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青鸾劫》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青鸾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红豆深埋旧誓盟,
铃销魂梦惊。
---
第一章 山色空蒙初相遇
青鸾峰的晨雾还未散尽,沈雨棠提着竹篮踩过沾露的蕨草。父亲昨日在客栈咳了半宿,她特地起早来采些枇杷叶。
"姑娘当心!"清朗的嗓音突然从头顶传来。雨棠抬头时,一枝杜鹃花正擦着她的鬓角落下。树杈间的少年像山岚凝成的精怪,粗布衣襟沾着草屑,怀里还捧着只受伤的山雀。
"它的翅膀伤了。"少年轻盈地跃下,掌心托着颤抖的灰羽小鸟。雨棠注意到他指甲缝里嵌着草药汁液,腕间有道新鲜的刮痕,想是为采崖边的灵芝留下的。
暮云后来总记得那一刻——穿杏红衫子的少女蹲在溪边,用绣帕蘸水替他擦拭伤口。春阳透过她发间的银蝴蝶簪,在青苔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
第二章 红豆生南山
"这是滇南的红豆,母亲留给我的。"雨棠将银链子放在暮云结茧的掌心。两颗殷红的豆子在夕照里像凝结的血泪,"一颗给你,一颗我留着。"
山神庙前的石香炉冒着袅袅青烟。暮云把祖传的狼牙护符挂在她颈间,铜铃在风里叮当作响。他们谁也没提三日后的分别,只在老榕树下埋了坛自酿的梅子酒。
暴雨来得猝不及防。当雨棠在马车里发现那包用油纸裹好的金钗石斛时,车辕已碾过第三个山坳。药包上歪斜地写着:"治咳血特效"。
---
第三章 玉碎江南
秋分那夜,沈家药铺的火光照亮半座城。雨棠从狗洞爬出时,后巷的青石板上淌着管家福伯的血。她攥着半截银链在雨里狂奔,却被人牙子堵在码头仓库。
醉仙楼的胭脂染透洗纱水时,暮云正跪在焦黑的药铺废墟里。有人看见他徒手刨了整夜,十指血肉模糊地捧着片烧焦的杏红衣料。
"沈姑娘被卖去扬州了。"乞丐的话让他卖掉祖屋。可当商队路过瘦西湖,画舫上弹琵琶的歌妓戴着熟悉的银蝴蝶簪,抬眼却是陌生长相。
---
第四章 相逢应不识
"云雀儿姑娘的《霓裳》唱得最好。"绸缎庄伙计们起哄时,新任管事方暮云正盯着歌女腕间的红珊瑚串——那分明是红豆染的。
雨棠在台上看清那张轮廓深邃的脸,手中茶盏突然倾斜。滚水溅在客人锦袍上,她被打得撞向香炉的刹那,有人用后背护住了她。
铜铃轻响。赵世安摇着折扇走来:"这婢女本公子买下了。"暮云摸到袖中密信——那是他苦寻六年的仇家线索。
---
第五章 青鸾涅槃
"太师府要办寿宴?"雨棠将毒簪插入云鬓。窗外暮云正与死士低声布置,月光描摹着他颈侧新添的刀疤。
当火把照亮地牢铁链时,赵世安终于认出这对眼睛:"原来是沈家..."话音戛然而止。雨棠拔出发簪,看着仇人喉间绽出红梅。
黎明前的悬崖边,他们共饮了那坛出土的梅子酒。追兵的火把渐近时,暮云突然抢过她怀中的罪证:"记得山神庙后的路吗?"
雨棠跃下山涧的瞬间,听见羽箭破空之声。她死死攥住胸前的狼牙护符,铜铃在风中碎成凄厉的呜咽。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