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龙骨谶语
发簪的寒芒刺破皮肤,杨昭却盯着池中金字不动。黑水翻涌间,那些文字正化作一条五爪金龙游向池底。
"你姐姐的事我不知情。"他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块蟠龙玉佩,"但这枚'骊龙含珠佩',可是你家的物件?"
云芷瞳孔骤缩。玉佩在她眼前泛出莹莹青光,照亮地宫顶部——那里竟悬着无数倒垂的青铜剑,剑锋所指正是黑水池中心。
"叮"的一声,铜铃从池底飞出,铃舌上的指骨已变成金色。池水急速退去,露出九级玉阶,每级台阶都刻着星宿图案。
"这是..."云芷的铜斗突然剧烈震颤,"周天星斗阵!"
杨昭拾级而下,发现玉阶尽头立着块龟甲碑。碑文记载着个骇人传说:汉武帝时,有雌雄双龙在此相斗,雄龙被斩首后龙气化为青鸾山,雌龙则被锁在渊底,其骨制成三百六十面铜镜镇于四方...
"所以锁龙渊里锁的是雌龙?"杨昭刚触摸碑文,整块龟甲突然浮现血色脉络,构成幅山水地图。云芷突然抓住他手腕:"你看碑底!"
一小截人类指骨嵌在碑座,与铜铃指骨如出一辙。
第五章 银铃往事
地宫突然震动,青铜剑如雨坠落。杨昭拉着云芷扑向棺椁后方,发现棺底暗格中藏着卷鲛绡帛书。
"是我姐的字迹!"云芷颤抖着展开帛书。上面记载二十年前,云家长女云裳为平息龙脉异动,自愿入锁龙渊为祭。而协助仪式的杨家主人,却在最后时刻夺走了镇龙铃...
"不对!"杨昭指向帛书末尾的暗记,"这是被人篡改过的。你看这个'夺'字墨色较新,原文应是'护'字!"
铜铃突然自行飞起,与云芷腕间银铃碰撞出清越和鸣。两枚铃铛在空中投射出模糊影像:青衣女子将铜铃交给杨父,自己转身跳入深渊...
"姐姐不是被害..."云芷泪珠坠入铜斗,水面浮现出更多画面——杨父手臂的龙牙印,正是在渊底为救云裳所伤。
震动愈发剧烈,玉阶开始坍塌。杨昭突然发现龟甲碑的投影与父亲《撼龙经》残页完全吻合:"我明白了!所谓'水破天心',是要用你们云家水法开启..."
第六章 双脉初现
云芷咬破指尖,在铜斗中画出复杂符咒。血水腾空而起,与黑水池残余液体交融,竟化作一条半透明的水龙。
与此同时,杨昭将铜铃按在龟甲碑"天心"位置。铃舌指骨突然伸长,如钥匙般转动三周。地宫顶部轰然开裂,露出满天星斗——那些青铜剑组成的竟是北斗九星图!
水龙长吟着冲向上方,在星图中心撞出七彩光晕。光幕中隐约可见两道龙形地脉:青色的雄龙脉盘踞群山,赤色的雌龙脉潜行水底,交汇处正是他们所在的古槐位置。
"原来雌雄双脉要这样现形..."杨昭话音未落,云芷突然吐血倒地。铜斗出现裂纹,水龙形体开始涣散。
"祭器不够!"她艰难指向杨昭怀中,"需要...杨家的..."
一道黑影倏地从裂缝掠下,抢在杨昭取出罗盘前夺走了铜铃。黑袍人站在玉阶残骸上冷笑:"二十年了,终于集齐两家信物。"
月光照亮他掀开的兜帽——竟是本该死去多年的风水判官,司马鸿!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