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自豪的期中考
作者:赵庆熙
一九七二年春节后正月初六,老爸将我送上从辛高圩到猴嘴的班车。我开始踏上了为期两年半的高中求学之路(那时还没有恢复秋季招生制度)。
本来在初中毕业时,因我大哥已经下放农场了,我就可以分配工作,并且初步方案我是分配徐州青山泉煤矿工作。老爸老妈看我只有一米六几的个头,两人经过多次商量,并征求我本人意见,最后决定,困难再多也要让我把几年高中读完,全家再苦几年吧。就这样我带着父母的关爰和期盼跨入江苏盐校(也就是徐圩、台南、台北三个盐场盐工子女高中班)。
初入学校既新奇又开心,首先是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读初中时的学校相比,硬件设施要好得多了;其次是那一批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让我们敬佩和崇拜。各科教师渊博的学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们很容易接受和吸收。对我来说还有一点开心的是不用像以往在家那样,起早摸黑逮鱼捞虾忙活了。学校离家上百里地,自己想帮衬家庭,而环境和条件也不允许了。所以现在只能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早晚时间都拴在教室,篮球场、运动场找不到我的身影。星期天别的同学上街、爬山、看电影,而我却是教室、图书馆、食堂三点一线,有点辛苦,但是很快乐很知足。因为这比在家边上学边挣钱轻松多了。那段时间也有烦恼的事,那就是饥饿的困扰。三十斤一月的计划实在太少了,放开肚皮十天也不够,但是不能,因为我们家的经济状况是没有办法补贴我的,一切只能靠自己按计划安排好每一天。饿的滋味很不好受,白天因上课紧张加之好多学生在一起还好一些。特别是晚上,晚自习以后,同学们回宿舍去了,自己一人在教室学习,那饥饿感更是刻骨铭心。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我的数理化都是满分,政治、语文全班第二,英语差些,在班级六十一名同学中排名前十。这个成绩虽然突出,但也是意料之中,付出总该有回报的。听到成绩后我首先想到的是告诉父母,想给父母写封信,最后还是决定回家一趟。开学两个多月了,想念父母和弟妹,更担心父亲的身体。刚好星期六下午没有课,十二点我就从学校出发,在猴嘴山头车站售票房门口,我徘徊了几分钟,最后还是转过身子向回家方向疾步赶去。为了节省八毛钱车票,近百里路我跑一阵、走一阵,用了近七八个小时,天黑时终于赶到家中。
饭桌旁,老爸手中拿着我用省下车票钱买的饼干,听我讲述两个多月学校学习和生活情况。当听到我期中考试取得的成绩时,他开心的笑了,连声对边上的老妈说:“好好,我们的儿子好样的。”
2025年三月十八日写于江苏连云港
作者简介:
赵庆熙:本科学历,做过代课老师, 农场农工、盐场工人、搞过行政管理,公务员退休。 喜欢文学,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获奖文章十余篇,一九九0年与朋友合著《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新论》,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作者任副主编,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0二五年六月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专著《平凡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