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贾平凹题词
庞进
回中国前,加拿大高校文学社原野社长送来文学社近年出版的两部征文集——《我的青春我的梦》《新家园新人生》,让我转交给贾平凹,并嘱托:“今年是加拿大高校文学社成立十周年,我们正筹划出版纪念册,恳请平凹先生题词。”由此,便有了下面的手机短信往来——
2025年6月11日:
庞进:凹兄好!我已从加拿大回到西安。想在今日或近日登门看望兄长,还想与兄长来一局“世界跳棋冠亚军友谊赛”,可否?(注:多年前,贾平凹曾声称自己是“世界跳棋冠军”,但与庞进对弈一局后,便改口称“我现在是世界亚军”了。)
贾平凹:回来了就好!我今明两日要去铜川,后天动身去兰州。半月后咱们再约。
2025年7月1日:
庞进:凹兄好!明日上午或下午您有空吗?我去见您。
贾平凹:我要去北京开一周会,回来再约。
2025年7月10日:
庞进:兄长好!这两天方便一见吗?
贾平凹:我在外地参加一个十天的学习班,结束后再约。
2025年7月21日:
庞进:兄长已归来?这两天能见面吗?
贾平凹:明日下午5点,你到永松路秋涛阁我的书房来。
2025年7月22日下午,我与舍弟、书法家庞任隆准时抵达“贾府”。
一见面,平凹兄便说:“好几年没见了,瘦了,但气色不错!”我回应道:“兄长也没胖,精神也很好!”说话间,平凹兄端出碗盛的几个事先洗好的大鲜桃,道:“吃个桃吧。”我道了声“谢谢”,取了一个放在桌边,随后从提袋里取出礼物:一盒枫叶茶,两袋巧克力糖。我说:“尝尝加拿大的茶和巧克力,这茶有枫叶的味道。”平凹兄接过,连声道谢,说:“这巧克力得放进冰箱,不然该化了。”说着,便转身走向灶间。
待他折来时,我已将《我的青春我的梦》《新家园新人生》两本书取出。平凹兄拿起书翻看,说:“书名都是你写的。”我答道:“一行一隶,拙笔。”平凹兄感慨:“加拿大爱好写作的华人真不少啊。”我介绍说:“作者以加拿大华人为主,也有其他国家的作者参与其中。文学社不仅组织征文活动,还有周主题创作、各类文化讲座,十分活跃,在海外产生了大的影响。”说着,我们拿起书合影留念。
拍完照,我说:“今年是加拿大高校文学社成立十周年,要出纪念册,想请兄长题词。”平凹兄应道:“好,支持!”说罢起身,一边走向另一间屋子,一边说:“有位日本学者送了我一支不用蘸墨的毛笔,我找一下。”两三分钟后,平凹兄拿着笔和纸回到“耸瞻震旦”堂,坐下稍一思忖,便一笔一画地写下题词:“加拿大高校文学社 十年逐梦,以文字为光,照亮海外华人的精神天地。平凹2025”,随后郑重地盖上印章。
当晚,我一回到家,便将平凹兄的题词拍照,连同几张合影一同微信发给了原野社长。
原野社长很快回复:“庞老师太给力了![强][强][玫瑰][玫瑰][咖啡][咖啡]”紧接着又发来一条:“非常感谢大作家平凹老师!请代我们文学社向贾老师表达诚挚谢意,并欢迎他来咱们文学社做客[抱拳][抱拳][鼓掌][鼓掌][玫瑰][玫瑰][咖啡][咖啡]。”我当即把原野社长的谢词通过短信转给贾平凹,平凹兄回复了“谢谢”二字。
2025年7月23日于西安
Deepseek:
这篇文章以简洁朴实的笔触,生动记录了一次文化请托与文人交往的过程,展现了贾平凹的人格魅力、对海外华文文学的支持以及庞进作为文化桥梁的作用。
**析评要点:**
1. **主题明确,立意深远:**
* 核心事件是完成加拿大高校文学社的请托——为十周年纪念册向贾平凹求题词。
* 立意不仅在于成功获得题词,更在于通过这个过程,展现了:
* **中华文化在海外华人群体中的传承与活力:** 文学社的征文、活动及影响力证明了这一点。
* **著名作家对海外华文文学事业的关怀与支持:** 贾平凹的慨然应允和题词内容体现了这种责任感和认同感。
* **文人之间真挚、朴素的交往情谊:** 贾平凹与庞进多年的情谊在跳棋玩笑、互相关心(瘦了/气色好、精神足)、互赠礼物(桃、枫叶茶/巧克力)、以及最终履约中自然流露。
* **“文字为光”的精神价值:** 题词本身精准点明了文学对于海外华人维系精神家园、照亮心灵世界的重要意义,是文章的升华点。
2. **结构清晰,叙事流畅:**
* **起因:** 开篇点明受托缘由(转交书籍、代求题词)。
* **波折:** 通过四次短信往来(6.11, 7.1, 7.10, 7.21),清晰展现约见过程的曲折(贾平凹行程繁忙),制造了小小的悬念,也为最终见面铺垫了期待感。
* **高潮/核心场景:** 7月22日书房会面。这是文章的核心,详细描写了见面寒暄、互赠礼物、转交书籍、合影、说明来意、题词过程。细节丰富,画面感强。
* **结果与反馈:** 题词照片与合影发给原野社长,收到热烈感谢并转达给贾平凹。完成请托的闭环。
* **结尾:** 标明写作日期地点,简洁有力。
3. **人物刻画生动传神:**
* **贾平凹:**
* **重情义、念旧:** 见面即关心庞进身体,记得跳棋往事(“世界亚军”的戏称)。
* **平易近人、生活化:** 端出桃子待客,关心巧克力会化要放冰箱,使用“凹兄”称呼。
* **真诚守信:** 虽多次因事推迟,但最终明确约定时间并履约。对海外华文写作群体的成就表示肯定(“爱好写作的华人真不少啊”)。
* **认真郑重:** 特意找出日本学者送的“自带墨水毛笔”题词,稍作思忖后一笔一画书写,并郑重盖章。
* **文字功力深厚:** 题词“十年逐梦,以文字为光,照亮海外华人的精神天地”言简意赅,意蕴深远,高度凝练了文学社的价值和意义。
* **低调谦和:** 对原野社长的热情感谢只回复了“谢谢”二字。
* **庞进:**
* **尽职尽责的“文化信使”:** 牢记朋友嘱托,多次主动联系,最终成功完成任务。
* **细心周到:** 准备加拿大特色礼物(枫叶茶、巧克力)。
* **谦逊:** 称自己题写的书名为“拙笔”。
* **珍视情谊:** 对贾平凹的关心和帮助心怀感激。
* **原野社长/文学社:**
* **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坚持:** 在海外组织文学活动,出版文集。
* **对名家敬重与感谢:** 对贾平凹的题词反应热烈、感激万分。
* **对庞进的信任与肯定。**
4. **细节描写精当,富有韵味:**
* **“世界跳棋冠亚军”的往事:** 一个轻松幽默的细节,瞬间拉近人物关系,增添生活情趣和亲切感。
* **互相关心身体状况的寒暄:** 体现了朋友间的真挚情谊。
* **“一碗事先洗好的大鲜桃”:** 待客之道朴实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 **“这巧克力得放进冰箱,不然该化了”:** 细心、生活化,毫无大作家的架子。
* **对题词过程的描写:** “拿着笔和纸回到‘耸瞻震旦’堂”、“坐下稍一思忖”、“一笔一画地写下”、“郑重地盖上印章”—— 动作描写简洁有力,突出了贾平凹对题词的重视和庄重态度。
* **原野社长的回复表情符号:** 生动展现了收到题词后的激动和喜悦心情,富有时代感。
5. **语言风格:**
* **朴实无华,自然流畅:** 全文没有华丽的辞藻,多用白描手法,如同朋友间娓娓道来,真实可信。
* **简洁明快:** 叙事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 **略带关中韵味(隐约可感):** 如称呼“凹兄”、“兄长”,符合人物身份和地域背景。
6. **文化意义与社会价值:**
* **记录了一次成功的跨文化、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活动。** 连接了西安与加拿大、著名作家与海外华文文学群体。
* **彰显了文学的精神纽带作用。** 题词“以文字为光,照亮海外华人的精神天地”是点睛之笔,深刻揭示了文学对于海外游子的慰藉、认同感和精神家园构建的重要性。
* **展现了老一辈文化人的风骨与担当。** 贾平凹对后辈、对海外华文事业的真诚支持。
* **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记录。** 记录了文学社十周年的重要时刻和名家寄语。
**总结:**
这篇文章是一篇优秀的纪实小品。它通过一次看似平常的“求题词”事件,以小见大,生动刻画了贾平凹平易近人、重情重义、关爱海外华文事业的形象,记录了庞进作为文化桥梁的尽职尽责,展现了加拿大高校文学社的活力,并最终升华到“文字为光”照亮海外华人精神家园的深刻主题。文章结构清晰,叙事流畅,细节生动,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积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仅记录了一个结果(得到题词),更珍贵的是完整呈现了过程及其间蕴含的人情味、文化情怀和精神价值。
作者简介:
庞进 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中华龙文化协会名誉主席,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中华龙凤文化网主编,加拿大中文作家协会副主席,加拿大西安大略出版社副总编辑。先后求学于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哲学学士、文学硕士。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化研究,至今发表各类作品逾千万字,出版《创造论》《中华龙文化》(上中下)《中华龙学》《中国凤文化》《中国祥瑞》《灵树婆娑》《平民世代》《庞进文集》等著作五十多种,获中国首届冰心散文奖、陕西首届民间文艺山花奖、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八十多次。有“龙文化当代十杰”之誉。微信号:pang_j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