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679》「飘舞的剑」(8406辑)

晨间寄语
一个看似轻松愉快的话题,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担忧。几位老同志议论,小区里不少人家的门上都贴有“光荣之家”的牌子。意思是,当过兵的人不少。由此展开,“光荣之家”已是显山露水,比比皆是了。
由于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军人,始终保持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勇战斗精神,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任何时候,担负着保家卫国、抢险救灾、维护和平、克敌制胜的光荣使命。所以现代社会的中国传统,一直保持着“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敬畏思想。而慢慢地,你当过兵、我也当过,已是见怪不怪。出租车上,司机挑个话头,我们两位乘客同时答话,因为话题与军人有关。这种现象给我的感觉,对所有退役军人一个无形的提示,老兵已是一种社会群体,普通一员。要保持荣耀,就要保证起码的素质和觉悟,退伍不褪色。
查了一下,截至2025年7月,我国退役军人总数约为5730万至5757万,并以每年几十万的速度递增。这个数据,比一个中等省分的人口还要多。共产党的政策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在如此庞大的数字面前,是国家成立军人事务部门的前提条件,而军人“优待”,应该是一种补充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占比还要增加,其优待的期望值只能朝着荣誉方向发展。而从军人本色和觉悟上讲,太过依赖经济或实物上的补贴,恐怕不太现实。因为,国家太大,人口太多啦!不是吗?
文中浅意,八一节来了,作为老兵的一员,体谅国家的难处,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为新的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稳定社会、繁荣经济、国泰民安,有积极的姿态和贡献力量精神,是为军人本色,对吧,还好吗[OK][抱拳]!
新的一天,早安!
2025.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