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真正的艺术创新从不在安全区发生,而是在争议的锋刃上起舞——在当代中国艺术界,萧宽是一个难以被简单定义的存在——他执笔如剑,落墨成诗,捏土化魂,策划生风。这位自号“草籽”的艺术家,以诗为骨、以墨为血、以泥为肉,在七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中构建了一座跨越书画、雕塑、诗歌、策划的多元宇宙。当人们惊叹于他“百变鬼才”的创造力时,更应发现那贯穿始终的精神脉络:在传统与现代的裂缝处播种,于东方哲思与西方技法的碰撞中生根,最终长成一棵独属自己的艺术之树。



百变鬼才萧宽艺术的多元宇宙与精神原乡
文/肖二喜
在当代中国艺术界,萧宽是一个难以被简单定义的存在——他执笔如剑,落墨成诗,捏土化魂,策划生风。这位自号“草籽”的艺术家,以诗为骨、以墨为血、以泥为肉,在七十余载的艺术生涯中构建了一座跨越书画、雕塑、诗歌、策划的多元宇宙。当人们惊叹于他“百变鬼才”的创造力时,更应发现那贯穿始终的精神脉络:在传统与现代的裂缝处播种,于东方哲思与西方技法的碰撞中生根,最终长成一棵独属自己的艺术之树。
一、破界者:多元艺术宇宙的构建者
1. 从草原速写到都市雕塑的生命轨迹:萧宽的艺术启蒙始于1968年内蒙草原的知青岁月。在科尔沁草原上,19岁的他利用劳动间隙的15分钟进行速写,夜晚则为农牧民画像。这种“与大地共呼吸”的创作方式,奠定了他艺术中质朴而蓬勃的生命底色。1974年,萧宽的套色木刻《红色宣传员》入选全国美展,24岁的他首次叩响艺术圣殿之门。而真正展现其破界能量的,是千禧年后矗立于北京天桥的市井人物铜雕群——《从头开始》的剃头匠、《乐在其中》的棋叟、《笑口常开》的卖艺人。这些雕塑将民俗记忆铸成永恒,让市井烟火升华为城市图腾,实现了他“从草原到都市、从平面到立体的时空跨越”。


2. “书画同源”的当代解构者:在书法领域,萧宽创造了辨识度极高的“萧体”——其字如“飞天的仙女下凡”,似“腾云驾雾的孙大圣”,又若“站如松,坐如钟”的武林侠客。这种风格源于他“从未大量临帖”的反叛:抛弃机械摹古,以道家“师法自然”为圭臬,让每一笔都成为心灵震颤的直接投射。观其挥毫,“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线条在“北风入关力透纸背”与“鸾飘凤泊”间自由切换,形成近乎癫狂的生命律动。这种“解构传统又重构传统的勇气”,使他的书法成为“民族的指纹”,在当代书坛刻下独特印记。
二、哲思者:道法自然的艺术禅修
1. 黑白之道中的宇宙观:对萧宽而言,书法是“铺开纸即展示命运,挥起笔为涂鸦肝胆”的修行。他的水墨世界充满道家智慧:浓淡相宜的墨色如同阴阳交汇,粗细交织的线条暗合五行生克。代表作《海纳百川》以奔腾笔势诠释“上善若水”,《母爱如佛》用圆融结构传递慈悲之境。正如评论家所言,其作品“像在读一幅幅变化了的太极图,笔酣墨饱、知白守黑”,在“虚实相生中构筑东方美学的玄妙之境”。

2. 草籽哲学的现世修行:“草籽”是萧宽的精神图腾——诗集《草籽》的出版,不仅是对知青岁月的追忆,更是其艺术观的宣言:“微小而不卑微,平凡却蕴含无限生机”。他将此哲学延伸至生活:15分钟完成的羊肉汤鸡蛋面,3分钟设计的“百象艺术”LOGO,无不体现“大道至简”的生存智慧。而“远离医药,没有三高”的体魄,恰是“身心合一”理念的最佳注脚。这种将艺术、生活、养生熔铸一体的生命状态,成就了独一无二的“萧宽范式”。
三、拓荒者:非圈养艺术的精神坐标
1. 体制外的野生力量:在朱诗向提出的“艺术忠诚度”坐标系中,萧宽是典型的“非圈养艺术家”。他拒绝被任何流派或机构驯化:当多数书家困守“二王”窠臼时,他独创“萧体”;当雕塑界追逐抽象潮流时,他扎根民俗创作天桥群雕。这种独立性源于父亲赠言“一勤天下无难事”的信念支撑——从天津“三不管”贫民区的野菜少年到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他始终以“雄鹰翱翔蓝天”的姿态突破阶层与地域的桎梏。
2. 艺术社会化的先锋实验:萧宽的拓荒性更体现在艺术社会化实践中:
教育拓维:在哈里哈乡小学带领儿童宣读《诚信宣言》,让艺术成为德育载体;
文化赋能:策划“3.16国际诚信节”,将道德建设植入公共艺术;
城市塑造:设计靖边“世界雕塑园”,用艺术激活地域文化基因。
这些实践超越了传统艺术家“书斋创作”的局限,使艺术成为“缝合社会肌理的金线”。
四、争议与启示:解构“鬼才”神话的再思考
萧宽的艺术并非没有争议。其“不临帖”的书法路径被指缺乏传统根基;10分钟成画的创作方式遭疑过度追求效率;甚至“百变”特质也被批评为风格游移。但恰是这些争议,映照出当代艺术的核心命题:
传统继承的边界:当机械临摹成为枷锁,“师心不师迹”是否更具创造性价值?
艺术纯粹性的悖论:介入社会的艺术是否必然丧失自律性?
萧宽用实践给出答案:在吉林大学为《解放军进行曲》词作者公木塑像,将主旋律题材转化为感人肺腑的具象诗篇;《老子道德经漫画》以金箔版作为国礼发行,让古老哲学获得现代表达。这些作品证明:“真正的艺术创新从不在安全区发生,而是在争议的锋刃上起舞”。


结语:永恒草籽的时空寓言
从科尔沁草原的速写本到天桥的青铜群雕,从《草籽》的诗行到《萧氏书法字典》的宏愿,萧宽的艺术人生如同一颗被飓风卷起的草籽,在时代的裂缝中落地生根。他的价值不仅在于“百变鬼才”的形式创新,更在于以艺术为舟楫,将“道家哲思、民间记忆、当代精神”熔铸成跨越维度的文明方舟。
草籽宣言
💐萧宽
一、
草籽在野草的怀里断奶,
又被秋风的巴掌打落,
从此成了流浪汉,
不知在何处落脚谋生。
二、
沦落天涯相思绿。
三、
把命运交给风,
却不为飞黄腾达,
愿在跌撞的生涯中,
扑到春姑娘怀抱。
四、
摔在悬崖峭壁上,
摔不碎绿的热望,
此处不绿他乡绿,
还有来年春风。
五、
被遗弃了,
从不沮丧!
只要不拒绝——
岩缝中一撮泥土,
——便扎下生活的根,
只要还有——
一块卧牛之地,
——便织出春的一角。
六、
严冬剿不尽绿色,
因为绿——
是草籽生命凝炼的诗,
——刻在春的心上。
七、
被白毛风——
——旋转到九重云霄,
又摔进了——
——万丈深渊峡谷
……
八、
那就摔下去,
摔下去,
摔下去吧,
摔出一片绿!
……
1980国庆节创作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