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 花开满山
岩山村的清晨被一阵急促的鞭炮声惊醒。祁明从床上弹起来,拉开窗帘,看见村民们聚集在村委会门前,有人敲锣打鼓,孩子们欢笑着追逐打闹。
他匆忙套上衣服跑出去,迎面撞上满脸喜色的刘婶。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抓起来了!都抓起来了!"刘婶激动地挥舞着胳膊,"王立冬、刘建军,还有那个张老板,全被纪委带走了!县里刚来的通知!"
祁明愣在原地,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时,程晓阳骑着摩托车呼啸而来,一个急刹停在祁明面前,右臂的绷带已经拆掉,留下一道狰狞的疤痕。
"看到了吗?"程晓阳跳下车,眼睛亮得惊人,"林峰刚给我电话,刘建军昨晚试图潜逃,在高速路口被拦截!"
"那录音..."
"铁证!"程晓阳压低声音,"刘建军亲口承认收受王立冬贿赂,还指示他打压岩山村。纪委已经查封了相关账户,涉案金额上千万!"
祁明突然觉得双腿发软,扶着墙才没跪下去。这一年的委屈、愤怒和不甘,在这一刻全部化为了释然。
老马挤过人群,手里拿着一份红头文件:"祁书记,县里新通知!恢复你的职务,还拨了五十万专项资金,用于重建药材基地!"
村民们欢呼起来。祁明接过文件,手微微发抖。这是新任县委书记的批示——充分肯定岩山村产业扶贫模式,要求全县学习推广。
"还有呢,"老马继续说,"新任扶贫办主任下周要来调研,说是你熟人?"
祁明和程晓阳对视一眼,同时想到了林峰。
接下来的日子,岩山村像一列突然加满油的火车,轰隆隆地向前冲。县里的专项资金到位后,合作社不仅恢复了药材种植,还新建了一个简易加工厂,对药材进行初步加工,提高附加值。
加工厂落成那天,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选举,全票推选程晓阳当厂长。
"我?"程晓阳站在台上,难得地手足无措,"我没经验啊..."
"你懂技术,又敢闯敢干!"李四高声喊道,"我们信你!"
祁明在台下微笑点头。这一年,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倔强的年轻人如何从愤世嫉俗变得有担当,从孤军奋战到学会团结群众。
程晓阳最终接下了这个担子。当晚,他拉着祁明在加工厂里转了一圈又一圈,讨论着设备采购、技术培训和销售渠道,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闪闪发亮。
"对了,"程晓阳突然想起什么,"小芳要回来了。"
"好事啊。"祁明笑道,"她在省城还好吗?"
"好得很。"程晓阳眼中闪过一丝骄傲,"那丫头在餐馆学会了记账,回来正好帮合作社管财务。"
夏去秋来,岩山村迎来了真正的丰收。加工厂生产的第一批中药材饮片通过质检,卖出了好价钱。分红那天,村委会像过年一样热闹,老人们数着多年未见的大额钞票,手都在发抖。
春节前夕,祁明接到调令——升任县扶贫办主任。离开岩山村那天,村民们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是程晓阳骑着摩托把他送到县城。
"别搞得像生离死别。"程晓阳捶了下祁明的肩膀,"反正你管全县扶贫,岩山村还是归你罩着。"
祁明笑了:"那是当然。对了,这个给你。"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省农业大学的进修通知书。
"我跟学校说好了,合作社骨干可以免试参加短期培训。"祁明解释道,"三个月,学现代农业管理和电商营销。"
程晓阳接过信封,喉结动了动,却没说话。
"怎么?不敢去?"祁明故意激他。
"放屁!"程晓阳把信封小心收好,"我是想...谢谢。"
这两个字从他嘴里说出来,格外珍贵。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两年后的春天,祁明以县扶贫办主任的身份,陪同省领导参观岩山村脱贫成果展。村口的水泥路两旁种满了药用花卉,曾经的破旧房屋变成了整齐的农家小院,村委会也扩建成了二层小楼。
"祁主任!"已经成为村主任的程晓阳大步走来,一身笔挺的西装让祁明差点没认出来。
两人握手时,祁明感觉到对方手掌上的老茧依然坚硬,但谈吐举止已经多了几分沉稳和自信。省领导在程晓阳带领下参观新建的药材深加工厂和电商中心,对岩山村的蜕变赞不绝口。
"我们村现在有126人返乡创业。"程晓阳如数家珍,"去年人均收入突破两万元,是脱贫标准的三倍多。合作社还带动周边五个村一起发展,形成了中药材产业带。"
参观结束后,祁明和程晓阳来到后山的药材种植基地。站在高处俯瞰,连片的药田像一块巨大的调色板——黄色的柴胡花、紫色的黄芩花、白色的桔梗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吗?"祁明突然问,"你帮我从泥坑里拖车。"
程晓阳笑了:"那时候我觉得你是个绣花枕头,干不了几天就得跑。"
"我也觉得你是个刺头,迟早给我惹大麻烦。"
两人相视一笑。远处,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放学回家的孩子们笑声清脆。山脚下那栋曾经"十女共夫"的大院,如今已经改造成了合作社的仓库。
"说真的,"程晓阳望着远处的村庄,"我从没想过岩山村能变成这样。"
"我也没想过自己会在基层待这么久。"祁明轻声说,"更没想到会交到你这样的朋友。"
程晓阳沉默了一会儿:"我爹要是能看到..."
"他看得到。"祁明拍拍他的肩,"你现在做的,正是他希望看到的。"
夕阳西下,两个男人的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开满鲜花的山坡上。他们的故事,就像这漫山遍野的药材花,经历过风雨的洗礼,终将结出累累硕果。
而在更远的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像他们这样的同行者,在这片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书写新的传奇。
[全文完]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