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军旗高高飘扬
.一写在八一建军节
文/赵国栋
自从南昌起义第一声枪响
中国人民拿起了枪杆
有了自己的军队
从此
八一军旗
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
从小米加步枪
到坦克飞机大炮
从工农武装
到海陆空百万大军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弱到强
有了原子弹氢弹
人造卫星航空母舰
人造飞船载人航天
空中实验站
……
如今的中国
令西方列强心寒胆颤
但是
和平是我们的宗旨
友好是我们的信仰
从不惹事
从不怕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东亚病夫的称号
永远盯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
我以一个退伍老兵的身份
和所有退伍及现役的战友们
同庆同贺
同祝同愿
庆祝八一建军节
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
祝亿万人民幸福安康
让我们的八一军旗
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
永远永远
高高飘扬!
(写于2025年7月30日)
一面旗帜的史诗与担当——评赵国栋《八一军旗高高飘扬》
赵国栋的《八一军旗高高飘扬》以直白炽热的笔触,铺展了人民军队从诞生到强盛的壮阔历程,字里行间涌动着老兵对军旗的赤诚与对祖国的深情,是一首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豪情的建军节颂歌。
全诗以“南昌起义第一声枪响”为起点,如历史长卷缓缓展开。“从小米加步枪到坦克飞机大炮”“从工农武装到海陆空百万大军”,简练的排比句勾勒出军队建设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既有对艰苦创业的回望,也有对国防力量飞跃的自豪。而“原子弹氢弹、人造卫星、航空母舰、载人航天”等具象化的科技成果,更是将军队发展与国家崛起紧密相连,让“军旗飘扬”有了坚实的国力支撑,读来令人振奋。
诗人并未止步于历史叙事,更以“和平是我们的宗旨,友好是我们的信仰”点明军队的价值内核,又以“从不惹事,从不怕事”“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展现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这种刚柔并济的表达,打破了对“强军”的片面认知——强大的军队既是和平的守护者,也是尊严的捍卫者,正如“东亚病夫的称号永远盯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昭示的,军队的强大始终与民族的尊严同频共振。
作为退伍老兵的抒情,诗歌的情感尤为真挚。“我以一个退伍老兵的身份”的直白告白,将个人记忆融入时代洪流;“同庆同贺,同祝同愿”的朴素祝福,连接起所有军人与民众的共同心声。结尾“让我们的八一军旗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永远永远高高飘扬”的反复咏叹,既是对军旗的礼赞,更是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让整首诗在激昂的旋律中落下帷幕,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