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颂张思德(孤雁出群格)
文/张殿臣
赤诚淬火志如磐,嚼草扶危岁月艰。
雪岭裁云缝战袄,炭窑吐焰暖霜关。
突闻崩壁身成盾,永驻青春血化山。
领袖毫端星斗转,光辉长照禹碑间。
和殿臣兄《颂张思德》/沈妙忠
仪陇丰碑立石磐,碑文书尽岁时艰。
忍寒卧雪寻常事,嚼草充饥生死关。
炭窖无情摧玉柱,伟人有意拟高山。
为民服务成金律,永续丹忱天地间。
和殿臣兄《颂张思德》/李云祥
忠肝赤胆向鸿磐,万里征程历险艰。
敢效神农尝药草,更随劲旅过雄关。
救人舍己高桥洞,陷阵冲锋梦笔山。
领袖嘉篇歌世范,情留华夏地天间。
2、颂董存瑞/张殿臣
霹雳轰开混沌天,手擎旭日破重玄。
骨熔钢柱凝新础,血溅虹芒著伟篇。
敢掷死生争寸土,终销烽火变祥烟。
未瞑犹望山河处,化作长庚辉大千。
和殿臣兄《颂董存瑞》/沈妙忠
欲破昏阴启丽天,偏逢迷雾隐机玄。
岂容暗垒喷邪火,独有忠魂铸壮篇。
手托桥基撑日月,血融春壤靖烽烟。
英名不朽昭河岳,化作红霞万万千。
和殿臣兄《颂董存瑞》/李云祥
一声爆响足惊天,不死精神动九玄。
隆化桥头清要隘,怀来战士著鸿篇。
川原村野升晨日,朔漠旌旒起夕烟。
国富军强狮正醒,英雄事迹忆千千。
3、颂黄继光(孤雁入群格)/张殿臣
铁壁森然锁战门,枪林沸处绽梅痕。
躯填烽燧擎天柱,血沃高甘射日魂。
胸堵火喉吞弹雨,臂张鹏翼断凶援。
至今鸭绿寒星映,长照英雄肝胆殷。
注:高甘:朝鲜古地图《混一疆理图》597.9高地别称“高甘岭”。
和殿臣兄颂黄继光/沈妙忠
浩气盈怀出国门,名熔河岳史留痕。
上甘岭里列天阵,五圣山前慑敌魂。
枪弹纵摧先烈赴,身躯自化后军援。
春来遍野花如火,怎及英雄鲜血殷。
和殿臣兄《颂黄继光》/李云祥
中江士子出柴门,报国从容志有痕。
脚踏硝烟惊敌胆,胸迎火舌著英魂。
旗催战阵伤前队,弹困雕墙引后援。
五圣山头三尺土,至今犹自血殷殷。
4、 颂邱少云/张殿臣
怒涛焰海卷炎狂,岿骨铮然绽昊芒。
十指镌岩凝战史,单衣熔火铸勋章。
烟吞烈魄旗愈艳,血淬焦疆土亦芳。
劲节无言碑石立,金苔永篆九霄罡。
和殿臣兄《颂邱少云》/沈妙忠
潜身蒿草夜风狂,天外飞来火焰芒。
心仰苍岩凝铁骨,名垂赤帜淬金章。
烈炎缠体眉犹定,严阵建功魂自芳。
翠竹青松伴碑石,千秋不朽立高罡。
和殿臣兄《颂邱少云》/李云祥
巴渝少壮不昌狂,更向沙场试剑芒。
坚守饬令赢制胜,奉持阵伍著勋章。
弥烟战地英魂烈,浴火神躯血色芳。
一卧千钧堪炼石,军人浩气耀高罡。
5、颂雷锋(双雁格)/张殿臣
茧花泥印缀征衫,愿化甘泉溉九寰。
陌路扶危仁作缆,险途扛鼎义为船。
螺钉虽小枢千轴,炭火犹温递万关。
领袖题词三月暖,春风岁岁绿人间。
和殿臣兄《颂雷锋》/沈妙忠
看似寻常军绿衫,襟藏心火暖尘寰。
篇篇日记铭良迹,件件行踪驶德船。
钉小可撑千仞厦,灯微能照万重关。
平凡铸就山河骨,精魄永留人世间。
和殿臣兄《颂雷锋》/李云祥
保家卫国着征衫,奉献无私暖九寰。
舍己为公灯下线,帮贫济困水中船。
忠诚日记心存善,紧固螺钉车过关。
集聚平凡成大爱,长留清气满人间。
【李永清评析】
这组《挂像英模颂-唱和篇》以五位革命英模为讴歌对象,三位军旅诗人以"剑胆琴心"的创作姿态,用古典诗词的黄金格律熔铸现代英模的精神品质。张思德的“炭窑暖关”与“领袖嘉言”相照,凸显平凡中的伟大;董存瑞“手擎旭日”、黄继光“胸堵火喉”,直书革命英雄主义的硬核力量;邱少云“烈炎缠体眉犹定”、雷锋“螺钉虽小枢千轴”,则诠释纪律与奉献的精神内核。
三位诗人的军旅底色为诗作注入了独特质感,从“雪岭裁云缝战袄”的战地细节,到“隆化桥头清要隘”的战术场景,再到“坚守饬令赢制胜”的纪律意识,字里行间浸透对军营生活的深刻体认。唱和中,“敢掷死生争寸土”与“手托桥基撑日月”的呼应,“躯填烽燧”与“胸迎火舌”的互文,不仅是诗句的唱答,更是军旅同袍对“使命、担当、牺牲”的共同注解。这种“当过兵的人懂兵”的共情,让英模形象跳出符号化叙事,多了份“战友式”的真切与厚重。
全诗严守格律,唱和间既保持主题统一,又各展风格:张殿臣原作气势雄浑,善用“混沌天”“九玄”等阔大意象;沈妙忠和诗细腻深沉,以“碑文书尽”“灯微能照”见微知著;李云祥和诗质朴刚健,“中江士子”“巴渝少壮”等地域标识更添亲切感,总体实现了政治性、思想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在唱和呼应中构建起对英模精神的立体礼赞,让“英雄精神永不朽”的主题在平仄韵律中生生不息。
【作者简介】张殿臣,儒林文院诗词主创人,大连广播电视台老友之声频道特约嘉宾,大连“黄埔”诗社特约顾问,北方诗社顾问兼研学部诗词领学人,网名紫气东来,军队退休干部。自娱格言:“诗、词可以愉悦生活,是生活中的精灵”。业余爱好品读《论语》《道德经》。

作者简介:沈妙忠,1952年出生,浙江省杭州市人。一直从事新闻媒体工作,文学写作主要有散文和格律诗词,作品发表于《解放军文艺》、《人民海军》报和省市报刊。
作者简介:李云祥,网名梦回湘水,吉林人,五零后,诗词爱好者。
李永清,网名清川澹澹,男,1963年生,安徽桐城人,退休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桐城龙眠诗词》主编,众创清韵诗社点评嘉宾,甘肃省陇南市传统文化促进会【陇之南·西和诗词】顾问。
朗读者简介:
禾子:资深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导演、主持人、评委。中国合唱协会理事;吉林省朗诵艺术学会理事;吉林省曲艺家协会理事;松原市音乐舞蹈家协会艺术顾问;松原市朗诵协会副会长、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
酷爱朗诵艺术,曾经在第四届“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吉林省赛区总决赛中获成人组二等奖;吉林省第二届诗文朗诵大赛和“金葵花杯”朗诵比赛中获一等奖;中国朗诵联盟首届“颂读”大赛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