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记》
文/王博(西安)
蝉鸣漫过麦梢的六月,关中平原便成了金色的海洋。那时候,我最爱跟着母亲去拾麦穗,总觉得那田地间藏着数不尽的宝贝。
天光微亮时,母亲总会往我怀里塞个竹编小篮,篮底垫着她亲手缝的老粗布。我赤着脚蹦蹦跳跳跟在母亲身后,田埂上的露水沾湿脚趾,凉丝丝的带着青草香。当第一缕阳光爬上村口的皂角树,漫山遍野的麦穗都镀上了金边,沉甸甸地弯着腰,风一吹便沙沙作响,像是在朝我们招手。
母亲弯着腰在麦地里仔细搜寻,银白的发丝在晨光里一闪一闪。我学着母亲的模样,蹲在麦地边,把散落的麦穗拢在掌心。那些麦穗还裹着青涩的麦壳,掐开一颗,乳白的浆液便沾满指尖,带着股淡淡的甜香。有时遇见颗粒饱满的麦穗,我会偷偷藏在衣兜里,想着带回去和小伙伴们炫耀。
日头渐高时,汗水顺着额头往下淌,在后背洇出一片深色。地里的槐树下,总会放着村里人送的搪瓷缸子,淡茶水泛着热气,就着母亲摊的饼,咬一口满嘴留香。远处的收割机"突突"作响,扬起阵阵麦尘,我们躲在树荫底下,看着金黄的麦浪一层层翻滚,总觉得那下面藏着无数颗金豆子。
暮色四合时,我的小篮子总算装得鼓鼓囊囊。母亲接过篮子时,粗糙的手掌轻轻摩挲着麦穗,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笑意。归途中,晚风送来阵阵炊烟,谁家的灶台飘出蒸馒头的甜香?不知谁家的孩子举着麦秆当长矛,嘻嘻哈哈的追逐声混着蛙鸣,回荡在弥漫着麦香的乡间小路上。
如今老家的麦地早已变了模样,可那些拾麦穗的日子,却像一颗颗饱满的麦粒,永远沉甸甸地藏在记忆深处。
编辑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