茌平文苑简介
《茌平文苑》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重要的文学艺术平台,由茌平区作家协会主办,以推广本土文化、培育文学创作者为核心使命。
以下从平台概况、运营特色、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整理相关信息:
一、平台概况
1. 创立与发展
创刊于2021年4月,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超1500期,发表原创作品8337篇,年阅读量突破6306万次,关注用户达3.6万人。
编辑部核心成员包括主编冯喆(笔名,本名冯克友),以及丁杰、张晓燕、翟玉梅等责任编辑。
2. 内容架构
栏目设置:每日主题差异化,如周一“长篇连载”、周二“历史钩沉”、周三“名家随笔”、周六“高老师讲故事”、周日“综合艺术版”(书画、剪纸等)。
内容形式:涵盖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及书画、雕塑、摄影、剪纸曲艺等多元艺术形式,注重地域文化挖掘(如《老沙窝》《茌平古今名人》)。
二、运营特色
1. 征稿与创作激励
主题征稿:结合季节与节日(如夏日主题、教师节)定向邀稿,强调“原创首发”,拒绝AI生成作品,要求投稿附作者简介及联系方式。
稿酬机制:赞赏金额超20元时作者分得50%,低于20元则用于平台维护,稿费于发表10天后发放。
2. 编辑与传播
编辑团队利用业余时间审稿,注重细节(如格式要求宋体小四号字、段落间距等),并保留修改权。
与《都市头条》共享传播渠道,投稿即默认授权双平台发布。
三、社会影响与文化价值
1. 本土文化推广
通过“枣乡知音”“金牛湖畔”“夏日激情放歌”等主题创作,展现茌平风土人情,如吴春雷的藏头诗、刘秀华(湘潭)的乡土诗歌。
编纂地方文学创作作品集,如《茌平文学作品精选》等,展示茌平区文学创作的繁荣与发展。
2. 创作者培育
发掘新人如刘俊花(快板创作者)、赵昌忠(退休记者),提供展示平台。
主编冯喆身兼诗人与编辑角色,其诗作《回乡》等以乡愁主题引发共鸣,个人获“中国网络诗歌奖”。
四、代表性活动与成果
千期庆典:2024年3月举办创刊千期活动,表彰优秀编辑(丁杰等)及作者(王长新、朱亚夫等)。
跨界合作:联合企业乡村如“舍得酒业”“宏大家电”“全国文明村镇前曹村”“茅台酒业”进行文化宣传,体现商业与文学的融合。
总结
《茌平文苑》以“小而精”的运营模式,成为鲁西地区文学创作的重要阵地,既传承了地域文化,又通过数字化传播连接全国读者。其成功得益于严格的稿件质量把控、灵活的激励机制,以及编辑团队的奉献精神。如需投稿或了解更多,可关注其微信公众号或联系邮箱lccpwy@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