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腔界的传奇——郑金莲
文/田牡丹
郑金莲,女,主功生角,是国家二级演员,周至艺校首届学员,曾是周至剧团的台柱子,她在甘肃省金昌艺术团工作期间,获得省地市颁发的秦腔戏曲类奖项20多个。郑金莲还是东方艺术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在全国性书法大赛中,她的作品曾多次获得金奖、银奖,并被多家展览馆、纪念馆收藏。
“小周仁”震撼三秦大地
1981年咸阳地区举办首届中青年秦腔演员戏曲调研,当年,周至县还属于咸阳地区管辖,周至剧团处于瘫痪状态,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周至剧校组织剧目参加这次活动,这也是周至剧校首届学员首次参加地区竞赛,其中郑金莲演出的折子戏《周仁悔路》征服了全场评委,获得了咸阳地区中青年秦腔戏曲大赛一等奖,并得到时任省长马文瑞的亲自接见。那时候没有版权保护,郑金莲演出的《悔路》《夜逃》录音成了陕西省人民广播电台的文艺档节目,后来这部录音又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戏曲频道循环播放。
在音像制品没有兴盛的时期,郑金莲唱腔犹如一股清流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她女扮男装的生角更是飒爽飘逸,挺拔俊美,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小周仁”成了郑金莲的别名。在大好形势下,周至剧校的全体师生一鼓作气排练了《周仁回府》全本,又趁热打铁排练了能演三天四晚的本戏。同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关怀下,郑金莲、陶金丽、孙伟华、陈友军、马喜婵、强美峰等十五名在校同学转为周至县正式职工,剧校从一个专业教学单位迈上了演学之旅,在西安市斗门成功演出后,周至剧校获得入驻西安市三意社等大剧院的演出权,其中郑金莲主演的《周仁回府》在宝鸡市大剧院演出中,连续十五天场场爆满。
技艺脱俗,真挚感人
《周仁回府》的剧情是明代奸臣严嵩陷害朝臣杜鸾,杜鸾入狱,杜鸾之子杜文学发配岭南,杜文学临行之时将妻子托付义弟周仁照顾,严嵩的管家严年企图霸占杜妻,与奉承东合谋将周仁骗至府中强行授其官职,逼其献出杜妻,周仁之妻李兰英仗义救嫂,假扮杜妻刺杀严年未遂,自刎身亡。杜鸾冤案昭雪,杜文学锦衣回家,在不明情况下,鞭打周仁,后经杜妻解释才知道事情原委。其中《悔路》是周仁被骗后回家途中所表现的内心冲突和矛盾,郑金莲饰演的周仁从幕后一声“哎呀!不好了——”的惊叹中踉踉跄跄悲愤交加地出了场,接着一段激昂浑厚的唱腔,声情并茂的道白,把一个气宇轩昂的周仁展示在观众面前,她用提袍、甩袖,亮靴底、踩乌纱的形体动作揭示了周仁不畏权势在逆境苦苦挣扎的内心活动,她用左揺帽翅、右揺帽翅、上下摇帽翅和甩发的动作配合音乐的节奏,展示着周仁在思考和决策时的痛苦和困扰,这场戏只有一个人的独角表演,郑金莲却用精湛的演技成功地抓住了观众的心理感受和视觉需求。

如果说《悔路》展示的是形体基本功,《夜逃》是周仁在妻子被迫自刎后,强压悲痛保护杜妻连夜逃亡的场景,《哭墓》一段则是周仁被杜文学错打后,蒙冤受屈悲痛欲绝在贤妻墓上哭诉的过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用“男儿有泪不轻弹”表示男人的坚强和果敢,郑金莲在这段戏中,反其道而行之,她用大声哭的方式释放主人公的悲痛心情,用抚摸碑子、刨土、打滚的动作表现丈夫对妻子深深的敬意和爱怜,这段,郑金莲把一个重情重义、情真意切的大丈夫演得肝肠寸断,让观者无不泪目。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在七八十年代的周至剧校,生活学习条件都很艰苦,郑金莲小有名气后,依然紧随老师的教学节奏,跟同学们一起不分彼此,演好自己的角色。进入周至剧团后,各种条件和待遇都很优越,郑金莲却默默地选择去甘肃发展。甘肃省当时在人们心里是个盐碱之地贫困区域,对于郑金莲的选择有人不理解,也有人持观望态度,但是,令所有人瞠目的是,甘肃省对于秦腔事业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对于郑金莲的到来各界人士都显得非常热情,当年,当地有名的五家艺术团体真诚的邀请郑金莲教授《周仁回府》本戏和折子戏,当时谁也不会想到,郑金莲的工作变更会为周至秦腔的发展起到深远的意义。转眼到了90年代,三秦大地的戏剧人才群英荟萃济济一堂,周至剧校的部分毕业生纷纷到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偏远地区寻求新的出路和发展机遇,这就是“周至艺校是西北秦腔艺术人才的摇篮”的由来。
郑金莲从小对古诗词情有独钟,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积累,她将古典文学的元素融进秦腔艺术之中,她用以静制动的表演方式展现剧中人物的内在修养,这一改革,更加贴切现代人的审美观,也符合古典人物的思想境界。在演过唐伯虎这个角色后,她便有了将书法和绘画融入舞台表演的想法。为了达到剧中人的境界,郑金莲利用工作之余刻苦钻研书法,听中央电视台的书法老师讲课,请书画名家手把手地指点笔法,临摹字帖,请丈夫点评,为了刻画唐伯虎的舞台形象,又以唐伯虎喜画兰花为题,在家里买了十几盆兰花作为题材研究琢磨,唐伯虎擅长画虎,她又学画虎。总之,为了使秦腔艺术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她在不断地追寻,不断地探索。
岁月定酬怀志者,功夫不负有心人。郑金莲在2001年第一届甘肃省戏曲红梅奖大赛中,出演《吴汉杀妻》获得“红梅奖”后,在2002年兰州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她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笑缘》,饰演多才多艺的唐伯虎,获得表演一等奖,导演二等奖;2005年,她又自导的折子戏《曹植赋诗》一举获得甘肃省首届生角大赛一等奖。
人生是一个圆场,无论悲喜,无论付出了多少,都是为了成就一个更完美的自己。2015年郑金莲退休回到家乡,周至剧团特邀她为演员排练《周仁回府》全本。
不负芳华,不负岁月,郑金莲的励志精神,传递着积极向上的力量,也鼓舞着人们不断地追求进步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