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药庐深影识前因
暴雨冲刷着山间小径。寄瑶拖着竹筏在泥泞中艰难前行,筏上砚舟的呼吸越来越微弱。他肩头伤口渗出的血竟是诡异的青紫色,与锁骨下那个泛光的烙印如出一辙。
"沈大娘...住在瀑布西面..."砚舟在昏迷中呓语,手指无意识地攥紧胸前半块玉佩。寄瑶抹去糊住视线的雨水,忽然看见前方竹林里透出一点橘色暖光——那盏画着药葫芦的灯笼,正挂在爬满忍冬藤的篱笆门上。
"丫头,再往前半步就踩到我的七星海棠了。"
沙哑的女声惊得寄瑶踉跄后退。竹帘掀起,走出个鬓角霜白的老妇人,手中药杵滴着暗红汁液。当她目光落在竹筏上时,药杵"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程家小子?"沈大娘蹲下身掀开砚舟的眼皮,突然倒抽一口冷气,"青罗刹的毒...云老头当年都没能..."她犀利的目光转向寄瑶颈间玉佩,"你是他闺女?"
药庐里弥漫着苦涩的香气。寄瑶看着沈大娘用银刀划开砚舟伤口,黑血涌出的瞬间,墙上药柜的铜锁突然齐齐震颤。最顶层那个雕着并蒂莲的木匣,竟自己发出嗡嗡鸣响。
"果然..."沈大娘从砚舟贴身内袋摸出那封染血的信,枯瘦的手指抚过云父的笔迹,"二十年了...该来的躲不掉。"
她突然掀开地砖,取出一只布满灰尘的石臼。寄瑶惊呼出声——臼底两个凹槽,分明是为他们那对玉佩准备的!
"放上去。"沈大娘将玉佩按进凹槽。当两玉相合的刹那,石臼内壁浮现出细如发丝的金线,渐渐组成一幅山水图。最醒目的是瀑布深处标着朱砂红点的地方,旁边小楷写着"神农泪"三字。
"当年你娘和程夫人在这结拜..."沈大娘从木匣取出一双褪色的绣花鞋,鞋面上歪歪扭扭绣着"瑶池双姝"四字,"一个留了玉佩,一个藏了药臼,说好将来子女..."
门外突然传来竹枝断裂声。沈大娘闪电般吹灭油灯,将寄瑶推进药柜后的暗格。透过缝隙,寄瑶看见三个穿蓑衣的人影翻进院子,为首独眼老者腰间的铜铃铛,与祠堂老者的一模一样。
"搜!"独眼老者一脚踢翻晒药架,"大帅说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寄瑶咬破嘴唇才忍住惊叫——那人掀开砚舟的毯子时,她父亲的信从褶皱间滑落。独眼老者就着月光读了几句,突然发出夜枭般的笑声:"好啊...云老头的闺女和程家孽种凑一对...大帅的药引子齐了!"
暗格里的沈大娘浑身一震。等追兵走远,她抖着手翻开砚舟的眼皮:"丫头,你爹信里可提到'以血引血'?"
寄瑶点头,突然想起父亲骸骨旁那本残缺的笔记。沈大娘已经掀开砚舟的衣领,用银针挑破他烙印周围的皮肤。滴落的血珠在瓷碗里竟然不散,像一粒粒青色的珍珠。
"程大帅这畜生..."沈大娘的声音突然哽咽,"给自己亲儿子种了蛊...需要至亲血脉做药引..."她意味深长地看向寄瑶,"你爹当年不肯说...你娘留下的女儿在哪..."
寄瑶如遭雷击。她颤抖着解开砚舟的衣襟,在心脏位置发现三个针尖大的疤,排列形状与她颈后胎记一模一样。沈大娘递来的铜镜里,她看见自己后颈的红色小痣——分明是云家独有的"朱砂封穴"痕迹。
"你娘怀着你时...为救程夫人中过毒..."沈大娘将药臼里的地图塞进她手中,"这'神农泪'长在古墓血玉上...一人饮则另一人..."
砚舟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唇角溢出的血丝竟是淡金色的。寄瑶慌忙去扶,却被他滚烫的手掌握住手腕。昏迷中的男子睫毛颤动,沙哑地呢喃:"阿瑶...你簪上的桂花...比北平的甜..."
泪水模糊了视线。寄瑶俯身贴上他滚烫的额头,唇瓣擦过他干裂的唇角。沈大娘悄悄退出去时,听见里间传来瓷碗轻磕的声响——那丫头果然划开了自己的手腕。
黎明前的黑暗最是浓重。寄瑶将血滴进砚舟唇间时,窗外闪过几道黑影。独眼老者的声音随风飘来:"...子时进古墓...大帅要那丫头活着取宝..."
砚舟在晨曦中醒来时,发现枕边放着半块玉佩和一张字条。他挣扎着爬起来,看见寄瑶站在药圃里,正将几株七步断肠草捣成汁液。阳光照在她挽起的袖口,露出手腕上缠着的染血布条。
"你醒了?"寄瑶回头微笑,眼角却有未干的泪痕,"沈大娘说...等露水收了就出发。"
砚舟想说什么,却被塞进手里的一碗药打断了。药汁苦得他皱眉,却看见寄瑶转身时偷偷舔了舔自己手腕的伤口——那碗药里,混着她的血。
沈大娘从灶间转出,默默将一把青铜钥匙塞进砚舟手心。那是他在山洞白骨处见过的钥匙,此刻却拴着根褪色的红绳——与寄瑶发间系着的,一模一样。
"程家密室最下层..."沈大娘用只有他能听见的声音说,"有你娘留给你的...真正的鸳鸯方。"
山雾渐渐散去。寄瑶整理药囊时,没注意到砚舟凝视她的眼神变得复杂而深沉。他摸向怀中那封被血浸透的信——独眼老者昨夜塞给他的,上面程大帅的亲笔字迹狰狞如刀:
"吾儿,那丫头是开启古墓最后的钥匙。取她心头血,可得长生。"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