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高温下的坚守
(图\文:孙刚、武豪)
2025年8月3日清晨6时30分,平顶山市气象台发布的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在天际闪烁,中伏时节的鹰城正经历着38℃的炙烤。在高新区高阳社区鳞次栉比的楼群中,一抹抹红色身影正穿梭于热浪之中——这是平煤股份四矿孙刚爱心联盟志愿者们雷打不动的"爱心一帮一"服务日。作为这支队伍的骨干成员,身残志坚的景建刚等人骑着电动车,载着医疗设备与防暑物资,准时出现在74岁老人李玉香的家门口。
推开李阿姨家门,景建刚立刻取出血压计和血糖仪,两人默契地陷入安静。无声的等待中,唯有仪器细微的滴答声在空气里振动;老人专注的目光与志愿者额角的汗珠,于无言中交织成一条信任的纽带。测量结束,看到数值良好,景建刚黝黑的脸上绽放出轻松笑意,随即递过一把蒲扇:“阿姨,扇扇风!”老人眼中泛起泪光,紧紧握住扇柄:“热成这样还上门,真不知怎么谢你们……这扇子摇一摇,我这肩周炎也舒坦多了!”
老人端详着眼前这群熟悉的面孔,道出了心底深埋的矛盾:“我啊,既盼着你们来,又怕你们来。盼着能说说话解解闷,可这天儿……实在心疼你们路上遭罪!”景建刚连忙宽慰:“阿姨放心,每月来看您,见您安康,我们心里才踏实呢!”老人闻言,又欣喜地分享起家中喜讯:孙子即将从宁波光荣退伍返乡,外孙也正提着可口饭菜在探望的路上。景建刚心有所感,由衷赞叹:“好孩子们!敬老孝亲,这美德就是在您家这样代代相传啊。”老人更激动地谈起刚收到的退休金:“国家年年都记挂着我们,不干活还给涨钱,真是托了党和政府的福!”景建刚郑重回应:“您们年轻时为国家流汗出力,今天的好日子,正是对过往奉献的铭记。”
当李玉香老人含泪道出对志愿者“既盼来又怕来”的肺腑之言时,这滚烫的牵挂,已然映照出超越血缘的至深情谊。景建刚们每月如期而至的身影,如一把把撑在酷暑中的伞,为孤寂暮年送去最坚韧的荫蔽。
在这场持续近两小时的服务中,志愿者们记录下老人最新的健康数据,更新了帮扶档案,更在社区"资源需求双清单"上标注了新增的防暑物资需求 。当李玉香老人执意要送志愿者下楼时,景建刚笑着婉拒:"您好好歇着,下个月咱们还来!"这句朴实的承诺,承载着孙刚爱心联盟对"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时时可为"服务理念的深刻诠释。
离开老人家中时,正午的阳光已将地面烤得发烫。志愿者们擦拭着额头的汗水,电动车筐里的防暑药品与慰问品依然整齐。这只是孙刚爱心联盟日常服务的一个缩影——在刚刚过去的4月,他们为徐洼小学的孩子们送去了第33座爱心书屋 ;在2月的新春送暖行动中,又跨越11公里为香山社区老人送去健康关怀。这些看似微小的善举,如同点点星火,在鹰城大地上汇聚成璀璨星河。
志愿行动是平凡人向时代投下的光亮,它不因微小而黯淡,反因纯粹而恒久。那烈日下骑行的小队、无声默契的测量、一把摇动生风的蒲扇,正是“人人可为、事事可为”最朴素的注脚——善行如清泉,点滴汇流,终能滋养干渴的土地。在人人皆可伸出手的时代,每一次微光闪烁,都在为这人间增添一份抵抗炎凉的温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