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写给军人的赞歌
.
特约撰稿:饶晓辉
(一)现役军人
当岁月的车轮碾过历史的长河
在时光的深处
有一群身影永远挺立
他们 是共和国的脊梁
用热血和忠诚
铸就了钢铁的长城
战火纷飞的年代
他们冲锋在前
枪林弹雨里
无畏地把青春奉献
硝烟弥漫中
他们的身影如山岳般坚定
为了国家的尊严
为了人民的幸福
他们舍生忘死英勇奋战
和平年代的今天
他们依然坚守岗位
边疆的风雪里
有他们挺拔的军姿
救灾的现场
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
洪水肆虐时
他们用身躯筑起堤坝
地震废墟中
他们用双手托起生命的希望
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没有豪言壮语
只有默默的付出
他们的名字
铭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他们的功绩
永远被人民铭记于心
在八.一这个特殊的日子
让我们为军人献上最诚挚的赞歌
愿他们的笑容永远灿烂
愿他们的征程永远平安
因为有了他们
我们的国家才如此繁荣昌盛
我们的生活才如此安宁幸福
(二)退役老兵
硝烟已远
军号仍在血液里奔涌
那身橄榄绿
已褪成岁月的底色
却在每一个清晨
被哨声重新染绿
靶场的焦土
刻着青春的弹道
抗洪的堤坝
铸着不倒的军魂
此刻
你把军功章锁进抽屉
转身
用另一种姿态挺立
社区的小巷
有你巡逻的身影
扶贫的山岗
印着你跋涉的足迹
曾经保家卫国的手哟
如今扶起跌倒的老人
栽下希望的秧苗
八一的阳光
照亮褪色的肩章
那些未说出口的誓言
正在新的战场
长成参天的白杨
你说 军装可以脱下
但军人的脊梁
永远是共和国最坚实的承重墙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