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星坠钦天监
嘉靖二十三年秋,钦天监的观星台上铜壶滴漏将尽寅时。周墨卿青白的手指紧攥紫檀罗盘,指节在寒风中泛出死灰般的颜色。那袭绣着二十八星宿的墨蓝官袍在夜风中猎猎作响,袖口金线勾连的北斗七星正对着北方剧烈震颤。
"监正大人,紫微垣帝星摇动已三日了!"年轻灵台郎捧着星图的手在发抖,"西北崆峒山方向有赤气冲天,与《撼龙经》所载'须弥山是天地骨'之象..."
铜鎏金浑天仪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周墨卿猛地转身,看见东南天际划过一道金芒,坠星拖着三丈长的尾焰砸向徽州方向。他袖中祖传的"寻龙尺"突然自行飞出,乌木尺身上镌刻的黄河九曲纹路竟渗出殷红血珠。
"南龙入中国..."周墨卿抹去嘴角溢出的鲜血,在星图上勾出贯穿徽州、杭州、南京的蜿蜒曲线,"川江屈曲为膀胱,这坠星落处必是龙穴所在。"
五更鼓响时,周墨卿的辞官奏章与密折同时呈上御前。当他踏着晨霜走出玄武门,身后传来九声丧钟——正德年间留下的老监正,在看完他的星象图后呕血而亡。
第二章 烟雨遇秦娥
徽州府外的青石官道上,春雨将斑驳的牌坊洗得发亮。周墨卿布衣芒鞋站在齐云山麓,手中寻龙尺的磁针正对着一座孤坟疯狂旋转。坟前跪着的素衣女子突然转身,他看见一张与星图中"贪狼星位"完全重合的容颜。
"先生可是为这'回龙顾祖'的怪穴而来?"女子发间银簪闪过冷光,周墨卿注意到她腰间别着的鎏金罗盘——那是失传已久的"杨公盘"。
雨幕中传来机括轻响。周墨卿闪电般将女子扑倒,三支弩箭深深钉入身后柏树。女子袖中甩出的红线铜钱在空中组成"井"字,林间顿时响起惨叫。
"秦芷。"她抹去脸上血渍,露出左颊若隐若现的龙鳞状胎记,"二十年前秦家因点出'潜龙穴'遭灭门时,这枚杨公盘就告诉我会有这一天。"
第三章 血染撼龙图
严府地窖的鲛人灯下,严世蕃用金簪拨弄着沙盘中蠕动的尸虫。墙上挂着从秦家抢来的《撼龙经》残卷,泛黄的绢本上"分肢劈脉纵横去"几个字被血污浸透。
"义父,那丫头后背的胎记与黄河古道完全吻合。"严世蕃突然捏爆手中尸虫,"玄机子说她是'龙脉化形',取她心头血可续您十年阳寿!"
千里外的歙县客栈,周墨卿正用银针刺破秦芷中指。血珠滴入盛着黄酒的宣德炉,竟浮出微型山川脉络。他忽然按住秦芷后颈:"你可知自己脊骨第三节凸起,正应'须弥山是天地骨'?"
窗外传来瓦片碎裂声。秦芷反手抽出床板下的青铜剑,剑身"铮"地弹出七枚铜钱。周墨卿的寻龙尺已插入地板,整个房间突然旋转四十五度——这是失传的"八门遁甲"之术。
第四章 黄山锁龙吟
莲花峰顶的月光将两人影子拉得修长。秦芷解开衣带露出后背时,周墨卿的朱砂笔突然自燃。那些星斗状胎记在月光下流动,组成完整的南龙脉图谱。
"星峰磊落是龙身..."周墨卿颤抖着将酒泼向空中,液体竟凝成微型黄河悬在秦芷头顶,"高山认星峰,平地看水口,你竟是活着的《撼龙经》。"
玄机子的血幡突然遮天蔽月。秦芷剑尖挑起的露珠化作冰箭,周墨卿罗盘里飞出三百六十五颗铜星。当严家死士的刀锋触及秦芷心口时,整座黄山突然响起龙吟——她后背胎记中的长江水系发出了真实的波涛声。
第五章 九曲定风波
北京城的地动持续了七日。周墨卿站在午门废墟上,看着秦芷发间银簪化为龙形直冲紫微垣。玄机子布置的"血祭破脉"阵法反噬,严世蕃在龙吟中化作白骨。
"黄河九曲为大肠。"周墨卿将寻龙尺插入太和殿基座,秦芷的鲜血顺着尺身纹路流入金水河,"现在要改这龙脉走向,唯有..."
秦芷突然吻住他沾血的唇。钦天监秘传的"七星锁龙诀"与秦家"撼龙心法"在两人经脉间流转,暴戾的龙气渐渐化作祥和金芒。当嘉靖帝的仪仗赶到时,只看见一对布衣男女携手走向南京方向,他们身后的黄河水清了整整三百里。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