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山野狐缘引
黛岫含烟,青溪漱玉,
乱红迷却樵踪。
偶遇灵狐,金纹月印玲珑。
衔恩拟作齐眉伴,
怎禁他、道剑雷峰。
最堪怜,断尾裂丹,血溅芙蓉。
千年谁记渡灾劫?
有山碑暗裂,功德朦胧。
白裘裹劫,银丝织就情衷。
来生重认梅花烙,
向眉间、旧识春风。
听松涛,塔铃犹说,人妖相逢。
---
第一章 狐踪初现
暮春时节,青萝山笼罩在烟雨之中。孟云樵背着药篓穿行在湿滑的山径上,葛衣早已被雾气浸透。这年他刚满二十,却已独自采药五载——自从父亲坠崖身亡,母亲哭瞎双眼,家中便只剩他这棵独苗。
"今日若再寻不得老山参,王掌柜怕是要扣药钱了。"孟云樵抹了把脸上的雨水,忽然瞥见崖畔一抹刺目的红。拨开乱草,竟是只通体雪白的狐狸,后腿被兽夹咬得血肉模糊,琥珀色的眸子蒙着层水雾,见他靠近便发出幼兽般的呜咽。
"莫怕。"他轻抚狐首,从怀中掏出止血的紫珠草。白狐忽然咬住他衣袖,力道轻得像片雪花。孟云樵怔了怔,解下束腰的布带将狐狸裹住:"且随我回家罢。"
茅屋油灯下,孟云樵为白狐清理伤口时,发现它前爪腕间有道月牙形的金纹。母亲在里屋咳嗽着问:"樵儿,可是捡了活物回来?"不待他应答,又喃喃道:"山精野怪最知报恩..."
当夜孟云樵梦见满山白梅盛开,有个着素纱裙的姑娘站在梅树下,腕间金铃叮咚作响。醒来时听见药炉旁有窸窣声,借着晨光看见白狐正用前爪拨弄药材,将止血的田七与化瘀的三七分得清清楚楚。
---
第二章 月下现形
白狐养伤的第七日,孟云樵从镇上赊了半斤猪肝。归途遇见保正家的胖儿子,那厮叼着草茎嗤笑:"孟家小子娶不着媳妇,倒养起狐狸精了!"几个闲汉哄笑着学狐狸叫,惊得林间雀鸟乱飞。
是夜月华如水,孟云樵在院中捣药,忽闻环佩叮当。转身见梅树下立着个素衣女子,月光描摹着她瓷白的脸,腕间金纹与梦中一般无二。
"奴家白璃,承蒙公子相救。"女子盈盈下拜,发间银簪坠着粒明珠,照得满地清辉都活了。孟云樵手中药杵当啷落地,但见那对琥珀眸子——分明是白狐的眼睛。
白璃指尖抚过晒药的竹匾,当归与黄芪自动归位:"公子每夜为老母熬药,三更方歇。这般孝心..."她忽然掩口,原是孟云樵的瞎眼母亲扶着门框颤巍巍出来如厕。
"好俊的闺女!"老妇人浑浊的眼珠竟泛起光,"可是山神娘娘赐婚来了?"孟云樵耳根烧得通红,却见白璃搀住母亲手臂,动作熟稔如多年媳妇。檐下风铃忽地轻响,惊起宿鸟掠过月轮。
---
第三章 道士临门
秋收时节,村里流言已如野草疯长。有人说看见孟家媳妇在溪边洗衣,倒影却是狐形;更有人赌咒发誓,半夜见窗纸上映出九条尾巴。
这日孟云樵挑柴去镇上,茶寮里众人突然噤声。独眼李阴阳怪气道:"孟老弟,听说尊夫人从不吃熟食?"满座哄笑中,青袍道士拍案而起:"妖气冲天!那女子必是..."
"内子不过是逃荒来的外乡人。"孟云樵攥扁了扁担,指节发白。归途暴雨倾盆,他在崖洞躲雨时竟挖到株百年黄精。喜滋滋回到家,却见白璃对着黄精面色惨白:"此物...长在蛇妖洞口。"
三更时分,瓦片突然哗啦作响。白璃将孟云樵推入地窖的刹那,一道黄符破窗而入,贴在她眉心燃起幽蓝火苗。玄真子持剑闯入,桃木剑尖直指她咽喉:"孽畜!竟敢幻化人形惑乱乡里!"
孟云樵撞开地窖门,见白璃现出原形蜷缩在墙角,雪白皮毛上尽是焦痕。他抡起药锄挡在狐狸身前,剑风扫过肩头,鲜血溅在道袍八卦图上,竟嗤嗤冒出青烟。
---
第四章 九死还魂
白璃驮着昏迷的孟云樵逃进深山时,暴雨冲垮了半座山崖。她在洞穴中舔舐少年伤口,泪水混着血水渗入岩缝,竟催生出几簇止血的紫灵芝。
"若要救他,需取悬崖上的九转还魂草。"山神化作白须老者现身,拐杖指向云雾缭绕的孤峰,"但那里有蛇妖看守..."话音未落,白璃已化作流光掠向绝壁。
蛇妖盘踞在灵草旁,鳞片摩擦岩石的声音令人毛骨悚然。白璃假意臣服,当蛇妖放松警惕时突然咬住其七寸。纠缠中她半边身子被毒牙贯穿,仍死死护住怀中灵草。归途暴雨如注,她拖着残躯爬行,在雪地上犁出长长的血痕。
孟云樵苏醒时,见白璃以人形伏在榻边,素衣浸透鲜血。她腕间金纹正在消退,却还强撑着熬药:"奴家道行将散...往后公子..."话音戛然而止,她突然变回白狐,额间月牙印记淡得几乎看不见。
---
第五章 雷峰劫
三年后的清明,孟云樵背着药箱路过雷峰塔。当年他采到千年何首乌助白璃恢复人形,本以为劫难已过,谁知玄真子竟请来龙虎山天师。白璃为保全村人性命,自愿被困塔下受天雷之刑。
塔铃在雨中呜咽,孟云樵忽然看见个戴斗笠的老者在卖狐裘。"这领白裘刀枪不入。"老者掀起蓑衣,露出尾巴似的草绳,"尤其能挡天雷..."
子夜时分,最后一道天雷劈下时,白裘如活物般飞向塔尖。闪电中隐约可见九尾白狐虚影冲天而起,而塔底密室里的女子腕间金纹大亮。守塔道士惊呼声中,孟云樵砸开生锈的铁锁,将奄奄一息的白璃裹在怀中。
"值得么?"她气若游丝地问。孟云樵吻着她额间月牙印,忽然笑出眼泪:"那年你问我为何救只狐狸..."话未说完,怀中的重量忽然一轻,只剩件雪白狐裘,腕部缀着个月牙形的金铃铛。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