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在菜园里寻找父亲的足迹
文/李燕玲
父亲走后四个月了,菜园里的母亲的形影相随,孤独无奈,也许每天步履蹒跚,去看看黄瓜豆角辣椒的长势,是安抚她寂寞心灵的唯一。远远地我望着母亲的身影,她长长的叹气声似乎要揉碎我的心,我拿着父亲用过菜篮子,借着摘菜的理由去接母亲回家。好强了一辈子的母亲,根本就做不了这些活了,随着时令,她敏锐的思维提醒我们去播种,拔草,施肥,浇水。我们姐弟四个人都不在母亲身边,我每月必须从省城兰州回到临洮陪她一俩周,轮流照顾陪伴她老人家,谁赶上啥活就去做,八十多岁的母亲很细微的关心着半亩田园和她的孩子们。我们顺着她的心意,不放弃半亩土地,让她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让她觉得我们的生活还很需要她。正值春播的时节,我的父亲一边扔下农具,一边就匆匆地安排他的后事,刚刚半个月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母亲怕我们无法接受噩耗,鼓励我们要想开些,不要太伤心,而她老人家就在父亲棺木抬出家门口的时候,就昏厥过去了!
父亲属马,大母亲整整俩岁,那个年代村里的读书人很少,人的一生忠孝不能双全,爷爷奶奶养育了五个孩子,四个姑妈就父亲一个男丁,父亲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后,安排到甘肃文县工作,后来又调到酒泉市,时在一九六一年父亲毅然决然放弃了做地质勘探员的工作,放弃去新疆当兵的机会,一心想着缺衣少食的一大家人,就回到了老家。父亲大多数的精力,投入到村里发展之路上了,会计,保管员都是他的活。母亲是众多舅舅姨妈里孝女,她无微不至照顾陪伴着姥姥安然离世,十九岁就嫁给了我的父亲,她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父亲仁德宽厚,母亲敏锐干练。在一个非常好的家风家训中,送走了我的爷爷奶奶。如今我们姐弟四人都已年过半百,秉承着他们的思想,也学会了低头做人。
父亲走过了八十五个春秋,晚年的他,在村庄九天圣母的膝下勤学苦修,从玄学中顺应天意,救苦得乐,每日都为众生诵经祈福,从未间断。他常常教导我们爱国重教,深得民心的一位谦谦君子。而我的母亲性情刚烈,却在四位老人面前敬孝施爱,也是贤惠典范!接过他们留有余温的农具和书籍。我思绪万千,深情款款我放不下父爱,万种柔情难报母亲的疼爱!
路,在我脚下,不得不效仿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