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刚开始写感悟的时候,每天写那一两百字的文章都得花二三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写完成。再到后来,一天能写几百字,用一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再到现在,一个小时就能写一两千字,甚至最近经常能一天写三到四篇,每篇都几千字的文章。我看到自己的成长,看到自己的突破。我之所以能写这么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坚持过程,经历了大量的挫折和磨难才有的这些感悟。正如苏洵所说:“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因此,人生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才能从量变达到质变。
在写作的过程中,我始终带着目的去写,是以终为始,站在未来的角度来写当下的感悟。同时,我也在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并刻意进行练习。另外,我希望我的文字能够启发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甚至能传承给后人。随着写作的深入,我又生发了一个新的目标:有一天,我能够将这些文章整理归纳,最终出书。
这个目标其实曾被他人问及,过去我并不敢对别人说自己何时能够出书。但最近,我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在四十到四十五岁之间,我一定要出属于自己的书。我将把自己人生所有的经历、感悟、以及从中生发出的智慧传递出来。我想将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勇敢向前的精神分享出来,把我所领悟的规律(道)和对人心人性的真谛揭示给读者。
此外,我还希望把对事物本质的思考重要性传达给读者,将如何利用逻辑推理去分辨是非善恶的思维方式总结出来,把人生创业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写出来。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考虑到我的教育背景——过去我只有小学毕业,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然而,我对自己充满信心,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我之所以有信心,是因为我不断让自己成长和变化。我始终坚持言行一致,并为此付出行动。我还有七到十三年的时间来沉淀和积累,这将是又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我也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低估了坚持和时间的力量。我们常常希望能一夜之间看到成果,却忽视了那些日复一日的小努力,才是真正决定我们能走多远的关键。写作,和生活中的其他目标一样,需要长期的投入和不懈的坚持。
想象一下,面对一个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开始时可能会感到手足无措,感到每一步都异常艰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持续的努力,这个过程会变得越来越自然,最终甚至变得轻松愉快。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逐渐积累起了知识和经验,逐渐建立起了自信。
在我写作的初期,常常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或表达方式而感到困惑和沮丧,但我没有因此而放弃。相反,我选择了坚持,选择了每天都写一点,哪怕只是几个字,哪怕花费几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更流畅地组织语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更多的内容。
这段经历告诉我,无论我们起点如何,只要我们有决心,有耐心,愿意付出时间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而这种进步并不仅仅体现在我们所完成的任务上,更体现在我们内心的成长和成熟上。正如我在写作过程中所体验到的那样,当我们经历了足够的积累和沉淀后,就会迎来质变的时刻。
未来的目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每一份努力和坚持。每一天的进步,哪怕微不足道,都是我们走向成功的重要一步。相信自己,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最终,时间会证明一切,努力不会被辜负。
我知道,实现目标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途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正是在这些挑战中,我们才真正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不要畏惧那些看似无法克服的困难,因为正是这些困难,塑造了我们坚韧的品格,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努力,不断积累和沉淀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我相信,当四十到四十五岁这个目标到来时,我不仅能够实现出书的梦想,还能通过我的文字,将这些年积累的感悟和智慧传递给更多的人。我相信,那些曾经质疑或不理解我的人,最终会看到我坚持和努力的结果。
无论前方的路有多长、多难,我都会一直走下去,因为我知道,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无数个坚持不懈的日子汇聚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