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桥抗战
——悼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及抗战将士
李永林
弹痕累累的江桥静默,
见证着不屈岁月的烽火。
滔滔的嫩江水,
冲开了历史记忆的长河。
1931年11月4日拂晓,
日军出动4000余名士兵,
在7架飞机4列铁甲车数十门大炮的掩护下,
向江桥发起猛烈进攻。
马占山下令奋起还击,
江桥抗战的枪声正式打响。
寒风裹挟着硝烟,战火映红了天际,
日军伤亡惨重,纷纷向南岸撤退。
午后,敌人集中兵力疯狂进攻,
守军与敌人展开肉搏战。
敌人的飞机大炮无用武之地,
开始向江桥方向溃败。
埋伏在江岸芦苇荡里的守军突然开火,
敌人有的陷入泥沼,有的坠入水中。
当了落汤鸡的鬼子狼哭鬼嚎哭爹喊娘。
敌人的援兵也在桥上被我骑兵冲断,
一部回撤,一部被迫逃到我左翼阵地。
400多名日军当了活靶子被全部歼灭。
五日,日军增派兵力,守军吃紧。
六日,日军再增兵力,倾巢来犯。
……
从16日到18日,守军弹药将尽,
仍白刃冲杀,令日军震惊胆寒。
将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堡垒。
江桥抗战是日本侵略者侵华以来首次开展立体式作战。
守军弹尽粮绝,
不得不撤出最后的三间房阵地。
19日,在杨家屯全歼追敌400余人
江桥抗战,守军只有1.3万人,日军先后集结3万余人。
以守军伤亡2000多人的代价毙死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
打下飞机2架,炸毁装甲车18辆。
是抗战以来首次打下日本飞机,
这一壮举,使国人无比振奋。
江桥抗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也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嫩江水在轻轻地流淌,
抚慰着民族的伤。
日寇铁蹄践踏北疆,
烧光杀光抢光民族危亡。
东北军民奋起抵抗,
横刀立马嫩江桥上。
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军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第一枪。
江桥抗战打响了世界人民抗击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江桥抗战,
揭开了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马占山将军和爱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举,
迅速传遍了中华大地。
得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坚定支持,
使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工农商学兵等各界纷纷响应捐款捐物,
爱国学生在广州北京上海等地举行游行,
游行队伍悲愤怒吼:还我河山!
许多爱国青年纷纷投笔从戎。
齐齐哈尔百姓烙饼杀猪宰羊送往前线。
中共满州省委成立了“抗日援马团”。
马占山将军亲临前线,
把私产银元溶铸成子弹。
中国军民的铮铮铁骨,
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陶行知先生赋诗盛赞
神武将军天上来,
浩然正气系兴衰,
手抛日球归常轨,
十二金牌召不回。
上海福昌烟草公司专门生产“马占山将军牌”香烟,
并在报纸上刊登:人人都学马将军。
《滨江日报》发表评论:马占山将军不愧为:中国军人!
上海《申报》和《大公报》连日头版报道江桥抗战的战况。
江桥抗战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苏联《真理报》连续 63 篇报道,
国际联盟调查团派员实地考察。
日军的侵略行径在国际舆论中遭到谴责,
其所谓 “满洲独立” 的谎言不攻自破。
这场战斗,
成为中国在国际舞台揭露日本侵略本质的重要契机。
江桥抗战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辉典范,
铸就了不朽的精神丰碑。
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东北义勇军发展到30余万人。
江桥抗战点燃了抗日烽火。
嫩江水在轻轻地流淌,
抚慰着民族的伤,
慰籍着世界的痛。
嫩江水在轻轻地流淌,
冲刷着民族的辱,
传承着人类文明的正义之光!
二零二五年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