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1
承德避暑山庄
这座深藏于燕山群峦间的皇家园林,并非仅为避暑而建。它是清王朝的缩影,是自然与权力的诗意交融,是帝王将目光投向草原的温柔窗口。当盛夏的暑气蒸腾于华北平原,山庄却以松涛为扇、湖光为镜,自成一方清凉之境。
一、山河为纸,帝王泼墨——营建之魂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热河泉畔的武烈河谷被帝王的目光选中。这里北倚金盔铁甲般的罗汉山,南拥僧冠峰如文士执笔,武烈河水蜿蜒如带。康熙以“ 自然天成地就势,不待人力假虚设”为理念,历时89年,三代帝王接力雕琢:
政治远见:山庄实为“ 怀柔蒙古,绥抚边疆”的国策载体。木兰秋狝时,蒙古王公于此觐见,外八庙环立如众星拱月,无声昭示“ 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深意。
地理玄机:京师至山庄400里,恰是骑兵五日行程;北控蒙古,南卫京畿,如一把沉稳的太师椅安坐于山河要冲。
二、移天缩地,万象归一——园林之韵
山庄占地564公顷,以 “南秀北雄”*之笔,将天下景致浓缩于一园:
宫殿区:威仪中的质朴
澹泊敬诚殿——楠木馨香中透出帝王心迹。青砖灰瓦取代紫禁城金碧,殿前古松如持戟卫士,暗喻“ 江山永固胜于浮华”的治国哲思。
湖区:北国江南梦
热河泉涌出,七湖连缀如散落玉璧:
芝径云堤:仿西湖苏堤而建,柳浪夹道,莲香扑面,舟行其上,恍入钱塘烟雨。
烟雨楼:嘉兴名楼复刻于此,晨雾缭绕时,檐角隐现如蓬莱仙阁。
水心榭:三亭跨水而立,倒影碎入波光,锦鲤衔影而游,是为“ 乾隆三十六景”点睛之笔。
平原区:草原牧歌入画来
万树园中蒙古包如白莲绽放,试马埭上犹闻蹄声飒沓。帝王在此宴饮蒙古王公,烤全羊的焦香混着马奶酒的醇烈,篝火照亮《万树园赐宴图》中的盛世华章。
山峦区:北国雄魄
占全园八成,峰岭如苍龙盘踞。登 四面云山亭远眺,磬锤峰孤悬天际,蛤蟆石伏地欲跃,奇峰怪石皆成皇家屏风。
三、外八庙:信仰铸就的边疆长城
十二座梵宫环列山庄(现存七座),以建筑为语言书写民族史诗:
普陀宗乘之庙:红台白墙如布达拉宫降临燕山,乾隆在此接见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部,千佛之光见证血脉相连。
须弥福寿之庙:六世班禅行宫,鎏金铜瓦映日生辉,妙高庄严殿飞龙衔铃,汉藏工匠共铸此信仰丰碑。
普宁寺:千手观音立于大乘之阁,世界最高木佛俯视众生,蒙藏僧侣在此诵起太平真经。
庙宇群朝向山庄如葵花向日,象征各族心向中央——这比任何城墙都更坚固。
四、热河泉:冷暖交织的奇观
严冬时节,武烈河冰封如铁,唯热河泉雾霭蒸腾,水温终年8℃。泉畔草木经冬不凋,雪中青松倒映碧水,成就“ 热河初冰 ”的奇幻诗篇。
五、清凉之道:天人合一的智慧
山庄的凉意源于精妙生态设计:
水网调温:湖区占总面积10%,水汽蒸腾如天然空调。
林海为屏:百年古松20万株,松针滤烈日,松涛送清风。
山地引流:山谷风昼夜循环,将山间冷空气源源不断送入宫殿。
实测证明:盛夏山庄较承德市区低5℃,比北京低8℃,真正实现“ 清风绿屿,自生冰爽”。
六、文明的回响:从夏宫到世界遗产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咸丰在此签下《北京条约》;慈禧策动辛酉政变,山庄成为权力更迭的密室。1994年,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 世界文化遗产 ”桂冠赋予它时,这座园林终以全人类瑰宝的身份重获新生。
旅行贴士
最佳时节:6-9月避暑赏荷,9月下旬山色初染。
必看三绝:澹泊敬诚殿楠木香、热河泉冬雾、普宁寺千手观音。
深度体验:晨登磬锤峰观山庄全貌,暮至金山亭看落日熔金。
联游推荐:外八庙选2-3座(首推普陀宗乘、须弥福寿),坝上草原延伸塞北豪情。
山庄不语,静观风云六百年。
当您走过澹泊敬诚殿的阴凉檐廊,指尖抚过热河泉温润的碑石,或于烟雨楼头望见磬锤峰刺破晚霞——那一刻,历史不再是书页间的墨迹,而是松涛里的低语,是湖光中的倒影,是穿越时空的清凉馈赠。

逃离钢筋森林的喧嚣,车子一路向北,直到窗外陡然开朗——坝上草原如一幅巨大的绿毡,自天边垂落,于眼前铺展。草原的绿,是初生草叶的嫩绿,是茁壮茂草的深碧,是野花点染的碎彩,层层叠叠,无穷无尽地起伏,一直流淌到天地相接处。
草海深处,野花烂漫得如同孩童肆意挥洒的彩笔。金莲花的金黄花瓣圆润如日,于绿波之上灼灼燃烧;娇小的蓝盆花则如碎落的蓝宝石,星星点点撒落于草间;紫色的野苜蓿簇拥成团,在风中轻颤如蝶。这些花朵毫不吝啬地盛放,将整个草原变成了巨大的花园。连空气也沾染了花的香,甜丝丝的,沁人心脾,直抵肺腑深处。
草原的深处,白桦林亭亭玉立。它们枝叶扶疏,素雅的树干在阳光下闪着银白的光,像一队队身着素纱的少女,风过处便悄然低语,发出沙沙的轻响。光影在枝叶间跳跃流转,将斑驳的碎金洒落于林间的青草之上。
草原是流动的生命。一群骏马从远处奔来,鬃毛飞扬如猎猎旗帜,马蹄踏过草原,震动大地,激起泥土与青草混合的芬芳。它们奔涌而过,又渐渐消隐在草海的远处。偶尔有土拨鼠从洞里探出头来,机灵地张望一下,便倏然缩回。牧人的吆喝声随风传来,粗犷而悠长,呼应着羊群咩咩的鸣叫,在空旷的天地间回响,形成一曲朴素而辽阔的草原牧歌。
草原上的牧民们,脸庞刻着阳光和风霜的印记,笑容却如草原般坦荡宽厚。蒙古包前,架起铜锅,锅里的奶茶正咕嘟作响,奶香浓郁扑鼻。主人双手捧上热腾腾的奶茶,那滚烫的暖意瞬间从手心蔓延至全身,融化了一路风尘。暮色四合,篝火点燃,火苗跳跃着舔舐暗蓝的夜空。牧民们围着篝火唱起古老的歌谣,旋律悠远苍茫,仿佛穿越了无垠的时间,诉说着草原的魂魄。
夜深时,草原沉入一片墨色中,星空却骤然明亮。抬起头,无数星辰如碎钻般密密地镶嵌于墨蓝天鹅绒之上,近得仿佛伸手可及。银河横跨天际,星子们无声地闪烁,像在彼此低语宇宙的秘密。在这样浩瀚的星空下,人渺小如草芥,却又奇妙地感到与永恒宇宙相连的庄严。
当车轮终于驶离坝上草原,回望处,绿意仍在天边起伏。这夏日草原的恩赐——满眼的青翠、遍野的芬芳、牧人的热忱、星河的壮阔——早已渗入心间。坝上草原,它不只是地图上的一片绿意,更是心田深处一片清凉的避风港,一方阔朗的净土。
它无声地立在那里,如同大地温柔的呼吸,以它的广袤与丰美,接纳着世间疲惫的灵魂,在盛夏的炎热里,赠予我们一整个季节的清凉与宁静——那是天地间最慷慨的清凉,是生命最纯粹的宁静。

——踵武魏武遗风 再续北戴河咏志
序章:山海形胜 帝王迹隐
“莽莽神州,毓秀钟灵,何处呼名独享‘祖龙’?”
燕山枕浪,渤海濯缨。碣石东临处,犹见魏武挥鞭劈沧海;白浪滔天时,恍闻主席浩叹易人间。
三千年幽燕史页,帝王将相终作土;二百里金沙滩涂,渔樵耕读始为天!
一、双圣精神:英雄志与人民魂的对话
(一)魏武遗篇·星汉沉浮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孟德驻马吟啸,鞭指乌桓。
洪波涌起,日月浮沉,吞吐宇宙之气魄,终囿于霸业王图。千载秋风萧瑟,惟余孤鸿掠荒原。
(二)毛公新章·人间再造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换了人间” —— 毛泽东搏浪台风,心系渔船。
汪洋不见扁舟,非畏滔天巨浪,乃问“知向谁边?”——帝王观海问仙药,人民领袖问苍生!
双峰并立之思:
碣石遗篇镌英雄史诗,北戴河词铸民本丰碑。同片沧溟,异代胸襟:
曹操以海为镜,照见一己功业;
毛公以舟为尺,丈量兆民悲欢。
二、民本华章:从“锁钥雄关”到“百姓乐园”
(一)山河易主:血火涅槃
古之殇: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道尽乱世疮痍;
“榆关抗战,英雄浴血捍家园”,孤军血染两京锁钥。
今之生:
李大钊五峰山播火,“马列真诠”唤劳工觉醒;
王尽美卧轨截车,京奉铁路罢工惊破长夜—— 山河再造,始自民心!
(二)盛世新颜:民天民地
| 帝王遗迹 | 人民新景 | 民本真谛 |
| 始皇拜仙台 | “老龙头”上童叟笑浪 | 求仙虚妄,不如沙软潮平戏海欢 |
| 徐达戚帅戍边烽 | 奥体中心万众竞逐 | 刀兵化玉帛,赛场代沙场 |
| 光绪御批开商港 | 巨轮载“撒可富”惠泽亚非 | 御笔成空影,民货通寰宇 |
| 碣石宫阙没蒿莱 | “金梦海湾”灯火映繁星 | 宫阙委尘土,广厦庇万家 |
点睛之变:
“打鱼船”昔隐浪涛,今成“年逾两亿吞吐”的能源枢纽,渔舟升格为巨轮,渔民变身港口脊梁;
“斑鬣狗洞”藏古生物,今现“地质公园鬼斧神工”,神秘洞穴化作科普殿堂。
三、新赋气韵:古今交响的文体革命
(一)辞章之新
破骈俪枷锁:
不独咏“龙蟠海岳,关称第一”,更赞“吹歌秧歌入非遗,叟童乐岛戏水忙”——雅言写江山,白话道民情。
纳科学精魂:
“负氧离子弥漫,择居宜以摄生”,以生态笔墨续写“日月之行”,使诗意与科学共舞。
(二)精神之立
从“祧自秦皇”到“民守其良”:
旧赋赞“帝号尊称惟有此城”,新章颂“市民效郭文香,扶弱救创伤”——城之荣光,不在冠帝王之名,而在彰凡人之善!
易“挥鞭”为“挥毫”:
魏武鞭指千军,今有“二百八十万碣石子民”,执生态之笔绘“万翠千妍画廊”,以文明之墨书“富庶和谐”长卷。
结语:沧海永证民本心
昔者曹公临碣石,洪波涌起吞日月;
毛公观澜北戴河,扁舟一叶问苍茫。
今朝潮涌金梦湾,非为仙药非霸业——
万顷碧波照影处,尽是笑脸映朝阳!
碣石不朽,非因帝王刻辞;
沧海长歌,终归人民咏唱!
此乃新时代“民本情华”:
山海关头,再无孟姜泣血;
鸽子窝畔,但闻童谣逐浪。
跋:赋体可旧,民魂常新。以曹毛之象为舟,以山河之变为楫,渡向“人民即江山”的永恒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