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蟀清吟小夜曲,月满苔阶守冷烛 1262
文/三木秉凤诗文选
花落归根终结子
香萦曲径藕芳迟
天涯契阔千江月
古韵遗风万澜思
欲托雁翎寄霄汉
笔意难成两参差
苍茫掩尽来时路
蜃影琼虚绕旧墀
唐夭宋艳各矜持,青灯暗度万卷书,草蟀偶琴小夜曲,月满苔阶冷砚独。庭月香满楼,烛曳书未休,夜深无他乐,草虫正吟幽。 《易经》曰:“形而之上谓之道,形而之下谓之器”。道者本也,器者术也,道者乃事物之本质与规律,为智者所求;器者事物之现象与变化,为术者所用。文以载道,大化天下,自古以来往往智慧领航,文化荷担大道传播,知识学以致用,信息飘若浮虻。人言“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微观之失可以通过宏观之得而中和。智者看世界,简单而一统,聪者看世界,缤纷而细腻,术者看世界,单调而乏味。其实现实生活之中真正的道者凤毛麟角,人类智商大都在中间环节徘徊,中庸之道者执两用中。然而道者自正,器者自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德比于上故知耻,欲比于下故知足”,人有知耻之心则会在道法自然之路上奋发图强勇猛精进,实现从器者走向智者的华丽蜕变。
川原望断杳灼冥,茅茨隐曲琴未终,长叹伶俜无所倚,境转由心灭又生。子曰,“吾十有五而致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学以致用,用以自修,生命成长既是在学问储备中不断觉醒的过程,更是人生实践经验积累与运用的过程,我们要在知识术数运用中总结出事物规律与文化道理,达到开务成物由器向道的华丽转折。如何觉醒生命?儒家给出一条生命常道,即仁义礼智信五径通衢,做一个真正的仁者、义者、礼者、智者、信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因为大千世界中自然万象与宇宙能量浑然一体,在天成相,在地成形,在人成运,现象与能量互根而守恒,而能量与现象皆为大道之化,互相转换生生不息,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生万物,万物归道,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故而“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生其心”者无执故无失。帘隙斜暝映兰台,梅花几度凋复开,恭揖长拜笔与墨,送我诗赋溢文怀。
作者简介: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于2016年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带着一支草根文人组成的编辑团队在征文领域走过了九年,在这充满传奇色彩的20届征文中,每个获奖者的奖金都来自他个人倾囊相授,只为祖国文化复兴,文化昌盛,以身作则去弘扬正能正量,传播优秀文化,启迪宇宙智慧,是大爱无疆的中华文人典型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