
"爹您忍忍,就快到家了..."姑娘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突然发现板车轻了几分。转头见个邋遢和尚正撅着屁股推车,僧衣下摆沾满泥浆也浑不在意。
"女菩萨,这车山菌要往哪送啊?"和尚咧嘴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
柳青儿怔了怔:"不是山菌,是我爹..."话未说完,板车猛地一沉。猎户柳大川突然剧烈抽搐,嘴角溢出白沫。
"蛇毒入心脉咯。"疯和尚不知何时已搭上猎户手腕,脏兮兮的指甲盖下透出丝金光,"三更前不治,阎王爷该添下酒菜了。"
青儿腿一软跪在泥地里:"求大师..."
"济癫可当不起大师。"和尚解下腰间油光发亮的葫芦,倒出颗黢黑药丸,"不过嘛..."他忽然盯着姑娘腰间晃动的铜镜吊坠,浑浊的眼里闪过一丝清明。
---
第二章·古镜梵音
柳家茅屋飘着苦涩药香。
济公蹲在灶台前啃烧鸡,油手在佛珠上抹了又抹。青儿掀帘出来,见他这副模样忍不住叹气:"爹说您救了他性命,该好好谢您..."
"谢礼不是挂你腰上么?"济公油乎乎的手指突然点向铜镜。青儿下意识捂住古镜,这是娘亲留下的唯一物件,镜背刻着古怪花纹,村里神婆说是镇邪的。
里屋突然传来碗盏碎裂声。青儿冲进去时,见父亲正疯狂抓挠胸口:"有东西在咬我的心肝!"皮肤下竟真有游蛇状的凸起在蠕动。
"让开!"济公破扇子"啪"地拍在猎户心口。青儿惊见扇骨透出金光,父亲皮肤下的"蛇"发出刺耳尖啸。铜镜吊坠突然发烫,镜面浮现出蝌蚪般的金色文字。
济公盯着梵文面色骤变:"阿修罗噬心咒?这穷山沟哪来的..."话到一半突然抱头惨叫,破碎记忆如潮水涌来——雷音寺前,降龙罗汉为救苍生违抗佛旨,被罚十世轮回...
"道济大师?"青儿扶住摇晃的和尚,指尖触到他眉心时,铜镜竟映出尊金身罗汉虚影。
院门突然被踹开。五个衙役提着铁链闯进来:"奉赵大人令,交不起驱瘟税的,拿人抵债!"
---
第三章·血祭山神
暴雨冲刷着山神庙残破的匾额。
青儿被铁链锁在供桌上,看着父亲被按在香案前画押。赵无咎把玩着她的铜镜冷笑:"柳大川抗税伤人,判罚女儿充作山神祭品,很公道吧?"
"呸!"猎户啐出血沫,"你们在井里投毒制造瘟疫..."
"聪明人死得快。"赵无咎突然掐住青儿下巴,"听说阴年阴月生的女子,炼出的魂丹最滋补..."话音未落,庙门轰然倒塌。风雨中站着个摇扇的邋遢和尚,破草鞋上却纤尘不染。
济公醉眼朦胧地指着神像:"这泥胎吃得,老衲吃不得?"赵无咎使个眼色,妖道袖中飞出七根透骨钉,却在济公身前寸寸碎裂。
"阿罗汉金身?!"妖道惊退时撞翻长明灯。火苗窜上蛛网密布的房梁,整座庙宇瞬间化作火海。混乱中柳大川挣脱桎梏,将女儿推向济公:"带她走!"
猎户最后的背影定格在熊熊烈焰前。青儿挣扎着要冲回去,却被济公死死抱住。铜镜坠地裂开,镜背花纹组成朵燃烧的莲花。
"原来如此..."济公望着火光喃喃,"当年我救下的那株火莲,就是你母亲..."
---
第四章·情劫初现
悬崖边的老松被雷劈成两半。
青儿在坠落途中抓住藤蔓,却见济公如断线风筝般坠向深渊。昨日他替全村人吸出蛊毒的模样浮现眼前——那时他浑身金芒如旭日,哪像现在这般气若游丝。
"抓住我!"她纵身跃下,发带被树枝扯散的瞬间,铜镜碎片突然全部浮空。青儿福至心灵地咬破手指,将血珠弹向镜片。每一滴血都化作金线,在虚空中织出《大悲咒》全文。
济公下坠的身形猛然顿住。他睁眼看见悬在空中的青儿,黑发如瀑散开,身后隐约浮现千手观音法相。记忆又清晰了几分——当年火莲化形的女子,也是这样为他挡下天劫...
"情劫..."济公苦笑。当年观音大士的警告响彻脑海:"你救她一次,她必用十世轮回还你。"
崖底忽然传来梵唱。碎石滚落处露出个石窟,洞口刻着"卍"字符文。青儿搀着济公爬进去,只见壁上壁画正在自行修复——画中降龙罗汉腕上缠着朵火莲,与青儿腕间胎记一模一样。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