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高风亮节
1931年9月中旬,31岁的高自立正在前线和粟裕一起指挥所部红64师作战,突然接到红一方面军总部任命他为红3军(前身为赣西南红6军)政委的命令。前任政委蔡会文被调任湘赣省军区总指挥、总政委兼红八军政委,前任军长黄公略牺牲。 原来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蔡会文率红3军参加方石岭追击战,歼灭中国国民党军队第52师等部。在指挥部队转移途中,黄公略于吉安东固六渡坳遭敌机袭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33岁。黄公略牺牲后,军长由参加过南昌起义比高自立小一岁的红3军参谋长、广西桂林人周子昆接任,政委由高自立接任。后周子昆担任新四军副参谋长,在晥南事变突围后,和项英一起被叛徒杀害。
忍着巨大的悲痛接手红三军军长的周子昆、政委高自立,1931年9月22日午后三时分,于莲塘圩军司令部参谋处签署了对9月7日战斗结束的统计表:1931年9月7日,红三军第七、八、九师在军长黄公略、政委的蔡会文率领下,在泰和老营盘附近与国民党军蒋鼎文部约六个团激战。战斗结束后,经统计红三军各师负伤443名,阵亡135名,失联133名。老营盘战斗以较小的代价,大获全胜, 全歼敌九师六十一旅,俘敌4000多人,缴获各种武器3000多件。
高自立虽然已经担任军级干部达二年,但他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竖决服从革命的需要和党的安排。1931年12月,因工作需要,红3军政委高自立调任红5军团15军第43师政委(这支部队的前身是国民党第26路军,12月15日在江西宁都举行的起义,后组建为红五军团)。为尽快改造这支旧军队,中革军委从各红军部队抽调了一批优秀干部到红五军团工作。43师师长是起义将领卢寿椿(河北人,燕京大学毕业,红军长征后留在苏区工作,在与敌人战斗中英勇牺牲)。这时,战友宋任穷任红5军团13师政委,刘型在1932年1月升任红5军团第12军38师政委,寻淮洲担任15军45师师长,四人在军团相见,欣然接受任命。高自立为宋任穷、刘型、寻淮洲的进步感到高兴,和他们握手祝贺,互相鼓励。
红5军团是由国民党第26军宁都起义部队改编,于1931年12月19日成立的,归中革军委指挥,总指挥季振同,政治委员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副总指挥兼参谋长赵博生(后周子昆任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下辖第13军(军长董振堂)、第14军(军长赵博生)、第15军(军长黄中岳)。为了把这支旧军队改造成为真正为工农劳苦大众服务的革命武装,在中央军委的直接领导下,部队开往苏区的石城秋溪、龙冈、横江及瑞金壬田、九堡、沿坝等地进行整编。党派出大批优秀干部充实红五军团,任命肖劲光为红五军团政委,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黄火青(后左权)为十五军政委。高自立就是这时被抽调到红5军团15军第43师担任政委的,可以说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事实也正是这样。而红5军团的政委肖劲光可以说是高自立的老领导了,他曾担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游艺股股长,留过苏,参加过北伐战争,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战经验都非常过硬。
肖劲光亲切地和高自立谈话,说:你是从秋收起义走过来的老同志了,当政治委员也有多年工作经验,把你从红3军政委的职务上抽调来当43师政委,完全是工作的需要。这支刚刚起义过来的部队,虽然改称为红军,可是官兵们在思想、行为上,仍然表现出旧军队的许多陋习,打骂士兵,玩*牌赌*博,酗酒打架,甚至嫖娼吸毒,不习惯红军红米饭南瓜汤和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艰苦生活,受不了红军的严明纪律约束,这样影响了部队官兵关系及战斗力。你去43师以后,要团结广大官兵,特别是要搞好和还是非党干部的师长卢寿椿的关系。当然必须坚持原则,做好43师的转变工作。
高自立表示坚决完成党组织和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决不辜负上级领导的期望。对起义将领总指挥季振同和副总指挥著振堂、副总指挥兼参谋长赵博生,高自立也是非常的尊重,为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高自立感到非常自豪,信心满满。工作中,及时向他们请示汇报,认真听取他们的指示。
高自立来到43师后,按照毛泽东关于建设红军的原则,首先确立党对这支部队的绝对领导,建立了政治委员制度,团以上设政治部,党支部建在连上。大力纠正旧军队中一切非无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和领导方法,对这支部队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做好干部战士的工作,经常深入部队,与下级官兵同甘共苦,加强交流。全面贯彻党对军队的政治领导,奖罚分明,整顿军纪、军风,宣传红军的宗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官兵平等及红军游击战的方针。师长卢寿椿出身于河北乡村,比高自立大6岁,和高自立一样其父也是私塾教师,也曾做过工,因此有不少共同语言。卢寿椿虽不是党员,但在起义过程中坚决服从党的指挥,冒着生命危险,做好了26路军战斗力最强的74旅旅长季振桐的策反工作,在起义中又出色地完成了解决李松昆25师师部和控制75旅和任务,为起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高自立和他促膝谈心,肯定了他出色的表现,并用人民军队的宗旨和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不断启发教育他,使他明白为谁打仗,并和红5军团副总指挥董振堂一起担任他的入党介绍人。对于卢寿椿起义后,一下子从营长提拔为师长,部队有不少官兵拥护,也有一些人不服,双方发生争执,高自立高度赞扬卢寿椿在起义中的表现和军功,处处为他树立威信,鼓励他大胆工作。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高自立出色地完成了将43师建设成为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这一重要使命。
1932年2月,两个多月的整编结束后,高自立和卢寿椿率领红43师随红5军团,和兄弟部队一道开赴前线,增援红3、4军团围攻赣州的战斗,英勇杀敌,使红军主力安全撤退。由于执行左倾机会主义盲目攻打大城市的命令,红43师等部红军损失惨重。4月,在毛泽东的亲自指挥下,高自立、卢寿椿率部随红5军团与一军团组成东路军,参加东征福建漳州战役。
2016年1月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福建作家蔡建南(笔名珍夫)创作的珍夫著《漳州战役纪实》其中《红43师政委高自立在南靖》一节描写了高自立在扩红工作中是如何耐心动员群众参军,和如何教育培养红军战士的:
1932年4月10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兼中革军委委员毛泽东率中国工农红军东路军攻打龙岩后,南靖县龙山圩的土豪劣绅惊惶失措,纷纷逃离龙山,到别处躲避。在龙山圩地主吴温涂店里当小店员的吴行敏,穷苦出生,虽然心里仇恨地主老财的奴役,但在老板娘的逼迫下,只好背着老板娘7岁的小女儿沿小路连夜赶到甘棠山村,住在一座土圆楼内。
4月19日凌晨,漳州战役打响,红军很快取得胜利,并占领了漳州城。随后,红15军驻扎南靖,其中红43师驻在龙山,43师师长卢寿椿、政委高自立把师部设在龙山圩。
老板娘见红军打完了仗,担心龙山圩的店铺,就叫吴行敏回去探探情况,吴行敏暗自高兴,一路小跑回到龙山圩。他没有马上回店铺,而是先在圩上转一圈,发现圩上几处墙上张贴着红军布告和标语,教堂里住着红军部队,教堂门口有几位红军正在打篮球。
红军穿着灰布制服,头戴灰布帽,腿上束着绑腿,吴行敏感到很新奇。
突然,篮球滚到了吴行敏的脚边,吴行敏迟疑片刻,大胆地抱起篮球,走过去把球递给红军。“喂,小鬼,你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接住篮球的红军战士问。“我叫吴行敏,家就住在圩里。”“嗬,你会说官话?”这位红军战士转身喊叫起来:“高政委说注意政策,做好群众工作才能巩固根据地,取得更大的胜利。”几位红军战士立即围拢过来,一人一句问吴行敏:“小鬼,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为什么这里店铺都锁门闭户的,能不能动员老乡回来做生意?”
吴行敏用不大准确的国语回答他们的问话,红军战士显得很高兴。吴行敏也是从未有过的兴奋,感到红军不像打仗前国民党宣传的那样,相反却是很亲切。
这时,一位红军战士进教堂拿了几张布告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传单给吴行敏,让吴行敏送给周围村庄的乡亲们,并动员龙山圩的店铺开门营业。
吴行敏把传单和布告散发到周围各村庄张贴,又马上找到龙山圩几家店铺的小店员商量第二天开店的事。有的小店员害怕,不敢答应:“我们只是雇工,老板没交代开店,如果开了,货被抢怎么办?”
“我们不用怕,红军来了,那些土霸王和流氓地痞再也不敢横行霸道了。如果有谁敢抢货,红军一定会惩办的。”吴行敏肯定地说。
第二天,刚好是龙山圩期,吴行敏和6个小店员自作主张,将各家店门统统打开。四面八方的农民闻讯纷纷赶来交易农副产品。红军利用这个机会,搭起演说台,宣传红军的政策,讲革命道理。
43师政治部主任对会说国语的吴行敏很喜爱,便带吴行敏来见43师政委高自立。
吴行敏对高自立说:“我要参加红军,像你们那样为穷人打仗。”
高自立和气地问吴行敏:“你知道不知道,打仗是会流血牺牲的,很危险,你怕不怕?”
“我不怕!我自愿参加红军,为穷人打仗流血牺牲,也不愿再给恶霸地主当奴隶了。”吴行敏一听着急了,赶快表达决心。
“我们欢迎你,只是,你年纪还小哇。”
“不小了,我已经16岁了,前几天当翻译的那个小红军肯定不会比我大。只要参加红军,叫我干什么都行。”
高自立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说:“这样吧,你回去打个招呼,准备一下,还有其他伙伴愿意参加红军的,我们都欢迎。”
吴行敏回去后,同其他几位小店员商量,大家一起报名参军。他说:“我们把老板的货卖给了红军,一旦红军离开了龙山,老板回来是不会放过我们的,不如我们都去当红军,为穷人干革命。”
几个小伙伴觉得有道理,便一起报名参加红军。很快,43师政治部批准了吴行敏等7个店员参军。
吴行敏参加红军后,高自立政委对他很关心,让他在师部和警卫员同吃同住。高自立走到哪里,就把吴行敏带到那里,让吴行敏倍感光荣和骄傲。
吴行敏等7个小店员脱掉土褂子,穿上崭新的军服,个个显得精神抖擞。消息传开,龙山一带就有12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红军。高政委夸奖吴行敏:“小娃子起了个好头,好好干,前途无量。”
由于吴行敏会讲国语,高政委常让他参加审讯各连队押送来的土豪劣绅。一次,师部特务连错把一些穿戴比较阔气的小商贩、小学教师和国民党公务人员当作土豪劣绅抓来,关进土地庙里。吴行敏属知情人,又会翻译,参加审查时,发现这个情况,立即向高政委报告,高自立将他们放了回去,并给予赔礼道歉。
红军抓住龙山民团头子吴利源进行审讯,狡猾的吴利源以为红军不知他的底细,向高自立撒谎说他是穷苦出身,被迫为匪,企图蒙混过关。吴行敏一下子站到吴利源面前,揭发他的罪行:“你不老实,你是国民党的民团头子,有10支驳壳枪,平时你倚仗土豪劣绅和国民党压迫穷人。红军经过龙山攻打漳州时,你还煽动老百姓进山躲避,你亲自带土匪兵在桥头准备打红军。”吴利源只好低头认罪。
吴行敏还向高自立报告恶霸地主吴温涂勾结和依靠国民党军队剥削和压迫穷苦人的事实。高自立根据政策派红军将吴利源的老窝捣毁,没收了吴温涂的店铺。这两件事影响极大,群众拍手叫好。
不久,吴行敏等小店员和新参军的战士,编成新兵连,进行集训,既学军事,又学政治和文化。高自立和卢寿椿亲自给他们上课,讲革命道理,还教唱他们革命歌曲。
红军攻克漳州完成政治、军事、经济任务后,吴行敏跟随高自立回师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在红5军团43师卫生队当看护员、药剂员,转战闽粤赣的山山水水,为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第四次围剿浴血奋战。1934年10月,吴行敏参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红四方面军当医生,193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吴行敏历任冀南医院医务主任、晋冀鲁豫边区卫生部长、白求恩医院医务科长、380旅卫生处长、延安教一旅卫生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吴行敏任辽北军区卫生部长、随部队征战南北,渡江南下,为解放全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以上故事,可以看出,高自立虽然是师政委,但平易近人,说话和气,没有半点官架子,不打官腔,工作耐心细致,政策水平高,对战士关心备至,深受红军和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