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石壁丹心照影来
山洞里的寒气渗进骨髓。寄瑶拢紧湿透的衣衫,火折子的微光在岩壁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砚舟靠在她肩头喘息,腰间的血已将包扎的布条浸透。
"再坚持会儿..."寄瑶声音发颤,指尖拂过他滚烫的额头。昏迷中的男子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力道大得惊人:"阿瑶...别看..."
她怔住了。从来没人这样唤过她,柔软的尾音像一片羽毛扫过心尖。火光映出砚舟紧蹙的眉头,他军装内袋有什么东西在发亮——是那半块玉佩,正随着他的心跳微微起伏。
滴水声引着寄瑶来到一处穹顶岩洞。她举高火折子,突然腿一软跪在了地上。整面石壁刻满密密麻麻的药材图谱,而右下角那熟悉的笔迹写着:"吾女寄瑶,若见此记,父已长眠。"
"是爹爹的字..."她指尖触碰那些刻痕,泪水模糊了视线。忽然,火光照亮了石壁中央的凹槽——那分明是玉佩的形状!
身后传来衣物摩擦声。砚舟拖着伤腿爬过来,苍白的脸上满是震惊:"这纹路..."他颤抖着摘下颈间玉佩,与石壁上的凹槽严丝合缝。
当两块玉佩同时嵌入凹槽的刹那,岩缝中传来机关转动的闷响。寄瑶扶起砚舟退后几步,只见石壁缓缓移开,露出内室中央一座青玉碑。碑上"青龙噬月"的浮雕旁,赫然刻着程氏家徽。
"不可能..."砚舟踉跄着扑到碑前,手指抚过那些文字,"这是我祖父的私印...二十年前就随他下葬了..."
寄瑶突然注意到碑底散落的几株干枯草药。她捡起一截人参须闻了闻,胃部猛地抽搐:"是七步断肠草!爹爹最后在研究这个..."
"有人来了。"砚舟突然熄灭火光将她拉到身后。黑暗中,洞口方向传来金属碰撞声。寄瑶感觉砚舟在她掌心快速划了几个字:石、碑、后、有、路。
追兵的火把光亮越来越近。寄瑶屏住呼吸,突然摸到砚舟腰间硬物——他竟悄悄将手枪塞给了她。这个发现让她心头一震,他可是宁愿被鞭打也不肯持枪伤人的程少帅啊!
"分开走。"砚舟在她耳边急促地说,温热气息拂过耳垂,"碑文第三列有令尊留的..."
一声枪响打断了他的话。寄瑶眼睁睁看着砚舟肩头绽开血花,身体却先于意识做出了反应——她举起枪,瞄准了火光中蜈蚣疤军官的眉心。
后坐力震得她虎口发麻。当第二个士兵倒下时,她听见砚舟沙哑的喝彩:"好枪法!"随即被他拽着扑向玉碑。碑后果然有条狭窄暗道,刚好容一人侧身通过。
"你怎知..."寄瑶在曲折的暗道中喘息着问。
"程家祖训。"砚舟的声音在黑暗中格外清晰,"'青龙照壁处,自有生门开'。我七岁背家谱时就..."他突然闷哼一声,身体重重前倾。
寄瑶转身接住他下滑的身躯,掌心触到一片湿热。暗道转角处透进微光,映出砚舟惨白的嘴唇。他军装前襟散开,露出锁骨下方那个古怪烙印——此刻竟泛着诡异的青色。
"那毒草..."砚舟艰难地指着自己伤口,"和当年...毒杀我母亲的...一样..."
寄瑶突然撕开他衣领,就着微光细看那个烙印。青黑色的纹路延伸处,隐约可见几个针尖大的旧伤疤。她浑身发抖地掏出银针:"这是云家独有的封穴手法...爹爹为什么会在你身上..."
暗道尽头豁然开朗。月光从洞顶裂缝洒落,照在石台上一具白骨旁散落的医书上。寄瑶扑过去,认出父亲惯用的牛皮书套。当她翻开扉页,一段被血迹晕开的文字映入眼帘:
"癸亥年七月初七,程府求诊。余明知夫人所中乃七步断肠草,却受胁迫以错药相救,致使..."
砚舟的咳嗽声打断了她的阅读。他靠在石台边,手中握着从白骨指骨间取出的铜钥匙:"这钥匙...是程家密室..."
寄瑶突然发现父亲骸骨下压着一封泛黄的信,信封上写着她的小名。当她颤抖着拆开,最先掉出来的竟是一缕用红绳系着的青丝——与砚舟此刻散落的发丝如出一辙。
洞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间杂着程家军特有的铜哨声。砚舟强撑着站起来,将玉佩一分为二塞回她手中:"带这半块去找沈大娘...她认得..."
"一起走!"寄瑶拽住他染血的衣袖。
砚舟却笑了,那是她从未见过的温柔笑容。他指尖拂过她眉间朱砂痣:"你父亲信里没写吗?二十年前程府大火那晚,我们本该是..."
爆炸声淹没了后半句话。气浪将两人掀翻在地时,砚舟用身体护住了她。寄瑶在漫天尘土中摸索到他冰凉的手指,听见他气若游丝地念出一句奇怪的话:
"当归三钱...朱砂二两...这是...鸳鸯方..."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