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 (海外)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图片选自百度






敬请帼英朗诵
1、军旗下的守望
火凤凰(海外)
一面“八一”军旗
在祖国蓝天高高飘扬
军旗下你用坚定的意志守望
挺立的军姿如泰山威严耸立
捍卫共和国主权的尊严
军旗下多少无数先烈
用生命筑起新的长城
南昌起义的号角
吹响中国人民的觉醒
“八一”军旗的举起
有了中国革命的武装
我随未曾经历腥风血雨
却知道血染沙场的军旗上
谱写下中国革命的历史篇章
“八一”军旗血染的风采
为你歌唱 为你自豪
因为 山河为证
你是中国军人的军魂
你是共和国的脊梁
2025年7月29日,写于名古屋
敬请黑天鹅朗诵
2、永不褪色的军功章
汪孔周
望着那一枚枚闪耀的军功章
我心潮澎湃,热血激荡
那是无悔青春铸就的铁血丹心
那是军旅生涯淬炼的不朽荣光
它比任何礼物都有价值
它比任何奖励都有份量
它是用生命兑换的至尊荣耀
它是军人穿越生死的最高奖赏
军功章熔铸出万里疆场的血色黎明
军功章镌刻着用脊梁支撑的山河无恙
军功章里记录着风雨兼程的奋斗足迹
军功章见证了我们的成长与辉煌
用时光打磨的军功章
凝结着铁骨铮铮的坚定信仰
在血与火交织的年轮里
回荡着“若有战、召必回”的步履铿锵
军功章雕琢着忠诚的印记
军功章铭记着军人的担当
军功章彰显着保家卫国的誓言
军功章守望着万家灯火的安康
鎏金浮雕里跃动着嘹亮的战歌
绶带的经纬上谱写着壮丽的篇章
每每把它捧在手里
浑身就会陡增无穷的力量
勋章不语
使我读懂了生命意义的千钧重量
勋章闪耀
让我写下了寸土不让的大美诗行
一枚军功章
半部英雄史
这至高无上的荣誉
在我的记忆里永远珍藏
如今,它静卧在红绸凌缎之上
我望见了它时刻守望的目光
沸腾的热血和伟大的军魂
这一刻也化作了冲锋号的回响
敬请欣喜人生老师诵读
3、《致永远的三十八军战士》
文/李华敏
与共和国同迎破晓晨光
你把十八岁的脸庞
熔进三十八军的钢枪
界碑前伫立成挺拔的白杨
硝烟漫过青春的战场
你把背影留给家国后方
冲锋号里饮尽了风霜
身后是千万家的安康
退休后脚步仍未彷徨
党旗下身影依旧轩昂
读书会里把岁月细讲
舞台上歌声荡气回肠
直到那突袭的病魔来访
如当年遇敌般挺起胸膛
化疗的痕迹是新的荣光
病房里朗诵 仍带着军威的强
又逢八一 军旗猎猎飘扬
你立在晚霞里笑如朝阳
岁月压弯脊背 压不弯信仰
抗癌路上每一步都踏着军歌嘹亮
2025年7月26日于北京
敬请诵歌老师诵读
4、《八一征文》
军营的路
文 / 胡世健
军营的路
由战土的青春铺筑
十八九岁的年龄
像一根根铜墙铁骨
把美好的向往编织
把神圣的职责高举
军营的路
由老百姓拥戴铺筑
送来千百万优秀儿女
送来千百担粮棉衣布
送来一串串亲切的叮咛
送来一声声甜蜜的祝福
军营的路
由祖国母亲的心血铺筑
绣出一面火红的战旗
谱出一首雄壮的战歌
把英雄豪杰育出
把和平幸福雕塑
军营的路
由勇敢与智慧铺筑
永远战歌嘹亮
永远雄壮威武
永远一往无前
永远长驱直入
作者简介:骆驼草(胡世健),湖北随州人,西部军旅诗人。从祁连山到天山,守防又到昆仑山,当兵当到天边边。参军一直在祖国西部边防雪域高原。先后六次荣立三等功,发表散文诗歌及新闻作品千余篇(首),50多次获省以上报刊文学奖。参军近30年,釆写宣传全军先进典型及个人60多个,被原兰州军区、总政文化部评为优秀宣传干部,荣获新疆军区十大明星作者称号。炎黄文学社签约作家.
除了这个世界我们一无所
【绿岛】
那山那水是我们的
整个的五月以及五月里连绵的畅想
也是我们的
蓝天白云是我们的
波涛汹涌的大海是我们的
还有温暖的阳光
以及土地上所有的笑脸
绽放的花朵 行走的语言都将是我们的
我们在青青的草地上走过
不带走一片云彩
把歌声留给缱绻多情的晚霞吧
我,只要你一个人跋山涉水的身影
大片大片的田野 湿地 牛羊
是我们的
神秘的雨林 高山 树木 草原 戈壁
雨后的霓虹是我们的
小路上
细雨中蜿蜒的遐想和袅袅的炊烟
是我们的 金色的晚霞
以及奶油一样鲜嫩的黎明的图画
都是我们的
梦的禾在爬满故事的夜里拔节
我们欣然地在八月预订了来生
2025-2-6

绿岛,非著名诗人、评论家,中国萧军研究会副会长,《伊甸园》诗刊总编辑,《中国诗界》诗刊执行主编。系当代国际华文诗歌研究会首席顾问。出版著作二十余部。
1957年出生于辽宁义县,现居北京。
敬请李华敏朗诵
5、那一刻
——纪念八一
文/姚京平
朗诵/李华敏
惊雷炸裂 撕裂黑暗
军号奏响历史的宣言
鲜血浸透旗帜
城头腾起不屈的火焰
工农革命武装
踏碎千难万险
目光如炬刺穿夜
战火硝烟里寻求答案
红布铸入战旗血脉
马灯淬出燎原星焰
激流奔涌汇南昌
峥嵘岁月 南征北战
草鞋踏过险峰深涧
脊梁撑开新地天
征衣裹挟霜色冷
烽火锻打铁骨坚
那夜号角仍在回响
冲锋身影化作黎明的绚烂
听今朝足音铿锵
正丈量1927的足迹 向复兴的河山
2025年7月28日
敬请友友老师诵读
6、致敬英雄
——献给为祖国和人民戍边守土的将士
作者:雷金钟
漫漫荒野 茫茫戈壁
茫茫戈壁 漫漫荒野
一个身影裹着扑面的沙尘
奔向戍边守土的前线
眼下是生死考验
前面是万丈深渊
冲上去
冲上去
为祖国为人民
为脚下每一寸国土
为岁月静好
为身后妻儿的笑脸……
你义无反顾
你大义凛然
你慷慨激昂
你红心赤胆
……
刺骨的高原寒风
象刀子似的
划过你的脸庞
掀起你的衣衫
多像一只在苍茫大海中
飘曳的小船
你说
既是船
——就该高高扬起帆
生为将士
守土戍边
寸土不让
使命在肩
铮铮铁骨铸长城
血肉之躯为国献
你坦然表白
生当如此
纵然此刻
将生命重新投入炉中冶炼
生命本身
就是一幅璀璨的画卷
有黛绿的憧憬
更有情深的湛蓝
有橘红的相思
更有淡黄的顾盼
生命啊
我甘愿拥抱你赤裸的真实
也绝不去
用不属于我的笔
将你粉饰妆扮
生命之路不是直线
更不应该是个弧圈
喜马拉雅之所以巍峨
正因为她从平地起步
由低点向高峰
执着坎坷地登攀
理想不是空壳
听天由命
——懦夫的哲理
只有祖国的强大
人民的幸福
生活的安宁
民族的复兴
才是我们生死忠贞
守护捍卫的信念
对近在咫尺的死
——你有海一般的坦诚
对近在咫尺的生
——你有火一样的爱恋
是梦吗
我恍然感到
我们从加勒万河谷出发
冲上喀喇昆仑山的顶端
不是梦吗
为什么当沙尘已埋过我们的胸脯
我们却仰天长啸
没有丝毫的悔憾
伟岸身躯戍边守土名副其实中华栋梁
忠心赤胆保家卫国实至名归民族英雄
致敬英雄
致敬英雄
雷金钟,当代诗人,中国作家协会青海分会会员,北京市昌平区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昌平区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高级政工师,资深媒体人,知青,退役老兵,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邀诗人。欧震艺术馆、阿紫艺术团特邀作家诗人,北欧国际新闻中心特约记者,国际和平使者,中国短诗奖评委。北京古塔读书会等多个社团文学顾问、特约诗人。作品多为传播正能量,被大家亲切称为“红色诗人”。
敬请秋枫老师诵读
7、八一 我的军礼
一一献给铁道兵战友
文/秋枫
诵 /秋枫
每逢八一,我就穿上65式军衣
这一颗红星,两面红旗
曾闪亮我的峥嵘岁月
也养成站如松行如风的气质
每次相见时,一个立正
总是情不自禁的互敬军礼
我的军礼,献给德高望重的首长
从军路上您树起那尊大写的数字
一一1, 顶天立地的形象
挺拔着每一个士兵的军姿
我的军礼,献给情同手足的战友
常常翻看并肩战斗的日记
一行字就是一条贲涌的血脉
一页纸勾起一段惊险的故事
我们舀尽五湖四海的痛饮
我们风卷万水千山的豪气
我的军礼,献给亲如姐妹的军嫂
你用柔弱的身板遮风挡雨
一手翻晒泪水打湿的信笺
一手抚平两地揉皱的相思
烟火璀璨着日月星辰
也点亮了全家老少的欢喜
我的军礼,献给长眠地下的英魂
可听见,我为你朗诵的诗词
回望你纵身扑救战友的地方
鲜血浸透了还未成型的路堤……
战友聚会,都有一个默认的情节
斟杯祭酒,为你低吟一曲
两段铁轨,是你无字的挽联
一块路标,是你无名的墓志
八一,我庄严地举起右手
请接受一位老兵的敬意!
秋 枫:本名邱井辰,黑龙江哈尔滨人。1977年入伍,1984年转业。
爱好文学,中国作家文学联盟会员,《国际诗人》签约诗人。80年代始在军、地报刊杂志发表作品。近年原创诗歌分获:金、银等奖。
平台主播,中国朗诵联盟会员,高级播音配音师,海外头条主播团主播。近年参加朗诵大赛分获:亚、季军。用作品赞美新时代,让声音传递正能量。
敬请尚竟利老师诵读
8、从小米加步枪到航空母舰
——向“八一”建军节致敬
大雷霆诗派创始人:陈东林
当南昌城头的枪声
打破长夜的寂静
便有星火从枪膛里跳出来
在千万双眼睛里长成火炬——
那不是普通的闪光
是五千年骨血燃烧的希望
谁曾见过这样的队伍?
用小米铸就钢铁的城墙
用步枪打出炮弹的辉煌
雪山压不弯的脊梁
比枪杆更刚直
草地吞不掉的信念
比高山更厚重
他们背着民族的伤口行军
把每一步的疼痛
都踩成通往黎明的足印
鸭绿江的冰原记得——
那些冻在扳机上的手指
仍保持着扣动的式样
他们知道——
身后的祖国,新翻的泥土正冒出嫩芽
唯有把胸膛挡在枪口前
才能让麦浪,在和平的秋风里荡漾
就像当年在战壕里
把步枪竖成界碑
让每一粒飞来的子弹
都读懂什么叫“不可逾越”
后来,戈壁滩升起蘑菇云
那是用算盘算出的奇迹
黑板上的公式长出尾焰
车间里的铁水淬成锋芒
从独轮车推着弹药箱
到把导弹安装在发射架
他们把“不可能”扔到太平洋
把理想化作火焰绽放
现在,我们看见中国的航母
劈开深蓝色的大海
螺旋桨搅碎的不是浪花
而是百年前江面的屈辱
当甲板上的战机腾空时
快速掠过万里长空
多像大鹏在海面上展翅翱翔
这不是简单的跨越啊——
是从“小米粥”中
熬出来的星辰大海
是从“步枪筒”里
延伸出的万里海疆
那些在枪林弹雨中淬炼的军人
从未离开过钢枪与舰炮
用他们最初攥紧步枪的手
把握着当今军舰前进的方向
当航母的汽笛与南昌的枪声
在时空里共振,碰撞成时代的交响
我们终于读懂:
所有从苦难里站起的身躯
都带着使命和重量
所有向深蓝挺进的舰船
都承载着大地的守望
从小米加步枪,跨越到航空母舰
本身就是一部最壮阔的史诗——
用热血写就开篇
用忠诚写就续章
用千万个不朽的名字
锻造出一个民族挺直的脊梁
陈东林:学者、诗人、教授,大雷霆诗歌流派创始人,中国工信部高级职称原资深评委,红学批评家,唐宋诗词专家,唐诗之路国际诗歌学会副主席,丝路文化院副院长,江苏省南社研究会副会长。获得首届国际王维诗歌节金奖、国际华文诗歌大赛金奖、丝绸之路国际诗歌节“金驼奖”】
敬请雨兰老师诵读
9、八一礼赞
李吉伟 (内蒙古)
八一建军节
贯穿于98年的风雨兼程
八一建军节
辉映着98年的壮烈荣光
98年前南昌城头的枪声
石破惊天
人民武装力量的诞生
千古洪荒
井岗山上 星火燎原
万里长征 举世流芳
十四年浴血筑起钢铁长城
三年征战大国屹立世界
东方
八一啊
从小到大撑起祖国脊梁
为民族独立悲愤慨慷
为人民解放血染华章
曾经跨过鸭缘江
为捍卫祖国尊严打败豺狼
曾经在九百六十万边陲
为红色江山征战疆场
曾在滔滔洪水之中
冲锋浪尖波峰使命挡当
曾在汹汹烈火之中
投身救灾一线初心不忘
八一啊
催生了一代代的英雄成长
98年后的今天
开启了新的万里长征
威武三军更加无比强大
鲜红八一更加无比辉煌
李吉伟,清华大学毕业,曾任电机系学生会主席。作品在官方媒体和三十多家媒体发表近二千首。长诗《清华颂》被清华收藏。多次在全国诗歌大赛中获奖。被授予全国优秀诗词作者荣誉称号。官方网站“知名诗人”。“全国诗词百佳”。“2022年度中华优秀乡土诗人"。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官方认证诗人。现任桃源国际题图部总裁。孔子诗歌协会骨干会员。紫罗兰文学总社副社长兼蕙兰诗社付社长。南国文学社顾问兼副主编。
敬请佳缘老师诵读
10、冲锋
——写给八一
纤夫/浙江
冲锋二字
在军人的词典里
一万年也不会删除
和平年代
冲锋被闲置
闲置成一尊精神雕塑
仰望这尊塑像
品咂冲锋的意味
如奔腾的蹄花
被人生勾兑成一壶春
冲锋冲锋
曾无数次梦呓
惊醒枕边人
梦中醒来
军号声犹在耳边
转战已是生存常态
军营在生活中拔寨
廉颇老矣
一切均可抛弃
只保留冲锋的姿势
只保留冲锋的号角
在冲锋号角声中
我把生命的旗帜
插上生存的无名高地
面对人生江湖
哪怕仆然倒地
请让我
保持冲锋的姿势
这是我用不完的一笔财富
纤夫简介:纤夫,浙江作家,诗人,《诗之梦》总编。出版文学专著8部,写诗6000余首,视诗如命,每日一诗歌颂阳光与人间大爱,用怒火焚烧人间罪恶,黑白分明,一心向善,做有良心诗人。
🌹八一献诗
昂贵的尊严
——记山东舰访问香港
文/张雅
我们以山之东的冠冕
命名自己亲手铸造的海洋之剑
谁能忘却一百年前
那本应自强却遭受凌辱的烽烟
黄海上那滔天的波澜
威海卫一颗忠魂的殉难
我们渴望安宁的人间
但为此必须铸就寒剑
它将劈开雪崩后的苦难
劈开深渊中的荆棘
劈开胸襟间的块磊
重塑一种昂贵的尊严
当一只航母以母亲的名义
远道造访母亲曾经遗失的港湾
如沉沉夜幕中倾刻闪烁的
星河一般的璀璨
戳中了一位八旬老人的泪点
她说她早已记不清悲哀的细节
但那屈辱的痛感
似生命里永远无法祛除的黑斑
忽然有人在呼喊
盼林则徐归来
请邓世昌俯瞰
那些最勇敢的人啊
你们护卫祖国的臂膀
正追随一片热土的福祚
伸得很远 很远
张雅,陕西汉中诗歌研究会副主席。中学教师。有多首作品发表于《奔流》、《当代诗歌》等杂志及《一线诗人样本》、《燕赵文荟》、《诗渡》、《诗文艺》、《海外头条》等微刊。诗歌《徐霞客之黄果树瀑布》获首届"徐霞客杯"世界华文诗歌大赛优秀奖,并组诗《以诗为记》获全国第三届“诗渡•海上云天杯”2022年度诗歌奖大赛优秀奖。2024年获2024粤港《当代诗歌》“杜甫杯”新年征文大赛金奖。
11、敬请铁英老师诵读
《八一军旗红》
作者/铁英
朗诵/铁英
军旗猎猎,迎风飘扬,那一抹鲜艳的红,穿越历史的云烟,辉映着时代的光芒。
八一军旗红,红得炽热,红得壮烈。它是用无数烈士的鲜血染成,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念和英勇无畏。南昌城头的那一
声枪响,犹如划破黑暗的闪电,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从那时起,这面军旗就引领着人民军队,在战火硝烟中冲锋陷阵,在艰难险阻中奋勇前行。
军旗飘扬的地方,就有希望和力量。在长征的漫漫征途上,军旗鼓舞着战士们跨越雪山草地,突破敌人的重重封锁。在抗日的烽火中,军旗见证了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不屈精神。在解放战争的硝烟里,军旗引领着人民军队推翻了反动统治,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在和平建设的年代,八一军旗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芒。每当灾难降临,无论是洪水肆虐、地震突发,还是烈火熊熊,那鲜红的军旗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救灾现场。军人们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拯救生命的重任;用无畏的勇气,筑起了守护安宁的长城。他们在废墟中搜寻生命的迹象,在洪流中托起生的希望,在烈焰中捍卫人民的财产。
八一军旗红,红得自豪,红得荣耀。它是国家主权和尊严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脊梁。在祖国的边疆海防,战士们手握钢枪,在军旗的辉映下,守护着每一寸国土。在浩瀚的蓝天,飞行员驾驶战鹰,在军旗的指引下,捍卫着祖国的领空。在万里海疆,舰艇编队乘风破浪,在军旗的陪伴下,守护着蓝色的国土。
仰望八一军旗,心中涌起无限的敬意和感慨。这面旗帜,见证了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见证了国家的繁荣昌盛。它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向八一军旗致敬,向伟大的人民军队致敬!让那鲜艳的军旗永远在我们心中飘扬。
敬请毕建云老师诵读
12、钢铁的年轮,在八月生长
——献给建军九十八周年的礼赞
作者 故乡热土情
当第一声枪响似闪电霹雳,
狠狠劈开了暗夜浓稠的幕帐。
赣江的浪涛翻涌着滚烫信仰,
激昂地奏响破晓前的乐章。
那一双双紧攥枪杆的手掌,
如铸天巨柱,撑起东方黎明的希望之光。
九十八载的峥嵘岁月悠悠流转,
每一圈年轮都镌刻着冲锋的模样。
雪山的冰棱,封不住燃烧的热血;
草地的泥潭,陷不沉坚定的信仰。
“小米加步枪”的歌谣里,
藏着民族在苦难中挺立的密码真相。
此刻,钢枪在骄阳下寒光锋芒毕露,
似警惕锐眸,洞察着四方的动向。
边境界碑,沉默而又坚毅刚强,
被巡逻的脚步摩挲得熠熠生光。
每一粒风沙都知晓,
这里的静谧,比雷霆更具力量。
当洪峰如猛兽般漫过堤坝,
当地震似恶魔撕开大地胸膛,
总有无畏的身影毅然逆向奔跑。
那抹迷彩,是最令人安心的曙光。
他们的肩膀,扛过呼啸的炸药包,
扛过婴儿啼哭里的希望交响,
扛过老人白发下的岁月沧桑。
今天,让号角如战士般傲然挺立,
让心跳似鼓点般激情铿锵奏响。
我们仰望的,不只是飘扬的旗帜,
更是旗帜下,
那些将名字刻进山河的
年轻的、永远年轻的钢铁脊梁。
瞧啊,钢铁列阵,英姿飒爽,
青春似火,呼啸着奋进的铿锵。
一个民族的安全感,
沿着枪刺方向蓬勃生长,
长成那道永不倾斜、
支撑民族千秋万代的坚固脊梁!
作者简介:故乡热土情,男,1963生,贵州黔西市人,原名,李瑜,又名,李玉新,李浩玉。笔名,热土;故乡热土。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凤凰诗人,作品散见于报刊杂志媒体网络平台。
敬请郭学富老师诵读
13、献给中国军人的赞歌
文/曾振华
“八一”起义的枪声
依然回想在你的耳边;
义勇军进行曲
已经植根于你的心田
手中的钢枪,
被拼搏的汗水试得雪亮;
神圣的使命,
把拉练的号角铸成信念。
被戏称为“大兵”的时候,
你的领章帽徽
依然如火焰般耀眼;
在呼唤“理解万岁”的那天,
你澎湃的心潮
竟情不自禁地溢出了双眼。
你的血肉之躯,
甘愿承受摸爬滚打的锤炼,
是为了千家万户夜更静月更圆;
你的满怀乡情,
只能抒发给那满天的繁星,
是为了万水千山树更绿花更艳。
是你们,
守护着明媚的阳光下
开心的笑脸;
是你们,
保卫着领海领空
使来犯之敌心怵胆寒。
抗洪抢险,
你站在波涛汹涌的浪尖;
抗震救灾,
你奋战在最艰苦的地段;
闯入火海,
你年轻的生命呼呼作响;
筑路架桥,
你钢铁的意志洞穿山岩;
紧急关头
你大吼一声扑向歹徒;
生死面前
你临危不惧脸色不变;
大雪天里
你送迷路的老人回家,
却拒绝了谢意;
休息日间
你不顾囊中羞涩,
给希望工程把爱心捐献。
你是那样平凡,
平凡得日记本上
不曾留下一句格言;
你又是那样崇高,
崇高得如巍然屹立的高山。
你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军民的鱼水深情,
就像国界线一样
延绵向着祖国的万里海天……
曾振华,网号云飞扬或湘西渔夫郎,首届茅盾文学诗歌奖百强诗人,华夏文圣孔子奖及新时代优秀诗人,国家中兴100名伟大诗人,长城诗歌奖十大杰出诗人、毛泽东文学奖十佳明星诗人,亦是极具影响的书法家,系怀化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供职于怀化市气象局,现已退休。多年来,在国家、省、市主要宣传媒体及国内多家网络平台及微刊发表诗(文)上千(首)篇;其书法作品多次在省、市书法比赛中参展并获奖,多首(篇)作品已编入相关书籍中。世界楹联中国诗人作家网文学顾问、理事。
敬请韩兰娜诵读
14、致军人
文/吴丽君
我最尊敬的是军人
大公无私,舍己为人
我最爱的是战士
手握钢枪
保卫祖国的神圣领土
我崇敬你们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
为了十四亿人的生活安宁
你们敢于赴汤蹈火
甚至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不要说你们是铁打的汉子
你们也是有血有肉的士兵
一轮明月
照在家乡同样也照在你们的脸上
你们的心中同样也燃烧着对爱的追求
可是,在大义面前
你们留给自己的太少太少了
祖国一声召唤
你们就整装出发,全力以赴冲上前线
无论是水灾、火灾、地震
还是突发的各种紧急情况
哪一次
不是人民军队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向你们致敬,我最可爱的军人
建设强大的祖国是你们用生命来捍卫
人们的幸福生活更少不了你们时时刻刻的保卫
你们和人民血肉相连鱼水情深哪
全国的老百姓怎能不爱自己的军队
作于九六年八月一日 吉文石油站 写于建军节
作者简介:吴丽君 笔名慕鹃 民族蒙古族 61年出生
毕业于内蒙古商业学校商业企业管理系
退休于鄂伦春旗石油公司
是鄂伦春旗文联作协会员 呼伦贝尔市文联作协会员
中国诗歌会会员 今日头条撰稿人
世界诗歌网内蒙古频道 高级会员
敬请菊花诵读
敬请菊花诵读
15、人民的护卫者
一一献给建军九十八周年
文:老兵帅克(沈建华)
小时候
他是她的护花使者
一般的年纪同是发小
清晨沿着村前泥泞的小路
携手奔向学堂
黃昏背起书包
朝着诱人的炊烟
你追我跑
你把他当作哥哥
他把你当作妹妹
成长的路上相互关照
如有哪一个混混敢欺侮霸凌
一招精湛的少林拳让人叹服
入伍后
他是人民的护卫者
神圣的使命在胸中筑牢
铮亮的钢枪紧握在手
冰天雪地站岗的姿势如同冰雕
演练的沙场身如猎豹
摸爬滚打汗水如雨浇
出色的成绩夺得考核头标
那几天随部队去抢险救灾
你卷起裤腿涉水驮起了多少父老
流血的手指刨开了震后的泥土沙砾
把一个个临危的生命救了回来
你心中的那个她心疼想念
信笺中问他究竟为了什么
他自豪地回答
入伍前我是你的护花使者
入伍后我就是人民的护卫者
2025年7月20日
作者简介:沈建华,男、上海人。1955年生。网名:老兵帅克。上海浦东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程丽娥写作联盟》旗下作者,《兰图多彩诗歌有声平台》和《华文鉴赏驿站》签约诗人。作品多在各网络媒体平台发表,部分作品被百度、腾讯、美文亭等网站收录。有作品参与国内诗歌大赛并获奖
敬请王原利老师诵读
16、《八一礼赞》
——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文/乡音
“八一”,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軍纪念日
“八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自豪的光辉节日
“八一”,是一首惊天动地的嘹亮赞歌
致敬军人,你们是人民的子弟兵
你们是和平的代表
你们是华厦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南昌起义一声炮响
从此你是希望的象征
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逍遁
星星之火燎燃二万五千里长征
血与火的风彩,竖韧奋进
埋葬了倭寇凶顽
摧毁了三座大山
一个新中国宣告诞生
军人,是最可爱的人
军队,是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难忘啊,你徒步跨过鸭绿江
血战在长津湖、上甘岭
武装到牙齿的侵略者在你脚下瑟瑟发抖
屁滚尿流节节败退
有了你的坚强捍卫
国家和人民才有一个安全环境
军旗铸就了军威
军歌唱响着军魂
军号成就了威武三军
你让中华民族挺起了脊梁
从胜利走向繁荣复兴
礼赞“八一”,致敬军人
哪里有危险,就有你们的身影
一身绿色军装
担负起光荣使命
为了万家灯火和人民安宁
抗震救灾,堵洪水,扑灭山火
果敢担当,冲锋在前
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却永如初心,不负使命的光荣
真正的英雄,人民心中的丰碑
在军节98周年的节日里
向可爱的军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深情地祝贺军人和战友们节日快乐
把心中的赞歌献给你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人生最美在军营
军号声多么动听
部队生活充满激情
一颗火热的心为国为人民
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热血壮歌永远飘扬在神州大地上
鼓舞人民胜利前进…”
25,7,30日晨速写于湖北
敬请银兰老师诵读
17、仰望八一军旗
文/ 柳公(中国武汉)
仰望鲜红的八一军旗
我也有了雄健的步履
十分的志气
万分的英气
一部新的史记
镌刻着一九二七
八一两个数字
闪耀着铁军的传奇
匪卒如山倒
寇兵狼变鸡
东西南北的国门
是我铁军的眼睛
太阳月亮的闪光
是我戍卒的军魂
保家卫国的功劳簿上
那御外的骨铮铮
那杀敌的刃淋淋
一队队丧魄的鬼子
一个个失魂的犬鹰
建国路上
铁军壮志成城
戍边如虎
开荒成精
改革开放的岁月
三军增翼
网军出奇
泱泱中华
必将统一
我是铁军的骄傲之子
仰望着
迎风招展的八一军旗
足了龙人劲飞的底气
强了赤胆报国的锐气
作者简介:柳公,本名柳福文,笔名有柳公、柳公福文、天山一鹤、楚天一鹰、环球之友、嗨天嗑地、老百等。中国作家网、中国作家库认证作家,湖北省作协会员,已发作品万余篇。40多次获全国、省级金奖或一等奖。作品散见海内外百余家纸刊及网络平台,并有百余篇入编《世界经典文学荟萃》《中国精英文艺》《当代精英文学》《名师名家名人坛》《作家美文》《中国散文网》《中国诗歌网》《中诗网》等处。出版有章回小说《援疆奇遇》、作品集《别样天地别样虹》等,被新疆、湖北等6个省级图书馆及北京大学、中国人大等9所大学图书馆收藏。新疆博州、湖北武汉电视台播有深度访谈节目。

尊敬的火凤凰老师好,尊敬的主持人、作者、主播、编导,大家晚上好。感谢海外头条主播团各位老师的倾情演绎,感谢台前幕后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精心编排。在这里,我们要祝贺“山河为证 八一诗情颂军魂”朗诵晚会取得圆满成功。铁血军魂,奋战疆场。军旗飘扬,军歌嘹亮。保家卫国,热血满腔。八一精神,世代传扬。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珍惜当下,永固江山。
再次,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