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南京照相馆》赋
作者:墨染青衣
岁次乙巳,盛夏之月,观《南京照相馆》于鸠兹城中。银幕既启,悲风骤起,恍若隔世之烟云,复染今时之耳目。余坐暗室,如立废墟,见光影交错处,三十万冤魂游走于方寸之间,乃知此非寻常观影,实为对历史之再叩也。
夫照相馆者,本留欢颜之所,然此间快门声响,摄取的俱是血色黄昏。镜头推移,见一西洋照相师,素手调焦,竟成屠城之目击者。其相匣所藏,非唯人物影像,实乃民族伤痕之拓本。彼时金陵,江水赤而钟山黯,六朝金粉地,尽作饿殍堆。影片以冷色调摹写热血流,以静默帧对抗喧嚣史,诚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剧中老妪捧残照而泣,少年对空巷而呼,皆成历史回响之具象。尤令人神震者,乃日军以刺刀逼市民笑对镜头之场景——强笑愈欢,其痛愈烈,此真旷古未闻之酷刑也!导演运镜如运刀,剖开记忆封印,使观众见那相纸背面,犹渗未干之泪血。
及至片尾,现代青年执数码器具,重访旧馆遗址。新旧影像叠印刹那,恍见时光长河倒灌。昔日之痛,非为咀嚼苦难,实为铸剑为镜。照相馆已成历史甬道,每帧画面皆是叩问:当如何记忆,方能不负那相纸上凝固的目光?
嗟乎!《南京照相馆》非止于记录,更在于唤醒。它让快门成为史笔,令相纸化作碑林。观影毕,但觉满室萧然,惟余电子银幕之微光,与心头灼烧之痛感相互映照。归途仰望鸠兹月,犹闻三十万魂灵嘱托:勿忘我相,乃续我命。
乱曰:
相匣能封刹那光,难封血色浸残阳。
今人若解图中痛,莫作寻常旧事忘。
【作者简介】
张龙才,笔名淡墨留痕、墨染青衣,安徽芜湖人,爱好文学,书法,喜欢过简单的生活,因为 简简单单才是真,平平淡淡才是福。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了过多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懂得知足的人,即使粗茶淡饭,也能够尝出人生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