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里的热包子
作者:张庆松
1974年的南国冬日,虽地处热带,寒风却依旧如刀锋般割过崖县十二团十八连的荒原。天地苍茫,万物沉寂,连大地都仿佛被冻得失语。就在这样一个凛冽清冷的清晨,父亲终于从八连归来,重新推开了十八连那扇斑驳褪色的木门。组织关系得以平反,沉冤昭雪,消息传来时,母亲正蹲在灶前添柴烧火,听着听着,泪水无声地滑落进灶膛的灰烬里;而我站在门槛边,第一次觉得命运并非坚不可摧的铁壁,它也会裂开一道缝隙,透进微光。
然而,喜讯背后,是难以弥补的遗憾——父亲的档案在动荡年代中遗失殆尽,工资未能恢复,生活的重担,依旧如磐石般压在我们这个五口之家瘦弱的肩头。
那时的日子,是用一个“熬”字一笔一划刻出来的。屋里的两张木板床上常年冰凉,像一块吸尽了温度的石头;锅里的苞米糊稀得能照见人影,喝一口,胃里空荡得更厉害。饥饿,像一条冰冷而沉默的蛇,盘踞在每个人的腹中,日日夜夜地啃噬着身体与意志。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每个清晨醒来,肚子早已绞痛如绞,只能蜷缩在薄被里,听着窗外北风呼啸,数着墙上蜿蜒的裂纹,等待那一口不知何时才能落进嘴里的热食。
就在那样的日子里,一个近乎执念的念头在我心中悄然萌生:我要让父母吃上一顿热腾腾的包子。
三公里外的育才公社有一座大食堂,那里每天清晨六点准时蒸出第一笼白胖暄软的肉馅包子。刚揭笼盖时,热气腾腾,香气浓郁得能顺着风飘出半条街。那香味,对我而言,早已不只是食物的诱惑,更像是一束穿透阴霾的光——它告诉我,生活还能是热的,还能是香的,还能让人眼眶发热、心头一颤。
于是,我开启了一段近乎朝圣般的跋涉。天还未亮,我就悄悄起身,穿上那双补了又补的旧胶鞋,脚趾早已冻得麻木发紫,怀里紧揣着母亲偷偷省下的几毛钱,像护着几枚珍贵的铜币。三公里的土路,坑洼泥泞,霜未消,每一步都像是从冻土中艰难拔出脚来。头顶的太阳虽已升起,却毫无暖意,寒气如针,刺透单薄的衣衫,直入骨髓。我走着走着,眼前发黑,耳中嗡鸣,胃里翻江倒海,仿佛整个身体都在发出无声的抗议。可我不敢停下,也不敢哭。每当双腿软得几乎跪倒,我就倚靠在路边那棵沉默的苦楝树上,把滚烫的脸颊贴在粗糙的树皮上,感受那一丝真实而粗粝的支撑,然后深吸一口气,咬紧牙关,继续向前挪动。
为了节省体力,我甚至学会了一种近乎荒诞的节奏:屏住呼吸,小跑五十米,再停下喘息,等心跳平复,再奋力跑一段。像一只折翼的鸟,跌跌撞撞地扑向远方那一缕微光。终于,当育才公社坡下的村落轮廓在晨雾中浮现,当大榕树下的食堂屋顶渐渐清晰,我知道,我快到了。
抵达食堂时,双手早已冻得通红僵硬,嘴唇发紫,几乎失去知觉。可当那一笼刚揭盖的包子映入眼帘——白雾升腾,肉香扑鼻,油星在蒸气中闪烁——我竟忍不住笑了,笑得像个终于寻到宝藏的孩子。
我买了五个:两个肉馅的,留给父母;三个素馅的,是我们三个孩子的份额。用厚实的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紧贴胸口,像护着一簇不肯熄灭的火种。回程的路上,我走得格外缓慢而谨慎,生怕颠散了包子的形状,更怕那点来之不易的热气悄然散尽。雪地上留下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歪斜却坚定,仿佛是我用脚步写下的誓言,写给苦难,也写给希望。
推开家门的那一刻,屋内的冷清瞬间被暖意填满。母亲赶紧接过包子,轻轻放在饭桌上,父亲默默烧了一壶热水,水汽氤氲,升腾如雾。我们五人围坐一圈,谁也没有说话,只是低头咬下第一口——滚烫的汤汁瞬间溢出,烫得舌尖发麻,却没人舍得吐出,反而慢慢咽下,仿佛在吞咽一种久违的尊严与慰藉。
那滋味,远非“美味”二字可以承载。那是饥饿与坚韧交织出的甘甜,是贫瘠岁月里最奢侈的馈赠,是苦难中开出的一朵微小却灼热的花。
那一顿饭,我们吃了很久。每一口都嚼得极慢,仿佛要把这温热的味道、这团聚的时光,一并嚼进记忆的最深处。屋外风雪依旧,屋内却灯火可亲,炉火微明,映照着每一张被热气熏红的脸庞。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幸福,未必是锦衣玉食、钟鸣鼎食,而是有人等你回家,有饭可热,有爱可依,有希望在心底悄然燃烧。
从那以后,包子不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成了我们家的精神图腾,一种象征,一种信仰。每逢艰难时刻,母亲总会轻声说:“再熬一熬,等日子好了,天天吃包子。”而父亲则默默点头,眼神坚定如磐。十八连的瓦房虽简陋破旧,却因这微小却执拗的期盼,燃起了一束不灭的火光,照亮了那段最寒冷的岁月。
后来,我们搬离了十八连,迁至华侨队。父亲一步步走上岗位,从副队长到四队队长,再到党支部书记,最终进入管理区担任支部书记。生活渐渐宽裕,包子也成了寻常早点,随时可买,随时可吃。可我始终记得那个冬天,记得那五只滚烫的包子,记得父母低头咀嚼时眼角闪动的微光。它们像一枚枚刻入灵魂的印记,提醒我:人可以清贫,但不能无望;可以困顿,但不能失温;可以身处寒夜,但心中必须有一团火。
如今,每当我路过育才公社旧址,看见那早已改建的街角,曾经的大食堂早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商铺与喧闹的人流。可每当蒸笼掀开,那一团白雾升腾而起,我总会驻足片刻,静静凝望。那不只是食物的热气,更是岁月深处,一缕不肯熄灭的人间烟火——它来自一段漫长的跋涉,一份沉默的坚守,和一颗在寒风中依然跳动的、滚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