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红尘试剑
晨雾缭绕的少室山下,程石头踏着露水浸润的青石台阶缓步而下。十年寺中修行,此刻重归红尘,心中五味杂陈。腰间那柄看似寻常的铁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剑鞘与衣袂摩擦发出细微声响。
山脚茶棚里,几个行商正高声谈论江湖轶事。程石头要了碗粗茶,默默聆听。
"听说了吗?青城派掌门上月在峨眉金顶被魔教妖人所伤!"
"可不是,据说那妖人使的剑法邪门得很,能让人产生幻觉..."
程石头手中茶碗微微一颤。幻觉?这描述与《如来藏经》中记载的"心镜映月"颇为相似。难道魔教已经参透下半卷经书的奥秘?
正思索间,茶棚外传来女子呼救声。程石头抬头望去,见三名持刀汉子正拉扯一名素衣女子。女子怀中紧抱包袱,面色苍白如纸。
"住手!"程石头放下茶碗,大步走出。
为首的疤脸汉子斜眼打量:"哪来的野和尚?少管闲事!"
程石头双手合十:"这位女施主若有冒犯,小僧愿代为赔罪。"
"赔?"疤脸狞笑,"她偷了我们'黑虎帮'的货,拿命都赔不起!"
女子急道:"胡说!这明明是我家传玉佩..."
话音未落,疤脸已挥刀砍来。程石头身形不动,右手拇指与中指相扣,轻轻一弹。"叮"的一声脆响,钢刀应声而断。疤脸虎口震裂,骇然后退。
"拈花指?"旁边一个年长行商惊呼,"是少林高僧!"
三名汉子闻言色变,扶起同伴仓皇逃窜。女子向程石头盈盈下拜:"多谢大师相救,小女子苏芷柔,敢问大师法号?"
程石头连忙还礼:"小僧慧石,不过是少林俗家弟子。苏姑娘不必多礼。"
细看之下,这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眉目如画却隐含忧色。她手腕处隐约露出一道青紫淤痕,似是被人强行捆绑所致。
"姑娘从何处来?为何被那些人追赶?"
苏芷柔眼中闪过一丝警惕,旋即垂泪道:"家父本是洛阳玉匠,上月被黑虎帮所害。我带着家传玉佩逃出,他们一路追到此处..."
程石头心生怜悯:"姑娘可有去处?"
"听闻姑母在襄阳,想去投奔。"苏芷柔拭泪道,"只是路途遥远,恐再生变故..."
程石头想起慧空临行嘱咐"红尘历练",便道:"小僧正欲往襄阳方向,不如同行?"
苏芷柔再三拜谢。两人结伴东行,一路上,程石头发现这看似柔弱的女子脚力极佳,山路崎岖也如履平地。更奇怪的是,每当自己暗中运转《如来藏经》心法时,总能感觉到苏芷柔体内有股阴柔内息与之呼应。
三日后,两人行至伏牛山麓。天色将晚,苏芷柔指向山腰一处灯火:"那里有座道观,我们可借宿一宿。"
道观破败,门楣上"清虚观"三字已斑驳难辨。进门后,只见院中杂草丛生,唯正殿透出微弱灯光。一个佝偻老道正在殿前扫地,见有人来,头也不抬:"香客自便,偏厢有空房。"
夜深人静,程石头在榻上打坐。忽然,一阵若有若无的笛声飘入耳中。那音调诡异,似能勾动人心底杂念。他体内《如来藏经》真气自动流转,将不适感驱散。
"幻音摄魂?"程石头猛然睁眼,这分明是慧空提过的魔教伎俩!
他轻手轻脚来到院中,循声摸到正殿后窗。透过缝隙,骇然看见苏芷柔端坐蒲团,那老道正向她跪拜!更令人震惊的是,老道揭下一层人皮面具,露出张年轻阴鸷的脸。
"属下参见圣女!"年轻男子低声道,"东西可到手了?"
苏芷柔冷笑:"那傻和尚武功深不可测,我几次试探都探不出深浅。不过..."她从怀中取出程石头白天为她包扎的手帕,"得了这个,'千面郎君'便可扮作他的模样混入少林。"
程石头如遭雷击,原来一切都是圈套!他正欲现身,忽觉颈后一凉——一柄短剑已抵住要害。
"别动。"身后传来苏芷柔的声音,"大师深夜窥探,可不是出家人该有的行径。"
程石头这才惊觉殿中那个"苏芷柔"竟是假人!真正的苏芷柔——不,魔教圣女一直潜伏在暗处。
"姑娘究竟何人?"程石头沉声问。
"阴月教圣女,月无瑕。"女子声音骤然转冷,"交出《如来藏经》,饶你不死。"
程石头叹息:"小僧并无此经。"
"找死!"月无瑕短剑突刺,直取后心。
电光火石间,程石头身形如水中游鱼般滑开,反手一记"回头是岸"拍向女子肩头。月无瑕娇叱一声,袖中飞出七枚银针,分袭程石头七处大穴。
程石头不闪不避,体内真气自然流转,银针距体三寸便如陷泥沼,纷纷坠地。这正是《如来藏经》中"无垢金身"的妙用。
月无瑕脸色大变:"你竟练成了'无相护体'?"她突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血雾。血雾中,程石头眼前幻象丛生,仿佛有千百妖魔扑来。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程石头默诵经文,幻象顿消。再看时,月无瑕已不见踪影,唯余地上几滴鲜血。
老道打扮的年轻男子也从殿后逃走,匆忙间落下一块腰牌。程石头拾起一看,上面刻着"黑虎帮香主"字样,背面却有个小小的月牙标记——正是阴月教的标志。
"黑虎帮竟是魔教爪牙..."程石头若有所思。看来此行襄阳,有必要会会这个帮派。
第七章 铜钱暗语
次日清晨,程石头离开道观继续东行。正午时分,前方出现一座热闹集镇。街边酒旗招展,上书"醉仙楼"三个大字。
程石头腹中饥饿,刚踏入酒楼,便听见熟悉的笑声。角落桌边,柳随风正举杯独酌,腰间悬剑,手中把玩着那枚特殊铜钱。
"柳大哥!"程石头惊喜唤道。
柳随风转头,先是一愣,继而大笑:"小石头?不,现在该叫慧石师父了!十年不见,差点认不出来。"
两人叙旧畅谈。程石头简略说了下山缘由,隐去《如来藏经》之事,只道是为查父母血仇。柳随风听罢,从怀中取出一张羊皮地图。
"巧了,我近日也在查黑虎帮。"他指向图上某处,"他们总舵就在襄阳城南,表面做镖局生意,实则与魔教勾结。"
程石头注意到柳随风说"魔教"二字时,眼中闪过一丝异色。更奇怪的是,桌上那枚铜钱此刻正反面的花纹竟自行缓缓转动!
"柳大哥,这铜钱..."
柳随风迅速将铜钱收回袖中,笑道:"小玩意罢了。来,尝尝这醉仙楼的招牌鱼羹。"
酒过三巡,柳随风压低声音:"黑虎帮三日后要押送一批'红货'去江陵。我得到消息,那可能是《如来藏经》下半卷。"
程石头心头一震:"消息可靠?"
"铜钱会的线报,从不出错。"柳随风意味深长地说,"你若想报仇,这是机会。"
"铜钱会?"
"一个...专门对付魔教的组织。"柳随风眨眼,"详情日后再说。现在,我们需要个混入黑虎帮的计划。"
两人商议至日暮,决定由柳随风假扮商人雇佣黑虎镖局,程石头则扮作随行护卫。临别前,柳随风交给程石头半枚铜钱。
"若有急事,持此物到任何有'三柳标记'的店铺求助。"
三日后的清晨,襄阳城南"黑虎镖局"门前车马喧嚣。柳随风一袭锦袍,自称苏州丝绸商柳三变,要护送一批贵重绸缎去江陵。程石头粗布包头,背负长剑,扮作他重金聘请的剑客"程铁山"。
接待的镖师目光阴鸷,在两人身上来回扫视:"柳老板面生啊,以前走哪家镖局?"
柳随风笑呵呵地递上一袋银子:"初来贵地,听闻黑虎帮威名,特来相托。"
镖师掂了掂钱袋,咧嘴一笑:"好说。明日辰时出发,路上听我们安排。"
当夜,程石头在客栈房中打坐。忽闻窗外"嗒"的一声轻响,一枚铜钱破窗而入,正落在榻上。他拾起一看,铜钱上刻着"子时三刻,城南废祠"八字。
废祠残垣断壁,月光透过破顶洒落。柳随风早已等候多时,身旁还站着个蒙面黑衣人。
"这位是铜钱会'影字堂'的兄弟。"柳随风介绍,"他查到黑虎帮此次押运的并非经书,而是个人。"
程石头愕然:"什么人如此重要?"
黑衣人声音沙哑:"三十年前如来藏门灭门时,据说掌门之女被魔教掳走。如今阴月教主要用她祭剑,开启什么'藏剑秘境'。"
程石头与柳随风对视一眼,均看到对方眼中震惊。黑衣人继续道:"明日车队中会有个铁笼马车,里面就是那女子。但黑虎帮只是幌子,真正押送的是阴月教高手。"
正说着,程石头突然心生警兆:"小心!"
十余枚暗器破空而来。黑衣人闷哼一声,肩头中镖。柳随风长剑出鞘,格开袭向程石头的三枚毒镖。
"不愧是铜钱会的耗子,鼻子真灵。"阴恻恻的声音从祠外传来。月无瑕白裙飘飘,踏月而至,身后跟着十余名黑衣武士。
柳随风冷笑:"阴月圣女亲自出马,真是荣幸。"
月无瑕目光落在程石头身上:"大师好演技,连我都差点被骗。可惜..."她突然扬手,一道银光射向黑衣人面门。
程石头身形一闪,拈指截住银光——竟是根细如牛毛的毒针!针尖泛着幽蓝光泽,显然淬了剧毒。
"布阵!"月无瑕娇喝。黑衣武士迅速散开,占据八方方位,每人手中多出一面铜镜。月光经铜镜反射,交织成诡异的光网。
柳随风脸色大变:"八荒锁魂阵!快闭眼!"
话音未落,光网已笼罩三人。程石头只觉眼前白光刺目,继而天旋地转。耳边响起万千鬼哭,心中杂念如潮水涌来。
危急关头,他体内《如来藏经》真气自动运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程石头闭目诵经,心境渐复清明。睁眼时,见柳随风与黑衣人已倒地抽搐,月无瑕正持剑刺来。
"铛!"
如来藏剑首次出鞘,朴实无华的剑身竟映出七彩流光。两剑相击,月无瑕的宝剑应声而断。她惊骇暴退:"如来藏剑?!不可能!"
程石头剑尖轻颤,划出个圆满弧线。看似简单一招,却蕴含无穷变化,将八面铜镜同时击碎。阵法立破,黑衣武士纷纷吐血倒地。
月无瑕咬牙捏碎一枚玉符,顿时黑烟弥漫。待烟雾散去,她与幸存武士已不见踪影。
柳随风扶起昏迷的黑衣人,面色凝重:"我们暴露了,计划必须提前。"
程石头点头:"救人要紧。"
第八章 铁笼女子
翌日清晨,黑虎镖局车队如期出发。奇怪的是,原本二十余人的队伍只剩十来个镖师,且个个神色紧张。更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央那辆罩着黑布的铁笼马车,由四名陌生面孔的黑衣人看守。
扮作商队的柳随风与程石头交换了个眼神——情况有变。
车队行至午时,在一处林间空地歇脚。程石头借口检查货物,悄悄靠近铁笼马车。忽然,笼中传来微弱啜泣声。那声音入耳,程石头体内《如来藏经》真气竟自行加速流转,仿佛受到某种召唤。
"谁让你靠近的?"一名黑衣镖师厉声喝止。
程石头陪笑:"小的是看这马腿好像受伤了..."
"滚远点!"镖师手按刀柄。
这时,柳随风高声叫道:"程护卫,过来帮忙清点货物!"
程石头只得退回。午饭后,车队继续前行。行至一处狭窄山道时,前方突然滚落无数巨石,堵住去路。
"有埋伏!"镖头刚喊出口,两侧山林箭如雨下。
混乱中,程石头飞身扑向铁笼马车。四名黑衣人同时拔剑,剑法诡异狠辣,竟都是阴月教高手伪装的。程石头不敢大意,如来藏剑首次全力施展。
"万法归一!"
朴实无华的一剑刺出,却似包含天地至理。四名高手顿觉自己成为天地间唯一目标,不得不回剑自保。程石头趁机跃上马车,掀开黑布。
铁笼中蜷缩着个白衣女子,约莫三十出头,面容憔悴却掩不住天生丽质。最令人震惊的是,她眉心有一点朱砂印记,与《如来藏经》扉页上的图案一模一样!
女子抬头看见程石头,眼中突然迸发异彩:"如来藏剑...你是师兄的传人?"
程石头还未来得及回答,背后劲风袭来。月无瑕不知何时出现,一掌拍向他后心。程石头回剑格挡,却见月无瑕变掌为爪,直取笼中女子。
"圣女住手!"
一声暴喝从天而降。慧空大师灰袍飘飘,如大鹏展翅般落在马车顶部,手中扫帚轻描淡写地一挥,月无瑕如遭雷击,踉跄后退。
"老秃驴!"月无瑕咬牙道,"你果然没死!"
慧空不答,转向程石头:"带她走,去峨眉金顶找'无心师太'。"说完大袖一挥,三道无形气劲射向月无瑕。
程石头趁机劈开铁锁,抱起女子跃入山林。身后传来月无瑕的尖啸:"程石头!你可知怀中人是谁?她是魔教妖女,三十年前害死你全家的凶手!"
程石头身形微顿,怀中女子却颤声道:"别听她的...我是..."
话音未落,一支毒箭破空而至。程石头闪身避过,再回头已不见慧空与月无瑕踪影。柳随风从林中窜出,肩头染血:"快走!铜钱会兄弟接应在前方山谷!"
三人一路奔逃,入夜时分抵达一处隐秘山洞。铜钱会的人早已准备好马匹干粮。白衣女子经过这番折腾,已虚弱不堪。
柳随风检查过洞口机关后,沉声道:"现在可以说了,你究竟是谁?"
女子喘息道:"我本名白芷晴,三十年前...是如来藏门掌门之女。"
程石头大惊:"那灭门之夜..."
"那晚父亲将《如来藏经》一分为二,上半卷交给慧明师兄,下半卷...藏在了我的记忆里。"白芷晴指向自己眉心朱砂,"这是'心印',唯有练成上半卷者才能开启。"
柳随风若有所思:"所以魔教囚禁你三十年,是要破解这心印?"
白芷晴点头:"他们需要完整的《如来藏经》开启'藏剑秘境',据说那里有如来藏门镇派神器。"
洞外突然传来号角声。柳随风脸色一变:"阴月教的追魂号!你们先走,我断后!"
程石头背起白芷晴,从山洞后路离开。行至安全处,白芷晴突然道:"小师父,你体内真气运行有滞涩之处。"
程石头愕然:"前辈如何知晓?"
"你练的是残本,自然不全。"白芷晴轻声道,"放松心神,我传你下半卷口诀。"
她朱唇轻启,一段玄奥经文流入程石头耳中。刹那间,他体内真气如江河奔涌,与原先修炼的上半卷完美契合。一种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我即剑,剑即我,万物皆备于我。
"这才是真正的《如来藏经》。"白芷晴虚弱地笑了,"现在,去峨眉金顶...那里有最后的答案..."
她的手突然垂下,气息微弱如游丝。程石头大惊,连忙运功为她续命。此时才发觉,白芷晴经脉中竟有数十道阴寒内力肆虐,显然常年受魔教酷刑所致。
"坚持住!"程石头背起她狂奔,"我们这就去峨眉!"
第九章 金顶悟道
峨眉山云雾缭绕,金顶佛光时隐时现。程石头背着白芷晴攀登三日,终于抵达山顶古刹"无心庵"。
庵前老尼姑正在扫地,见来人也不抬头:"施主请回,本庵不接外客。"
程石头跪拜:"晚辈奉慧空大师之命,求见无心师太。"
老尼姑扫帚微顿:"慧空?他还活着?"
"师父他..."程石头哽咽道出原委。
老尼姑听罢,长叹一声:"冤孽。"她放下扫帚,"老衲便是无心,将这苦命人交给我吧。"
无心师太接过白芷晴,探其脉象后眉头紧锁:"阴月教的'九幽蚀心掌',好毒的手段。"她从怀中取出个玉瓶,倒出三粒金色丹药喂入白芷晴口中。
"师太,白前辈她..."
"暂时死不了。"无心师太冷冷道,"你且在外等候。"
程石头在庵外石阶上打坐调息,运转新得的完整版《如来藏经》。体内真气如长江大河,奔流不息。恍惚间,他仿佛看见自己化身为剑,剑即山河,山河即我...
"慧石。"
不知过了多久,无心师太的呼唤将他惊醒。庵内禅房中,白芷晴已换上一袭素衣,盘坐蒲团上。虽仍虚弱,但气色好了许多。
"程少侠,"她柔声道,"现在该告诉你真相了。"
原来三十年前那场灭门惨案,背后另有隐情。当年如来藏门掌门白无涯参透《如来藏经》终极奥秘,发现所谓"藏剑秘境"其实是通往"破碎虚空"的通道。而开启通道需要以完整经书为钥,持如来藏剑者为引。
"父亲预见到魔教野心,将经书一分为二。"白芷晴眼中含泪,"他本想让慧明师兄带我逃走,但魔教来得太快...我被擒,师兄只带走了半部经书。"
程石头疑惑:"那与我父母之死..."
"阴月教为追查经书下落,杀害了许多无辜。"白芷晴叹息,"你父母...是被牵连的。"
无心师太突然插话:"小子,你可知慧空为何让你来找我?"
程石头摇头。
"因为我是白无涯的师妹,也是..."无心师太摘下僧帽,露出光头上一道狰狞剑痕,"当年灭门之战的幸存者。"
她从佛龛后取出一幅画像,画中三人:年轻的无心师太、白无涯,以及一个俊朗僧人。
"这是..."
"你师父慧空年轻时。"无心师太语出惊人,"他本名白云飞,是白无涯的亲弟弟,芷晴的师叔。"
程石头如遭雷击。难怪慧空对《如来藏经》如此了解,难怪他隐居少林守护如来藏剑!
"现在魔教已知你身份,"无心师太严肃道,"他们定会全力追杀。你必须尽快参透经书全本,赶在他们之前找到藏剑秘境。"
白芷晴补充:"秘境入口就在峨眉后山的'剑冢',每逢甲子年中秋月圆时开启。"
程石头计算日期,惊觉距离下次开启只剩七日!
当夜,他在无心庵禅院中彻夜练剑。完整版《如来藏经》运转下,如来藏剑竟发出清越龙吟,剑身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细小文字——正是秘境地图与开启方法!
"原来如此..."程石头恍然大悟,"剑即是经,经即是剑!"
七日后,中秋月圆之夜。程石头独自来到后山剑冢。这是一处天然石洞,洞壁插满古剑,正中是个圆形祭坛。
他刚踏入剑冢,背后传来鼓掌声:"程少侠果然守时。"
月无瑕率领数十名阴月教众从阴影中走出。更令人心惊的是,柳随风被铁链锁住,由两名教徒押解。
"柳大哥?!"
柳随风苦笑:"抱歉,我本是铜钱会派来接近你的卧底...没想到自己也成了棋子。"
月无瑕娇笑:"现在交出经书和剑,我饶他不死。"
程石头沉声道:"你先放人。"
"好啊。"月无瑕突然拔剑刺入柳随风腹部,"这就是放人!"
柳随风闷哼倒地,鲜血汩汩流出。程石头目眦欲裂,如来藏剑怒斩而出。这一剑含怒而发,却暗合"慈悲即杀"的佛门真意。
月无瑕举剑相迎,双剑交击的刹那,她惊觉自己内力如泥牛入海,竟被对方剑势尽数吸纳。程石头剑锋一转,月无瑕右臂齐肩而断!
"啊!"她惨叫着后退,"布阵!快布阵!"
阴月教众正要结阵,洞外突然射来无数铜钱,每枚都精准命中教徒手腕。柳随风挣扎着抬头:"铜钱会...援兵..."
混乱中,程石头扶起柳随风:"坚持住!"
柳随风惨笑:"我欠你一条命...秘境入口在祭坛下...需要..."话未说完便昏死过去。
此时圆月当空,一道月光透过洞顶石缝,正好照在祭坛中央。程石头福至心灵,将如来藏剑插入祭坛凹槽,同时运转《如来藏经》全本心法。
"我即一切,一切即我..."
剑身大放光明,祭坛缓缓下沉,露出条幽深隧道。程石头抱起柳随风,纵身跃入。月无瑕见状,强忍剧痛也要跟上,却被突然出现的慧空大师拦住。
"孽障,休想!"
隧道中,程石头不断下坠。怀中柳随风气息越来越弱,他心急如焚。忽然,四周景象骤变,他发现自己站在一片虚无空间中,面前悬浮着柄光芒万丈的巨剑。
"如来藏剑的剑魂..."一个苍老声音响起,"三十年了,终于有人带着完整经书到来。"
虚空中浮现出白无涯的虚影:"后来者,若你能通过考验,便可获得'破碎虚空'之力。但切记,此力非为私欲,乃为苍生。"
程石头放下柳随风,恭敬行礼:"晚辈只求救人。"
"善。"白无涯虚影一指,两道光芒分别没入程石头与柳随风额头,"你心怀慈悲,当得传承。他心有正气,可续性命。"
程石头只觉无数武学奥秘涌入脑海,对《如来藏经》的理解达到全新境界。睁开眼时,已回到剑冢洞中。柳随风伤口愈合,正惊讶地看着自己双手。
慧空大师与无心师太、白芷晴站在一旁,面带微笑。月无瑕与教众则不知所踪。
"师父?这是..."
慧空含笑:"秘境已关,魔教阴谋粉碎。你如今已得如来藏剑真传,今后有何打算?"
程石头望向东方渐白的天空:"江湖路远,众生皆苦。弟子愿以此剑,护佑苍生。"
从此,江湖上多了位手持铁剑的游侠。他貌不惊人,剑法却通神。有人说他是佛门弟子,有人说他是道门传人,更多人称他为——"如来剑客"。
而关于《如来藏经》与如来藏剑的传说,仍在武林中代代流传...
[全文完]
————
后记:剑心即佛心
《如来藏剑》的最后一个句点落下时,窗外的银杏叶正泛着金黄的微光。这部融合佛理与武侠的故事,从最初一个农家少年的懵懂启程,到最终"我即一切,一切即我"的彻悟,恰如一片茶叶在沸水中舒展的过程,将沉淀多年的思考渐渐释放。
武侠小说作为中国特有的叙事传统,自唐宋传奇发轫,至金庸古龙而大成。但近年来,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在飞天遁地、奇招迭出的武打场面之外,武侠的精神内核是否还能与当代人的心灵困境产生共鸣?《如来藏剑》的创作,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程石头这个角色,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每个人的镜像。他的"愚钝",恰是现代社会稀缺的"专注";他的"单纯",正是功利时代遗失的"本心"。在创作过程中,我刻意淡化了对武功招式的繁琐描写,转而尝试用佛家的"明心见性"来诠释武学至高境界——当程石头领悟到"敌人不再是对立面,而是感知的一部分"时,那已不是武学的突破,而是心性的解脱。
故事中《如来藏经》的设定,灵感来源于佛教"如来藏"思想。佛经云:"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与武侠世界中"人人皆可成侠"的理念不谋而合。程石头从记不住招式的傻小子到一代宗师的蜕变,本质上是一场"识自本心,见自本性"的修行。他手中的铁剑,最终不过是照见心性的明镜。
特别要说明的是,故事中少林、峨眉等门派与真实宗教场所无关,所有武功心法均为艺术虚构。真正的佛学智慧,远比小说描绘的更为深邃广博。如有对佛法感兴趣的读者,还望以正统经典为师。
在结构上,本书尝试突破传统武侠的线性叙事。如第六章程石头与月无瑕的"八荒锁魂阵"对决,表面是武斗,实则是"妄念"与"正念"的交锋;最终章的"藏剑秘境",看似寻宝奇遇,实为"明心见性"的隐喻。这种"武戏文唱"的写法,得益于前辈大师们的启迪。
感谢每一位陪伴程石头走过这段旅程的读者。当你为他的奇遇惊叹时,或许也能在某个月夜,感受到自己心中那柄未曾出鞘的"如来藏剑"——它不在江湖,而在你每一次面对诱惑时的坚守,每一次遭遇不公时的勇气,每一次见人危难时的援手。
剑客的最高境界,不是无敌于天下,而是以剑为笔,在红尘中书写慈悲。这或许就是"如来藏剑"想传达的最终奥义:
万法归一,归的是本心;
一切即我,即的是众生。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在纷扰世界中,依然守护着内心光明的现代侠客。
【成智谨识】
甲辰年深秋于金陵听剑轩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