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1点,志愿者带着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孩子们揭开独体字书写的“小秘密”。“大家看这个‘山’字,多像三座高低不同的小山呀?中间的一竖要写得最长,就像中间的山最高耸。”志愿者一边画着形象的简笔画,一边把独体字笔画要匀称的规律讲得明明白白。面对“田、火、木”等常见字,他们避开复杂术语,改用贴近生活的比喻:“田”字框要方方正正,像家里的小窗户;“火”字的捺要写长些,像火苗拖着的小尾巴。这样贴近生活的比喻,让孩子们一听就懂。“原来写字这么有意思,我现在知道‘土’字怎么写才好看了!”二年级的小朋友举着练习纸,兴奋地向志愿者展示成果。从起初的迷茫无措,到后来能自信写出工整的字迹,孩子们的进步让志愿者露出了欣慰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