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南瓜
以前,老家的果园里,有三棵大接杏,麦黄时节,枝头的杏子先后黄熟,红红黄黄,缀满枝头,看一眼觉馋。
园子里的接杏,都是甜胡杏,个头足足有鸡蛋那么大,味道甜美。杏树上的接杏,年年都有,接得繁繁的。如遇好年成,雨水合时而降,那杏子黄熟时,汁水就多,甜香无比。园子里的杏子,满足了家里人几十年的口福。后来,那几棵杏树逐渐枯萎,直到干枯。树木也是有年岁的,开花结果,也就那么几十年。
园里的杏都是甜胡杏,吃了杏,杏胡也不丢弃,顺手往嘴里一打,用上下官牙咔嚓一咬,吐出胡皮,再嚼一嚼,甜兮兮的杏仁,也咽下肚去。
老家庄前房后,有许多杏树,大多是苦胡杏,与园杏比,个头小了不少,其味道更是相去甚远。
山里有种杏树,是用杏胡育出苗,待树苗长到一定高度,再移栽到荒坡,这种不经过嫁接的杏,叫毛杏。毛杏也能吃,只是个小味次,人们一般不会看上眼。有些人去山里摘杏,大多是希图得一些杏胡,砸了腌咸菜,或卖了换钱。西北人喜吃浆水饭,腌咸菜时,切碎的韭菜里和几把苦杏仁,特别有味道。
每年七月底八月初,山里的的各种杏,几乎都消去了身影,要吃杏,还得等来年。
玉湖公园隍庙大殿后,有一棵杏树,这个季节,杏子才黄。杏树高大,杏子却小,味甜而美。游人在树下,抬头望去,枝头杏子橙黄,很是诱人,但就是摘不上。好在风过处,总会有杏掉落,可捡拾二三,一解嘴馋。
庙后之杏,也是苦胡,我积了几枚杏胡,砸了壳,取杏仁而食,味苦,但细细咀嚼,其味绵长。民间有一粒杏仁五味药之说,适量食用,能起到润喉润肺,通便之效。杏仁尤其苦杏仁,幼儿、体质虚弱、腹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也需谨慎或遵医嘱。即使是甜杏仁,也不宜过量。
童年时,有一次饥饿难耐,在灯盏上烤食杏仁,中过毒,症状是脸煞白,流虚汗。母亲下地劳动归来发觉后,赶紧舀了一大碗浆水,让我喝了解毒。如今,吃杏胡仍有忌惮,不敢贪嘴,每次吃三五粒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