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立秋咏(二首)
左书谔(青岛)
其一
昨天大暑已西去,今日立秋方诞东。
但见寒蝉悲切切,尚观白露雾蒙蒙。
其二
大暑西归热未终,立秋东至诞凉风。
荷莲今日竞芳冠,菊桂明天争馥雄。
临江仙•立秋咏(徐昌图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今朝西去,立秋明日临东。神州千里诞凉风。朔风夤夜起,白露早晨浓。
一叶将秋音报,双知共赞梧桐。但将灵草汗青丰。南山观菊桂,迟日作芳雄。
蝶恋花•立秋咏(冯延巳体)
左书谔(青岛)
遥望立秋应约诞。树上寒蝉,悲切蜚声唤。朔北冷风吹夜半,晨曦白露山林漫。
节日出游知己伴。一叶知秋,双目梧桐恋。共把荷莲今日赞,同将菊桂明天盼。
两同心•立秋咏(柳永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西归,立秋东诞。冷风集、夜半绕身,白露聚、晨曦萦面。望寒蝉,悲切蜚声,人寰太短。
但邀知音鸿雁,出游相伴。梧桐赏、一叶知秋,荷花品、九章盛赞。步南山,菊桂葱茏,明天争冠。
风入松•立秋咏(晏几道体)
左书谔(青岛)
立秋如约降苍穹,冷韵跟踪。但观夜半清凉诞,晨曦见、白露当空。耳贯寒蝉绝唱,悲声人世将终。
相邀知己遣征鸿,沐浴秋风。梧桐一叶秋音报,同歌颂、共诉由衷。今日荷莲一曲,明天菊桂三躬。
剔银灯•立秋咏(柳永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昨天已散。立秋正、今朝东诞。夜有凉风,晨生白露,冷气西来东贯。寒蝉悲唤。韶光逝、人寰太短。
知己遣飞鸿雁,共谱清歌无限。万木丛中,梧桐知趣,一叶便将秋见。诗词同赞。约菊桂、明天长卷。
红林檎近•立秋咏(周邦彦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昨西去,立秋今诞东。朔漠将冷度,中原见凉风。白露夜来密布,青丛晨舞银龙。寒蝉悲切将终,难以傲苍穹。
相邀知己伴,秋至共歌丰。蝉声贯耳,倾眸落叶梧桐。把荷花尽品,南山遥望,又思菊桂飞馥浓。
新荷叶•立秋咏(黄裳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朝归,立秋夕便临东。西冷东移,夜间已觉凉风。晨曦望去,见白露、挂满青丛。蝉声悲切,只因难傲苍穹。
知己相邀,共将秋韵追踪。贯耳蝉鸣,凝眸落叶梧桐。荷塘同步,芙蕖赏、依旧芳雄。南山遥望,菊花明日飞红。
促拍满路花•立秋咏(柳永体)
左书谔(青岛)
立秋如约至,冷韵渐当空。先知夤夜诞凉风。晨曦望去,白露挂青丛。寒蝉悲声切,遗憾人寰短暂,百日将终。
但邀知己相伴,秋至诉由衷。东山西谷赏梧桐。金光闪烁,落叶舞苍穹。共向南山步,菊桂相约,待观明日飞红。
满江红•立秋咏(柳永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方归,今日又、立秋东诞。九州已、朔风渐劲,阴凉层现。夜半冷风庭院聚,晨曦白露青丛满。望寒蝉、绝唱正蜚声,韶光短。
邀知己,飞鸿雁。琼花赏,诗词撰。荡轻舟一叶,荷塘游转。不染淤泥高洁颂,亭亭净植清廉赞。南山望、菊桂更葱茏,明争冠。
满庭芳•立秋咏(晏几道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朝归,立秋夕至, 神州别样葱茏。西君东渐,夜里见凉风。晨起林丛芳草,白露挂、似跃银龙。高枝上,寒蝉悲切,难以傲苍穹。
今朝鸿雁遣,相邀知己,秋韵追踪。听蝉闹,再观落叶梧桐。信步荷塘荡漾,芙蕖颂、君子芳雄。南山望,明天有约,菊桂沐香浓。
水调歌头•立秋咏(毛滂体)
左书谔(青岛)
昨天大暑去,今日立秋东。九州遥望,万木先报是梧桐。但见凉风夜进,白露晨曦集聚,冷韵渐当空。百姓蜚声处,五谷见秋丰。
邀知己,约骚客,赏荷红。节中览胜,菡萏高品诉由衷。一曲清廉高洁,四库珠丰玉满,千古耀长虹。明日新期盼,菊桂把情通。
烛影摇红•立秋咏(周邦彦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西归,立秋今日东来诞。朔风渐进向中原,夜里凉风见。白露晨曦挂满。让银龙、山林装扮。寒蝉悲切,百日人寰,时光太短。
万木丛中,梧桐一叶将秋现。正邀知己数风流,满耳蝉声贯。似有悲秋之怨。赏青玉,金光醉眼。南山遥望,菊青桂绿,更留期盼。
念奴娇•立秋咏(苏轼体)
左书谔(青岛)
立秋节至,见九州万里,渐把凉诞。入夜冷风驱热浪,晨起露珠倾眼。树上寒蝉,蜚声悲切,遗恨韶光短。梧桐知趣,已将飞叶报案。
今日知己相邀,同寻秋韵,共谱诗词卷。先把梧桐黄叶赏,再听蝉声悲唤。荡漾荷塘,芙蕖细品,高洁清廉赞。南山遥望,菊花明日观看。
永遇乐•立秋咏(苏轼体)
左书谔(青岛)
大暑朝归,立秋夕至,别样光灿。朔漠之风,渐欺东主,入夜凉风见。晨曦遥望,青丛芳草,白露倾情装扮。高枝上、寒蝉悲切,尽把夏光来挽。
山林万木,梧桐先报,一叶便知秋诞。知己相邀,节中游历,共把诗词撰。但闻蝉叫,未见落叶,信步荷塘游转。清歌起、芙蕖高品,再留盛赞。
作者简介
左书谔 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字文韬,号万熙。新浴兰诗社社长。
1957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莱西市,1983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1983年至1993年,在兰州大学历史系任教,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明清史的研究工作。1993年至2016年,分别在莱西市计划委员会、莱西市实验中学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论朱元璋的选才用人》、《论康熙的治吏之道》、《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几点思考》等60余篇;公开出版发行学术专著《中华爱国史篇》、《左懋第传》、《海瑞评传》、《吴三桂传》、《慈禧太后》等22部,出版文学著作《吴三桂与陈圆圆》、《慈禧太后政变纪》、《烟粉佳丽双风流》等10部,总计670万字。
自2015年开始写诗填词,先后在各种期刊杂志发表诗词作品数百篇,2017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32万字的诗词集《万熙斋诗草》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