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楫 以心为舟
——毕筱奇《别烟台东山感怀》简赏
宋俊忠
为官从政者,能诗擅赋、舞文弄墨者不在少数,其中颇有建树者凤毛麟角,毕筱奇先生则是这个行列中的佼佼者。他不是以作品数量取胜的的诗人作家,但是,他每一出手,皆是有感而发,有情而为,每篇作品几乎都是精雕细琢的上品佳作。这一首《别烟台东山感怀》的七言诗,亦是如此。
毕筱奇先生此诗,以清雅之笔绘烟台东山闲居之乐,在时光流转间寄寓了深长的生命情思。全篇既见文人雅趣,又透出为政者的胸襟气度。
一、闲居之乐,动静相生的生活画卷
诗中“晨操舞剑”“萨管轻随”“诗卷同吟”“牌声起落”“扇影蹁跹”等意象群,如一组生动的蒙太奇。晨光中剑影矫健,海风里乐声悠远,牌局间输赢淡然,扇舞中岁月温柔——既有动若惊鸿的剑舞之姿,又有静如处子的诗卷之趣;既含西洋乐器的现代情调,更显传统生活的古典韵味。种种场景,共同勾勒出动静相宜、雅俗共赏的休憩画卷,足见诗人才情之丰赡、生活意趣之盎然。
二、情思之厚,超越时空的眷恋与豁达
“此归常忆烟台月,来年重探旧栈桥”二句,以“烟台月”的清辉与“旧栈桥”的身影,将具象风物升华为精神坐标。月华亘古,栈桥伫立,它们既是地理的印记,更是心灵的锚点,承载着诗人对东山岁月的深沉眷恋。结句“莫叹流光催岁暮,情长不惧路迢迢”更将诗意推向高处——不沉溺于岁月流逝的常叹,而以“情长”为舟楫,笑对“路迢”。其中既含政海浮沉后的从容,更见阅尽千帆的豁达智慧。
三、胸襟之阔,儒者情怀的精神底色
诗人曾主政章丘(李清照故里)、天桥区(张养浩故里)多年,后走上济南市级领导岗位,其政声文采早已相融互哺。诗中“气定神闲意气豪”之自况,恰是儒者“修身”之境的映照;而“输赢淡”的牌局感悟,暗合为政者淡看荣辱的胸襟。尤其尾联展现的“情长不惧路迢迢”,实为儒家“君子不忧不惧”精神的诗意呈现——这份由文心滋养、经政事磨砺的坦荡与坚韧,使寻常离别感怀升华出开阔气象。
综上所述,毕筱奇先生此诗,以清词丽句绘生活闲趣,于山海风月中寓人生哲思。其字间浸润着文人的雅致才情,其行间流淌着为政者的通达气度。烟台东山廿日清欢,终凝成一句“情长不惧路迢迢”——这既是诗人对东山之别的深情回望,亦是其穿越岁月长河的精神自白:以情为楫,以心为舟,便足以在时光的潮汐中从容远航。
链接
别烟台东山感怀
毕筱奇
廿日清欢转瞬消,晨光海韵拂亭皋。
晨操舞剑锦身舒,气定神闲意气豪。
萨管轻随潮痕远,诗卷同吟兴自高。
牌声起落输赢淡,扇影蹁跹岁月娇。
此归常忆烟台月,来年重探旧栈桥。
莫叹流光催岁暮,情长不惧路迢迢。
2025.8.4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