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方面有了新动态:特朗普刚刚签署了新的行政令,对4月发布的政策做了修改。此次动静特别大,多国家都受到了冲击,并且不少措施从8月1日就开始生效了。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特朗普设定了一个10%的关税底线,这是全世界对美出口的最低标准,之前这个名单上的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如今都发生了变化,关税上调到了15%。
最倒霉的当属加拿大,其关税直接从25%上调到35%,而且从8月1日就开始生效,白宫给出的理由是,这是因为加拿大“不作为和报复行为”,美国是迫不得已才下重手来“应对”的。
欧盟那边有了新要求,即欧盟国家的东西,如果所交的税低于15%,那就得补个“差价”,使其达到15%;要是原本就高于15%的,这次就暂时不提高了。
另外,值的提一下的是关于第三国转运的情况。特朗普对此防范得非常严密,新命令中专门规定,如果发现有这种“绕路”的情况,直接加收40%的重税!并且还会设立一个“黑名单”,每半年公布一次,把这些国家公布于众。
墨西哥算是暂时逃过一劫,但也只是“缓期执行”,之前特朗普威胁要给墨西哥加征30%的新关税,后来他表示和墨西哥新总统通电话聊过之后,同意将这30%的新税“缓刑”90天,但条件是墨西哥在这三个月里,要继续缴纳现有的25%汽车税、25%芬太尼税、50%钢铝铜税,并且得要立即取消一些阻碍美国商品进入的非关税壁垒。
总之,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全球贸易都会受到震动,而且很多措施8月1日就开始生效了。
中美经贸摩擦的实践已多次证明,美方若真的要再次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首先受到冲击的将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利益。
中国名字未能上榜,这绝非特朗普发了善心,实际上是其“分而治之”的手段。瞧瞧他对付巴西和巴基斯坦的方式,拉一个、打一个,这全是冲着中国供应链的关键支点去的;越南20%的关税,表面上是针对越南,实则是要掐住中国电子代工中转站;泰国19%的税收瞄准的是水稻大米,可真正的目标是中老铁路贸易动脉。
首先要关注出海情况。随着贸易战预期逐渐稳定,出海行业和贸易有望超预期,建议关注有色、通信、创新药、军工和游戏轮动。
要特别重视科技成长新赛道,这些主要是受益于“科技自主和内需扩张”,比如半导体设备和材料、AI算力、家电和部分食品饮料行业和新概念。
最后提醒一下,规避高出口依赖的行业(如:纺织服装和家具以及消费电子代工,铜加工及下游制造),因为关税可能导致流动性收缩。
编撰《绿水青山》编辑部 無极
2025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