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7 日,儿童运动健康与特殊儿童康复项目交流推进会在潍坊爱优动二楼会议室召开。本次会议汇聚了北京房山诗歌学会、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潍坊市爱优动儿童青少年运动健康研究院及山东爱优动教育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核心成员,围绕项目进展、特殊儿童康复标准制定、资源整合及推广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项目全国推广凝聚共识。 会上,潍坊市爱优动儿童青少年运动健康研究院院长胡海霞详细介绍了儿童运动健康项目的实施成果。该项目自 2019 年启动以来,以 “体育融合” 为核心策略,通过自主研发的运动菜单、运动手包及 AI 技术平台,构建起 “筛查 - 干预 - 监测” 一体化方案。截至目前,已为潍坊市 16000 名儿童完成体质测试与基础筛查,在试点学校开展的 3 年干预工作中,儿童在身高、体重、健康状态等方面较同类学校显著改善,尤其在脊柱侧弯、足部发育不良等问题的预防与矫正上效果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已从 “问题儿童运动干预” 延伸至 3-6 岁儿童前端预防,通过系统化运动方案降低近视、抑郁等健康风险。目前,项目与潍坊高新区教育系统深度合作,将试点推广至全区,形成 “教育 + 体育 + 科技” 融合的示范模式。潍坊市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王妍妮对项目成效予以肯定,她表示,儿童健康是民生实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市残联将持续支持项目与特殊儿童康复工作衔接,强化 “体卫融合” 政策保障。
在特殊儿童(含孤独症儿童)康复标准制定与推广方面,王妍妮指出,当前国家层面缺乏统一的孤独症康复标准与代码,行业多依赖一对一单一康复模式,系统性、科学性不足。为此,潍坊市已设立 “孤独症运动健康研究中心”,联合国家体育总局、301 医院、协和医院等 26 家单位及专家团队,正全力制定《儿童孤独症运动健康标准》,旨在通过运动疗法结合 AI 技术,形成可复制的康复方案。
政企校医资源整合与合作机制构建成为本次会议的另一焦点。北京房山诗歌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于久东结合北京资源优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建立 “国家级定点单位” 机制,对接全国体育促进会、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打通项目进校园渠道;二是发挥老干部人脉资源,联动北京房山社等机构,组织项目宣讲与实地考察,扩大全国影响力;三是加强与北京十一学校等优质教育机构合作,共享 AI 技术研发成果,提升项目科技赋能水平。
针对项目宣传推广与资金支持保障,于久东建议强化官方宣传力度,利用央广网、人民日报、健康日报社等权威渠道扩大社会知晓度。
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志勇强调,资金与专业人才是项目推进的关键,建议通过 “政府购买服务 + 公益基金 + 社会捐赠” 多元筹资,同时吸纳医疗、教育、体育领域专家组建智库,为项目提供专业支撑。王妍妮表示,潍坊市残联将协调中工委、残联系统经费,优先保障特殊儿童康复项目落地。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儿童运动健康与特殊儿童康复项目的发展路径,为政企校医多方合作搭建了坚实平台。随着各项措施的逐步落地,有望为全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 “潍坊经验”。
《都市头条》记者北京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