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中荷舞招游客,白鹭闲行意自悠。
一曲清歌清似水,无人不把脚来留。
kimi分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湖边”为题,却先写湖内,再写湖上,最后落到“人”的驻足。通篇用“动—静—动”的层次,把景、声、情三者交织,写得既空灵又富生活气息。逐句细读:
1. 湖中荷舞招游客
“荷舞”把荷叶荷花在风中的摇曳拟人化,一个“舞”字便见其轻盈;“招”字又把荷花写成主动迎宾的主人。不写人而写荷,却已暗示游客之多、气氛之热闹。
2. 白鹭闲行意自悠
镜头从“荷”突然拉向“白鹭”。“闲行”与上句“舞”对映:一边热烈,一边闲适;“意自悠”把白鹭的“心理状态”点出,似乎它并不受游人惊扰,显出湖面的宁静与生态的和谐。此句在全诗中最具静气,像一幅淡笔水墨。
3. 一曲清歌清似水
由视觉转听觉。歌者是谁?诗人自歌?舟中歌女?抑或远处村姑?一概不明,只闻其声。“清似水”双关:既写歌声的纯净,又暗合“湖水”之清。声音与水色交融,空间顿觉空明。
4. 无人不把脚来留
极口语化的收束。“脚来留”三字带俏皮味:不是“驻足”而是“脚”被美景勾住,走不动。既写人之常情,又回应首句“招游客”——荷之招、歌之招,最终都落在“脚”上,回环照应。
艺术特点
① 动词鲜活:舞、招、行、留,皆具动感;
② 多重对比:热(荷舞)与冷(白鹭闲)、有声(清歌)与无声(湖水)、动(人脚被留)与静(白鹭悠游);
③ 留白:歌者、时间、季节、地点均未坐实,留给读者想象;
④ 语言浅近却有余味,末句尤其生活化,风趣而自然。
全诗二十八字,由景及人,由人及情,以“荷—鹭—歌—人”四幅画面叠成一幅夏日湖边小景,清新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