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曾小蓉,重庆人,供职于某市报社,新闻及诗词作品发表于《今日重庆》《西南商报》《企业家日报》《中国工商报》《新华网》巜华龙网》《凤凰网》巜法制网》《巴渝都市报》巜乌江诗刊》巜涪陵文学》《白鹤梁文学》《重庆艺苑》等多家刊物及各网络平台。
七绝.郊外 中华通韵
文/曾小蓉
风怜素客野亭昏,且拭苍颜泪眼人。
若借浮云传万里,千行难尽恋红尘。
网络点评
这首七绝《郊外》以景寄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以下从内容、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赏析:
一、内容解析
首句“风怜素客野亭昏”
“风怜素客”以拟人手法赋予风以情感,暗喻诗人孤寂如漂泊的旅人;“野亭昏”描绘荒郊亭台在暮色中的苍凉景象,奠定全诗凄清基调。
次句“且拭苍颜泪眼人”
“苍颜泪眼”直抒胸臆,刻画诗人衰老憔悴、含泪凝望的形象,强化了孤独与感伤之情。
后两句“若借浮云传万里,千行难尽恋红尘”
转句以“浮云”寄托遥思,设想借云传递心绪;合句“千行难尽”凸显愁绪之深,“恋红尘”暗含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却依然眷恋红尘,情感层层递进。
二、艺术特色
意象交融
野亭、浮云、红尘等意象交织,构建出虚实相生的意境,既写实景又抒胸臆。
语言凝练
以“拭”“借”“恋”等动词串联情感,使全诗节奏紧凑,七绝形式与内容高度契合。
情感张力
尾句 “千行难尽恋红尘”,“千行” 极言泪水之多,却也难以诉说尽对红尘的眷恋。“恋红尘” 是全诗情感的核心,展现出主人公虽身处困境、满心愁苦,却依然对世俗红尘有着深深的热爱与不舍,这种矛盾的情感使全诗的内涵更加深刻。
从孤寂落泪到遥寄浮云,再到慨叹红尘,情感起伏跌宕,引发读者共鸣。
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借助风、野亭、浮云等意象,将复杂的情感表达得含蓄而深沉。在结构上,起承转合自然,从描绘景象到抒发情感,层层递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让读者能深刻体会到主人公对红尘的眷恋与内心的百般无奈。
此诗以简练笔触道尽人生漂泊之叹,兼具画面感与哲思,是中华通韵七绝中颇具感染力之作。
白鹤梁文学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平台发表曾小蓉所有诗词
均为她的原创作品严禁剽窃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