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间文艺演出活动中,有幸与雷霏女士的汉尚乐坊乐队合作演出,结交了雷霏这位戏剧音乐人。当我与雷霏谈起我与雷霈的师生情缘和故事,我对雷老师戏剧音乐世家肃然起敬。我觉得,雷霏兄妹继承父亲雷霈的戏剧音乐技艺,为国家级非遗、稀有剧种汉调桄桄戏剧音乐矢志不渝的传承真是难能可贵,值得称道。特别是,2023年2月雷霏从剧团退休后,酷爱戏剧情未了,自己投入资金,于2023年5月创办成立了“汉中汉尚乐坊文化演艺有限公司”,致力于南郑非遗文化艺术的传承,组织退休的汉调桄桄专职演职人员和音乐人到汉中各地表演桄桄戏剧音乐和其他文艺节目,兼顾声乐、器乐、戏曲、舞蹈、曲艺等门类,精彩的演出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好评,为汉中、南郑的“文艺六进”活动贡献力量。汉尚乐坊以专业水平的演出声名远播,成为汉中民间戏剧演艺团队的翘楚。
雷霏霏的父亲雷霈(1943—1989年),南郑县梁山镇永固村人。生前是汉调桄桄演奏员,其父为鼓师,擅吹奏音乐。雷霈自小受父亲的感染,酷爱吹奏音乐。1959年进入南郑县剧团,学音乐伴奏。雷霈学习戏剧音乐富于进取精神,有毅力能吃苦。初学时,每日天不亮就到田野里去吹练唢呐和笛子,坚持数年从未间断,练就了过硬的演奏技艺。他精通乐理,技艺精湛,音色悠扬,韵律准确而丰富,从为小剧目配曲到为大剧目设计唱腔、配曲,成为剧团的主要乐师之一。汉中地区举办首届艺术节,剧团戏训班全部节目都由他配曲。在南郑县剧团档案中保存有他配曲的剧本二十多个,如现代剧《长青松》《春风送暖》《办满月》《家庭公案》《团圆之后》《智取威虎山》等;古典剧《断桥》《天河配》《镔铁剑》《枫洛池》《巧易新郎》《程咬金照子》《张古董借妻》《秦香莲后传》《金丝记》《福寿图》《程夫人闹朝》《五女拜寿》《表花》等等,其中不少剧本乐谱都是他亲手用钢板铁笔刻印。1983年起,他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汉调桄桄》搜集、录音、整理了大量资料,为编纂《汉调桄桄》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可惜天妒英才,于1989年8月不幸病逝,令人痛伤。
雷霏霏的哥哥雷东波(1971—2015年),汉调桄桄乐队演奏员,主攻笛子、唢呐。自小受父亲雷霈的影响和熏陶,酷爱吹奏艺术。1986年考入南郑县戏训班师从父亲学习笛子、唢呐等吹奏乐器,并学习音乐创作。1989年父亲病故后,被正式招入南郑县桄桄剧团工作。他热爱本职工作,对戏剧音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断努力钻研,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及演奏水平,多次赴省、市演出,担当伴奏、独奏工作,受到多种奖励。他先后为南郑春晚创作戏歌舞《戏剧舞台美如画》《汉调桄桄唱新声》,戏剧小品《巴山深处花椒香》《桔园情》,古典戏《富贵图》《慈母泪》《Y环断案》。2013年为《韩信拜将》谱曲,受到观众好评,其中《韩信拜将》斩获陕西省第七届艺术节十项大奖。可惜他于2015年10月在宁强下乡演出突发疾病,不幸病逝。
雷霏霏,国家三级演奏员,更是汉调桄桄戏曲音乐的骄子。她1986年进入南郑汉调桄桄戏训班,主攻琵琶演奏。经过三年的基本功苦练,1989年正式进入南郑县桄桄剧团工作,成为一名专业的戏曲演奏员。
雷霏霏和哥哥雷东波与陕西省国家一级作曲、国家一级板胡演奏家吉喆合影。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文艺,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先后拜汉中京剧团刘秀玲、汉中歌剧团康红、陕西京剧团国家一级琵琶演奏员马孝武为师。进入南郑县汉调桄桄剧团以来,为多部本戏和折子戏伴奏、主奏或独奏。l989年1月随团到西安演出,参加陕西省“澄城”杯戏曲广播大赛;1990年9月被西乡剧团借调,参加陕西省第一届西安古文化艺术节剧目《清泉与白云》伴奏;1992年参加了汉中市第二届文化艺术节剧目《情系盘龙》;2002年11月参加“电信杯”陕西省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展演;2011年9月,参加了陕西省戏曲音乐创作培训班;2012年10月随团参加了陕西省“文华”奖秦腔电视大赛赴西安参赛伴奏;2013年3月参加省艺校戏曲伴奏培训一年。
2014年12月起,她先后多次随团赴西安和全国参加文化艺术节展演,为本戏《韩信拜将》《御史还乡》等剧目伴奏;2019年7月参加了汉中市重大精品项目剧目《红色交通线》展演。

2019年雷霏任剧团乐队队长,2021年6月任南郑剧团演出科科长。2020年9月至2021年,参加陕西省第八届小戏小品展演现代小戏《招聘》和本戏《红色交通线》、折子戏《挂画》伴奏。她工作30多年,参演汉中市十县一区的下乡惠民演出;2021年3月,搜集整理了汉调桄桄老艺人经典唱腔唱段。2013年至今,以弘扬民族器乐为己任,从事琵琶专业教学数十年,先后培养多名琵琶专业学生,为社会输送琵琶专业人才。2021年完成论文《浅析琵琶在汉调桄桄戏曲伴奏中的艺术特征》。
工作之余,她刻苦钻研汉调桄桄音乐创作,先后参与或独立完成本戏《红色交通线》 古典戏《福寿图》《汉山魂》、折子戏《挂画》《打柴劝弟》《断桥》小戏小品《招聘》作曲;2019年至2022年,先后为南郑区春节晚会器乐合奏《茉莉花》、汉调桄桄曲牌联奏《汉南韵》《诸事大吉》《梨园情》《梨园春》《宝汉一家》《迎新春》等剧目作曲。其中《红色交通线》列为2019年汉中市重大扶持文艺精品项目,《汉山魂》列为2021年重点文化精品项目。 2023年2月她光荣退休,5月创办了汉中汉尚乐坊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开启了她的戏剧音乐生涯的第二春。
2024年雷霏霏组建的汉尚乐坊为陕西·汉中丰收节作了专场演出。
【作者简介】:
吴元贵,汉中市南郑区新集人,共产党员,汉中卷烟厂退休职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县区广播电视记者编辑、企业报主编,汉中卷烟厂宣传科科长,南郑区作家协会副主席,《汉中市志》《汉中市抗震救灾志》《汉中公安志》《汉中印象》《美丽南郑》编辑,《南郑文艺》执行主编,《汉中卷烟厂志》《南郑民间文艺》主编。现任南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汉中市红色文化协会顾问、汉中市民协顾问、南郑区面皮协会顾问、南郑区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等。先后在《人民日报》《陕西日报》《中国烟草》《汉中日报》《衮雪》等报刊发表新闻、报告文学、散文、论文、歌词等作品数百篇(件)。编印有多本地域文化书刊,建有《秦巴民艺》公众号和美篇《南郑文苑》等平台。2022年被省民协评为先进个人,2024年被誉为“汉中面皮文化功勋人物”。
………………*………………*………………
来源:作者投稿(注: 公益宣传,若有侵权,请来信 删稿)
本期责任编辑: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