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城子•咏笔
河北邯郸:刘智慧
任凭挥洒字生风,意无穷,味香浓。翰墨人生,描尽百花红。造笔蒙恬留美誉,情未老,志初衷。
龙飞起舞势如虹,绘丹枫,画青松。岁月留痕,千古乐无穷。毫下生辉诗韵在,心高远,路匆匆。
这首《江城子·咏笔》以笔为脉,意韵饱满。
总编罗拙点评:
上阕尽显笔之灵:挥笔生风,意趣无穷,能绘尽百花绚烂,映现翰墨人生的丰饶;又溯笔之源,借蒙恬造笔的典故,赋予其“情未老、志初衷”的精神底色。
下阕续展笔之势:笔走龙蛇如长虹,可绘丹枫青松,尽显刚健气象;又言笔之远:能留岁月痕迹,传千古之乐,更暗合书写者“心高远、路匆匆”的求索与步履。
全词笔与人、情相融,既写透笔的形与用,又藏尽文化意义与精神境界,虚实相济,余韵悠长。
江城子•咏墨
河北邯郸:刘智慧
诗词书画墨飘香,历年长,研沧桑。素纸轻描,山水换新装。韦诞创新成一绝,人称颂,好儿郎。
清风明月泼宣章,写春光,赋秋霜。千载翰池,谁在绘寒凉。刑氏得松方有墨,人赞美。永留芳。
注:①.“韦诞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制墨工匠,他制作的墨质量上乘。
②.刑氏:传说刑夷在溪边洗手时,见水中飘来一块松炭,随手捡起,手被染黑,于是得到启发,创造了墨。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江城子·咏墨》以墨为魂,串起技艺传承与文化意涵,凝练而醇厚。
上阕写墨之韵与承:墨香漫溢诗书画,在岁月里研磨着沧桑;素纸轻描,便让山水换了新颜,显其造境之能。韦诞制墨成一绝,既见工艺精进,“人称颂”更藏对匠心的敬意,让墨有了温度。
下阕展墨之境与源:以清风明月入墨,可写春光、赋秋霜,尽揽时序之美;“千载翰池绘寒凉”又深一层,墨亦能承载幽微情愫。再溯刑氏得松制墨的传说,溯源其源,“永留芳”既赞墨的永恒,更颂创造者的智慧与传承。
全词让墨从器物升华为文化符号,虚实之间,尽是墨里藏着的千年故事。

江城子•咏纸
河北邯郸:刘智慧
横空出世有长方,墨痕香,意徜徉。往事流年,骚客赋文章。左伯聪明终造纸,书万卷,史千行。
丹枫白露画呈祥,草秋霜,柳初黄。岁月留痕,千古是沧桑。欲用薛涛笺彩色,诗意醉,断人肠。
注:①.左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造纸能手。他所造的纸精美优良,在当时颇负盛名。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词言辞优美,用词凝练而精准。
上阕写纸之特质与功用:“横空出世”点出其诞生的突破性,“长方”状其形,“墨痕香”显其用,“意徜徉”传其韵。“往事流年,骚客赋文章”直揭其承载文化的本质。左伯造纸的典故,既标举技艺精进,更以“书万卷,史千行”精准定位其载录文明的核心价值,让器物有了历史纵深感。
下阕展纸之境与情蕴:“丹枫白露”“草秋霜”“柳初黄”,绘尽纸上可定格的时序之美;“岁月留痕,千古是沧桑”,拓开其承载深沉历史感的维度。薛涛笺的“彩色”意象,注入诗意与柔情,“诗意醉,断人肠”则将纸的功能升华为情感载体,让器物兼具了抒情性。
全词由形及用,由史及情,层层递进,既写透纸的物质属性,更掘出其作为文明与情感载体的深层价值,精准而饱满。

江城子•咏砚
河北邯郸:刘智慧
一方端砚墨花鲜。石材坚,自天然。细腻无瑕,温润似清泉。只伴文人言壮志,龙凤舞,画山川。
书房摆放意犹怜。叩心弦,笔如椽。梦里春秋,今夕是何年。半世情缘终不断,时吟唱,赋诗篇。
总编罗拙点评:
这首《江城子·咏砚》以端砚为核心,由物及情,凝练精准。
上阕绘其形神:“墨花鲜”显砚台储墨生韵之态;“石材坚,自天然”“细腻无瑕,温润似清泉”,极简笔触勾出端砚质地坚硬、肌理细腻、触感温润的特质,喻体切合物性。“伴文人言壮志,龙凤舞,画山川”,直揭其与文人共生,承载情志、见证创作的人文价值。
下阕掘其情韵:“意犹怜”“叩心弦”写人对砚的珍视与情感联结;“笔如椽”暗合其为创作根基的作用。“梦里春秋,今夕是何年”拓开岁月纵深,“半世情缘”则将砚升华为相伴知己,见证不渝情怀。
全词由形及神,由用至情,物与情交融,精准刻透端砚的物质特性与精神内涵。
作者简介:
刘智慧 ,笔名:智慧 河北邯郸人 ,喜欢用童心感悟美好的生活、用慧心捕捉动人的瞬间;把情感变成灵动的文字,让诗词与灵魂升华起舞!让生命美丽绽放!本人是名篇•金榜头条总理事。是名篇•当代新诗苑特聘副总编和特约诗人。是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有数篇作品荣获特等奖和一 二 三等奖,并在报刊上铅印。作品散落于公众号、头条、美篇及各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