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律*春书凝意 (押入声寘韵)
文/袁名中(隆回)
临春柳绵,沾露桃醉。
纤草衣新,观花缠事。
鲜林画图;累日诗志。
趣产乘灵,知书凝意。
春温众貌隆
文/袁名中(隆回)
有约春温滋柳翠,多拈玉露润桃红。
树枝含绿园墙外,苞叶破青坪院中。
山影水间生画韵;日光林下触诗风。
谷兰赠美乡村色,溪竹描图众貌隆。
(仄起押一东)
六律 春意赐美
文/袁名中(隆回)
春花日照存意;碧水银光景赐。
耳畔蜂鸣住幽,檐边燕说居利。
门前老树颜新,岭上妖桃色至。
细雨润芽达神,柔风梳柳飘醉。
水调歌头(词林正韵.毛滂体)
勤善道路宽
文/袁名中(隆回)
学问必下力,技艺自才强。
毕生迷醉,童年追梦苦勤当。
若有奋图成器,且用美贤绘画。练就志成光。
佳愿怡情系,雨顺吉调祥。
笔耕耘,智进取,气文芳。
存忧历事,常把岁月织诗章。
秋雾染黄金稻,晨露凝清玉滴,喜获硕丰粮。
困囿经途扩,世道则宽张。
苦诗书海获欢收
文/袁名中(隆回)
俗尘虏待苦时羞,常道辱人艰美求。
惟有文诗熏我醉,频传捷报慰身优。
千寻岁月勤书海,百战风云奋志秋。
佳景怡然心喜意,彩虹洒豁尽欢收。
(平起首押十一尤)
爱情相敬辅顺支
文/袁名中(隆回)
落笔描书情与诗,铺笺倾诉念相知。
人间朋友常交义,世上夫妻总爱滋。
依恋敬崇欣赏顺,往来尊德喜心随。
水清镜映收星月,山秀风光纳福支。
(仄起首押四支)
爱情缘
文/袁名中(隆回)
满怀相念找根由,一脸欢颜寻爱留。
四面清风言语暖,三江碧秀月圆周。
水缠山绕我追行,携手佳人到白头。
便引诗情君伴舞,才观画意恋哥优。
(平起首押十一尤)
行香子.读书中榜志高扬(词林正韵苏轼体①)
文/袁名中(隆回)
童幼书郎,从小持刚。勤翻卷,累积才强。
磨研墨力,炼究言良。笔试毫功,文诗现,语题当。
抬头欣望,沉思欢悦。榜名留,去苦存香。
往忧成昔,今喜佳章。美名驰外,心陶醉,志高扬。
研究诗书事业美
文/袁名中(隆回)
砺志磨研千卷墨,持诗炼究万层情。
习容智慧前程耀,常积聪灵福路明。
出色总归文采换,含芳应属锦书赢。
建功气象皆佳境,创业江山尽美成。
(仄起押八庚)
心贤成诗赢
文/袁名中(隆回)
事无亏欠梦中明,心置盈余足迹清。
浩荡人生甜有爱,温柔世界苦功成。
经途常话怀深意,遇境随诗寄久情。
慢品时间烟火色,且尝善道紫光赢。
(平起首押八庚)
书志追梦赢
文/袁名中(隆回)
脱凡皆是有书精,超俗满心存志生。
院内芝兰香内序,房间笔墨气间清。
地灵追梦怀聪慧,人杰随途悟智明。
世路登高成美景,乾坤步远就佳赢。
(平起首押八庚)
🌹🌹作家简介🌹🌹
袁名中,1966年生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高坪镇大桥乡茶山村。其作品曾在多家诗苑及文学出版社发表,包括《诗家风采》《枫叶原创精品文学》《中国长江文学社》《诗书文化社》《一枝红莲文学社》《世界作家澜韵府》《乳燕文学天地》《世界汉学作家社》《中国桂林漓江诗书画社》《新华文学社》《齐鲁新文社》《相如文学》《新绪文学》《中国桂林都市文学社》等,并在这些平台推出个人专辑专刊。2023年,其作品被《荣耀中国》制作成邮票珍藏版。
🌹Author's Profile🌹🌹
Yuan Mingzhong was born in 1966 in Chashan Village, Daqiao Township, Gaoping Town, Longhui County, Shao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His work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many poetry journals and literary publishing houses, including Poet's Elegance, Maple Leaf Original Boutique Literature, China Yangtze River Literature Society, Poetry and Calligraphy Culture Society, A Branch of Red Lotus Literature Society, World Writers' Lanyun Mansion, Young Swallow Literature World, World Sinology Writers' Society, China Guilin Lijiang Poetry,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Society, Xinhua Literature Society, Qilu New Literature Society, Xiangru Literature, Xinxu Literature, China Guilin Urban Literature Society and so on, with personal special issues launched on these platforms.
In 2023, his works were made into a collector's edition of stamps by Glorious China.
点评词之一
袁名中诗词赋评:天地为笺,心性作笔的生命长歌
点评词作者/柴永红
一、格律经纬中的精神图谱
通览袁名中先生的诗词赋作,犹如展开一幅以格律为经纬、心性为笔墨的立体画卷。从四律到水调歌头,从行香子到七言律诗,诸体兼备间可见创作者对古典诗词形制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其作品严守声韵规范,《苦诗书海获欢收》押十一尤韵,《爱情相敬辅顺支》循四支韵,《水调歌头》恪守毛滂体词谱,于法度中见匠心,在规矩里显真情,形成"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奇观。
这种对格律的坚守绝非刻板的形式主义,而是将生命体验注入平仄声韵的创造性实践。《四律·春书凝意》以"临春柳绵,沾露桃醉"起笔,八字勾勒出春雨初霁的鲜活画面,"纤草衣新"的拟人化表达与"观花缠事"的抒情介入,使五言句式爆发出七言的叙事张力。"趣产乘灵,知书凝意"的收束,更将春日闲情提升至精神修行的高度,完成了从物境到心境的审美跃迁。
二、自然意象的哲学解码
袁诗中的自然意象绝非简单的景物堆砌,而是承载着深刻的生命哲学。"柳翠""桃红"在《春温众貌隆》中是"玉露滋润"的生机符号,在《六律·春意赐美》中转化为"柔风梳柳飘醉"的情感载体,同一意象在不同诗作中呈现出多义性特征。这种意象的弹性处理,使其自然描写既保持了传统比兴的含蓄之美,又具备了现代诗歌的象征功能。
"水"与"山"的意象系统尤其值得玩味。《爱情缘》中"水缠山绕我追行"以地理形态喻指爱情轨迹,《爱情相敬辅顺支》中"水清镜映收星月"将水体转化为精神映照的介质,《心贤成诗赢》中"浩荡人生甜有爱"则将水流的延展性赋予生命体验。山则从《春温众貌隆》的"山影水间生画韵"的审美对象,发展为《书志追梦赢》中"乾坤步远就佳赢"的宇宙象征,形成"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仍是山"的认知升华。
植物意象构成另一重象征体系。"芝兰"在《书志追梦赢》中是"院内芝兰香内序"的君子符号,"谷兰"在《春温众貌隆》中成为"赠美乡村色"的自然使者,"桃"则从"沾露桃醉"的娇羞到"岭上妖桃色至"的热烈,完成了情感强度的递进。这些意象共同构建起一个"天人合一"的诗意空间,使自然万物成为人类情感的外化形式。
三、生命主题的多维展开
(一)治学修身的精神自传
袁名中先生将治学经历转化为诗性叙事,形成独特的精神自传。《水调歌头·勤善道路宽》开篇"学问必下力,技艺自才强"直指成才之道,"毕生迷醉,童年追梦苦勤当"以时间维度展开奋斗历程,"练就志成光"的铿锵之语,将个人成长升华为"勤能补拙"的普世真理。《行香子》中"童幼书郎,从小持刚"的自我画像,与"榜名留,去苦存香"的成功叙事,构成完整的成长闭环,其间"磨研墨力,炼究言良"的细节描写,使抽象的励志主题变得可触可感。
《苦诗书海获欢收》更将治学之苦与收获之乐对比书写:"千寻岁月勤书海,百战风云奋志秋"以空间的"千寻"与时间的"百战"形成张力,"彩虹洒豁尽欢收"的收束则以视觉意象完成从艰辛到喜悦的情感转换。这种将求学经历诗化的书写,使个人史具备了群体记忆的特质,引发读者的集体共鸣。
(二)爱情婚姻的伦理书写
爱情主题的表达上,袁诗突破了传统闺怨诗的局限,构建起平等互敬的现代婚恋观。《爱情相敬辅顺支》中"依恋敬崇欣赏顺,往来尊德喜心随"的表述,将爱情置于伦理框架中审视,"相敬如宾"的传统理念与"欣赏顺随"的现代情感需求融为一体。《爱情缘》则以"水缠山绕我追行,携手佳人到白头"的意象,将爱情的持久性与自然的永恒性相勾连,"便引诗情君伴舞,才观画意恋哥优"的互动描写,打破了传统爱情诗的单向抒情模式。
尤为可贵的是,诗人将爱情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关系中观照。"人间朋友常交义,世上夫妻总爱滋"(《爱情相敬辅顺支》)的对比,揭示出爱情与友情的共通性;"水清镜映收星月,山秀风光纳福支"的象征,则将婚恋幸福与天地祥和相联系,使私人情感获得了宇宙论的支撑。
(三)处世哲学的诗意表达
袁诗中的处世哲学呈现出鲜明的实践品格。《水调歌头》提出"困囿经途扩,世道则宽张"的人生智慧,将个人境遇与社会法则相联系;《心贤成诗赢》中"事无亏欠梦中明,心置盈余足迹清"的表述,则将道德自律转化为生命体验的一部分。这种处世观既继承了儒家"修身齐家"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社会的进取精神。
《研究诗书事业美》集中展现了其价值追求:"砺志磨研千卷墨,持诗炼究万层情"强调精神修养与情感锤炼的统一,"出色总归文采换,含芳应属锦书赢"则将文化创造视为人生价值的实现途径。这种将精神追求与现实成就相结合的价值观,使诗歌超越了空泛的玄谈,具备了切实的人生指导意义。
四、艺术技法的创新突破
(一)句式节奏的辩证处理
袁诗在句式运用上展现出对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四律《春书凝意》突破五言常规,以"纤草衣新,观花缠事"的短句形成急促节奏,与"鲜林画图;累日诗志"的从容句式形成对比,使诗歌节奏随情感起伏自然变化。《六律·春意赐美》中"细雨润芽达神,柔风梳柳飘醉"的长句,通过"润""梳"等动词的精准运用,在整齐的句式中制造出流动感,避免了六律常见的板滞之病。
七言律诗中,《书志追梦赢》"脱凡皆是有书精,超俗满心存志生"的对仗,既遵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声律规则,又通过"脱凡"与"超俗"的近义词复用,形成语义上的递进关系,使对偶句在形式对称中蕴含内容张力。这种句式处理方式,体现了诗人对"律"与"意"关系的深刻把握。
(二)意象组合的蒙太奇手法
意象处理上,袁诗常采用类似电影蒙太奇的组合方式。《春温众貌隆》中"有约春温滋柳翠,多拈玉露润桃红"的近景描写,与"山影水间生画韵;日光林下触诗风"的远景勾勒,形成镜头的推拉变化;"谷兰赠美乡村色,溪竹描图众貌隆"的全景镜头,则完成了画面的收束。这种意象组合方式,使诗歌画面具备了层次感和动态美。
《苦诗书海获欢收》中"千寻岁月勤书海,百战风云奋志秋"的时空交错,将时间的"千寻"与空间的"百战"并置,形成多维的意象空间;"佳景怡然心喜意,彩虹洒豁尽欢收"则以"彩虹"的视觉意象收束全诗,使抽象的情感获得具象化表达。这种意象组合既遵循"情景交融"的传统,又融入了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
(三)声韵运用的情感呼应
诗人对声韵的把握达到了"声情并茂"的境界。《爱情缘》押十一尤韵,选用"由""留""周""头""优"等悠长韵母,配合爱情主题的缠绵悱恻;《研究诗书事业美》押八庚韵,以"情""明""赢""成"等明亮韵母,呼应事业追求的昂扬向上。这种声韵与情感的自觉呼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行香子》中"童幼书郎,从小持刚"的短促节奏,与"勤翻卷,累积才强"的流畅韵律形成对比,模拟了求学过程中从青涩到成熟的变化;"美名驰外,心陶醉,志高扬"的韵脚变化,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这种声韵安排,使词的音乐性与情感表达形成有机统一。
五、文化意蕴的当代阐释
袁名中先生的诗词赋作,本质上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当代诠释。在《水调歌头》中,"笔耕耘,智进取,气文芳"的表述,将儒家"耕读传家"的传统转化为现代社会的文化进取精神;《书志追梦赢》中"地灵追梦怀聪慧,人杰随途悟智明"的句子,则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个人奋斗相结合,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
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诗书"意象,既是个人精神追求的象征,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惟有文诗熏我醉,频传捷报慰身优"(《苦诗书海获欢收》)的表述,将文化修养与人生成就相联系,体现了对"文以载道"传统的创造性发展。在价值多元的当代社会,这种对文化信仰的坚守,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爱情主题的书写则展现了传统伦理的现代转化。"依恋敬崇欣赏顺,往来尊德喜心随"(《爱情相敬辅顺支》)将传统的"夫妇有别"转化为现代的平等互敬,"水缠山绕我追行,携手佳人到白头"(《爱情缘》)则以自然意象象征爱情的恒久,使传统婚恋观获得了新的表达形式。
六、结语:作为生命实践的诗歌创作
袁名中先生的诗词赋作,超越了单纯的文学创作范畴,成为一种生命实践的方式。从"童年追梦苦勤当"到"往忧成昔,今喜佳章",从"千寻岁月勤书海"到"彩虹洒豁尽欢收",诗人将生命历程转化为诗歌文本,又以诗歌创作指引生命方向,形成"作诗—做人—作诗"的良性循环。
艺术形式上,他既坚守古典诗词的格律传统,又融入现代生活的情感体验,使传统形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思想内涵上,他将个人命运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私人情感获得了普遍意义。这种将"小我"与"大我"、传统与现代、形式与内容有机统一的创作实践,为当代旧体诗词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读袁名中先生的作品,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位诗人的文字艺术,更是一个生命在时代变迁中的坚守与奋进。正如他在《水调歌头》中所言:"困囿经途扩,世道则宽张",这种在困顿中求突破、在坚守中谋发展的精神,正是其诗歌最动人的力量所在。
点评词之二
袁名中诗词评:笔为犁耕心宇,诗为舟渡世河
点评词作者/冰荔枝
一、格律为骨:法度与性情间架起通途
中国古典诗词的格律,从来不是束缚思想的枷锁,而是让情感得以精准奔涌的河道。袁名中先生的诗词,恰是这种"戴着镣铐跳舞"的典范——他以平仄为阶,以韵脚为锚,严整的形制中,生命的波澜自然流淌。
(一)近体诗的格律坚守与灵动突破
七律《苦诗书海获欢收》押十一尤韵,从"俗尘虏待苦时羞"到"彩虹洒豁尽欢收",八句诗如八颗明珠,被韵脚的丝线贯穿,读来朗朗如鸣佩环。其中"千寻岁月勤书海,百战风云奋志秋"一联,"千寻"对"百战"见空间之阔与时间之深,"书海"对"志秋"融具象与抽象,既合"词性相对"之规,又藏"意脉相承"之妙。
《春温众貌隆》作为仄起式七律,首句"有约春温滋柳翠"以"仄仄平平平仄仄"起调,尾字"翠"为仄声,恰如乐曲的休止符,让"春温"的暖意有了顿挫的张力。而"山影水间生画韵;日光林下触诗风"的对仗,"山影"与"日光"、"水间"与"林下"形成光影相映的视觉交响,"画韵"与"诗风"则完成从视觉到精神的升华,格律的严谨与意境的拓展在此达成奇妙平衡。
四律《春书凝意》是少见的体裁创新,"临春柳绵,沾露桃醉"以四字短句勾勒春景,"绵""醉"押入声寘韵,短促有力如春雨叩窗。"趣产乘灵,知书凝意"收束全篇时,"灵""意"的韵脚让"书"与"意"的关联更显厚重,四字句的凝练与意涵的深邃形成反差,反而拓宽了诗的想象空间。
(二)词牌的形制遵循与情感适配
《水调歌头·勤善道路宽》依毛滂体填写,上下阕的字数、句式、韵位一丝不苟。上阕"学问必下力,技艺自才强"以散句起笔,如平地惊雷直点主旨;下阕"笔耕耘,智进取,气文芳"用三字短句排比,节奏急促如鼓点催征,与"勤善"的奋进主题严丝合缝。结句"困囿经途扩,世道则宽张"以五言收束,"扩""张"二字押阳韵,声调昂扬,仿佛可见人生之路在眼前延展。
《行香子·读书中榜志高扬》采用苏轼体,上阕"童幼书郎,从小持刚"以六字句写少年意气,"勤翻卷,累积才强"转三字句,如书页翻动之声;下阕"抬头欣望,沉思欢悦"承上启下,"榜名留,去苦存香"则将登榜的喜悦凝于短句,"香"字韵如余味回甘。全词句式长短交错,恰如读书路上的起伏,形制与内容浑然一体。
二、意象为魂:从自然万象到心灵图谱的映射
袁名中先生的诗词意象,是自然与心灵的对话场。他笔下的柳、桃、山、水,不仅是客观景物的再现,更是生命体验的外化,形成一套完整的"意象密码"。
(一)春之意象:生机与希望的多重变奏
"柳"在其诗中是流动的春天。《春书凝意》"临春柳绵"写柳丝轻扬如思绪;《六律·春意赐美》"柔风梳柳飘醉"则让柳成了春风的知音,"梳"字拟人化,仿佛可见风与柳的缠绵共舞。"桃"则是春的浓墨重彩:"沾露桃醉"(《春书凝意》)写桃花带露如微醺美人,"岭上妖桃色至"(《六律·春意赐美》)则以"妖"字写桃花盛放的热烈,一柔一烈,尽展春之多面。
《春温众貌隆》将春之意象铺展成画:"柳翠""桃红"是色彩,"树枝含绿""苞叶破青"是动态,"山影水间生画韵""日光林下触诗风"则将春景从视觉升华为精神体验。"谷兰赠美乡村色,溪竹描图众貌隆"更是以"兰""竹"的君子之姿,赋予春天道德的维度,让自然之春与人文之春交融。
(二)书之意象:奋斗与升华的精神图腾
"书"是贯穿其诗词的核心意象,如一条精神主线串联起人生轨迹。《行香子》"勤翻卷,累积才强"写读书的积累之功;《苦诗书海获欢收》"千寻岁月勤书海"以"书海"喻学问之深,"千寻"见其执着;《研究诗书事业美》"砺志磨研千卷墨"则将读书与"砺志"结合,赋予其奋斗的内涵。
更妙的是书与志的交织:"脱凡皆是有书精,超俗满心存志生"(《书志追梦赢》)直言书是脱俗的阶梯;"惟有文诗熏我醉,频传捷报慰身优"(《苦诗书海获欢收》)则写诗书带来的精神愉悦与现实回报。书在此不仅是知识载体,更是从"苦"到"欢"、从"俗"到"雅"的转化媒介。
(三)情之意象:爱情与伦理的诗意建构
爱情意象在其诗中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融合。《爱情缘》"水缠山绕我追行"以山水相依喻爱情的缠绵,"携手佳人到白头"则是直白的承诺,自然意象与人间情感相映成趣。《爱情相敬辅顺支》更将爱情置于伦理框架:"依恋敬崇欣赏顺,往来尊德喜心随","敬崇""尊德"等词赋予爱情以道德厚度,"水清镜映收星月"则以水之清澈喻爱情的纯粹,让私人情感获得了天地的见证。
三、主题为脉:人生境遇的诗意观照
袁名中先生的诗词,是一部用韵脚写就的人生哲学。从求学奋斗到爱情婚姻,从个人修为到世道感悟,他以诗为镜,照见生命的各个维度。
(一)奋斗主题:从"苦勤"到"欢收"的生命辩证法
奋斗是其诗词最鲜明的底色,且呈现出完整的逻辑链条。《水调歌头》"童年追梦苦勤当"点出奋斗的起点,"练就志成光"写过程的淬炼,"喜获硕丰粮"喻成果的甘甜。《苦诗书海获欢收》更以"苦""艰"与"欢""收"对比,"千寻岁月勤书海,百战风云奋志秋"用"千寻""百战"的夸张,写奋斗的艰辛,最终"彩虹洒豁尽欢收",让奋斗的价值在绚烂意象中彰显。
这种奋斗观并非功利主义,而是与精神追求紧密相连。"笔耕耘,智进取,气文芳"(《水调歌头》)将"耕耘"与"文芳"结合,"出色总归文采换,含芳应属锦书赢"(《研究诗书事业美》)则明确"文采""锦书"是成功的内核,可见其推崇的是"以文立身"的奋斗之道。
(二)爱情主题:从"相念"到"白头"的婚姻伦理
其爱情诗突破了单纯的儿女情长,更重"相敬如宾"的伦理美。《爱情相敬辅顺支》"人间朋友常交义,世上夫妻总爱滋"将夫妻之爱与朋友之义并提,强调情感的社会性;"依恋敬崇欣赏顺,往来尊德喜心随"则提出"敬崇""尊德"的相处之道,让爱情在道德滋养中生长。
《爱情缘》则更富浪漫色彩:"满怀相念找根由,一脸欢颜寻爱留"写初遇的心动,"四面清风言语暖,三江碧秀月圆周"以天地之美衬爱情之甜,最终"携手佳人到白头",完成从邂逅到相守的叙事。这种爱情观既有"月圆周"的浪漫期许,又有"到白头"的现实承诺,刚柔相济。
(三)处世主题:从"修身"到"世道"的价值延伸
其处世哲学核心是"勤善"二字。《水调歌头》"困囿经途扩,世道则宽张"道出"勤能破困"的真理;《心贤成诗赢》"事无亏欠梦中明,心置盈余足迹清"则强调"不亏欠"的道德自律,"慢品时间烟火色,且尝善道紫光赢"将"善道"与"紫光"相连,赋予道德实践以光明意象。
这种处世观最终指向"天人合一"的境界。"地灵追梦怀聪慧,人杰随途悟智明"(《书志追梦赢》)将个人奋斗与天地灵气结合,"水清镜映收星月,山秀风光纳福支"(《爱情相敬辅顺支》)则以山水纳福喻善行者得天地眷顾,让处世之道获得宇宙论的支撑。
四、艺法为翼:传统技法的创造性转化
袁名中先生的诗词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内容的厚重,更在于艺术技法的娴熟与创新,他将传统诗法与个人风格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标识。
(一)对仗:从"工对"到"意对"的灵活运用
其对仗既守规矩又不泥于形式。"秋雾染黄金稻,晨露凝清玉滴"(《水调歌头》)是工对,"秋雾"对"晨露"、"黄金稻"对"清玉滴",词性、结构严丝合缝,色彩上"黄金"与"清玉"相映成趣。"水缠山绕我追行,携手佳人到白头"(《爱情缘》)则是意对,"水缠山绕"与"携手佳人"虽词性不对,但"自然相依"与"人间相守"的意脉相通,反而更显灵动。
(二)炼字:动词的"画龙点睛"之效
诗人善用动词激活意象。"苞叶破青坪院中"(《春温众貌隆》)的"破"字,写嫩芽冲破苞叶的力量,如闻生命拔节之声;"柔风梳柳飘醉"(《六律·春意赐美》)的"梳"字,将风拟人化,仿佛可见春风如手梳理柳丝的温柔;"常把岁月织诗章"(《水调歌头》)的"织"字,将抽象的岁月化为可编织的丝线,让写诗成了编织生命的艺术。
(三)章法:从"起承转合"到"螺旋上升"的结构艺术
其七律多循"起承转合"之法,却能于常规中见新意。《苦诗书海获欢收》首联"俗尘虏待苦时羞,常道辱人艰美求"起笔写处境之苦;颔联"惟有文诗熏我醉,频传捷报慰身优"承以诗书之乐;颈联"千寻岁月勤书海,百战风云奋志秋"转写奋斗历程;尾联"佳景怡然心喜意,彩虹洒豁尽欢收"合以成功喜悦,结构完整如叙事诗。
词的章法则更显跌宕。《水调歌头》上阕写求学奋斗,下阕转写诗书创作与收获,最后以"困囿经途扩,世道则宽张"升华至人生哲理,如登山观景,一步一景,最终登顶见天地辽阔。
五、精神为核: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诗意重生
袁名中先生的诗词,是传统文化精神在当代的鲜活载体。他笔下的"勤""善""敬""学",皆是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诗化表达,却又融入现代生活的气息,让传统与现代产生共鸣。
"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基因,在其诗中转化为"笔耕耘,智进取,气文芳"(《水调歌头》)的现代追求,"童幼书郎,从小持刚"(《行香子》)的少年形象,与"榜名留,去苦存香"的成功叙事,构成了新时代"读书改变命运"的生动写照。
"中庸之道"化为其诗中的平衡之美:写奋斗不避"苦",却终归于"欢";写爱情既言"缠绵",亦重"敬崇";写自然既绘"柳翠桃红"的绚烂,也有"细雨润芽"的含蓄。这种"执两用中"的智慧,让其诗词避免了极端的情感宣泄,呈现出温润平和的气象。
"天人合一"的理念则贯穿始终,自然景物不仅是背景,更是精神的对应物:山象征坚守,水代表柔情,春寓意希望,书则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山影水间生画韵;日光林下触诗风"(《春温众貌隆》)中,自然与人文已难分彼此,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六、结语:诗如人生,人生如诗
读袁名中先生的诗词,如同走进一条贯通古今的河流——岸上是"柳翠桃红"的古典风景,水中是"勤善宽张"的现代身影。他以格律为舟,以意象为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划出了属于自己的航道。
这些诗词里,有"千寻岁月勤书海"的执着,有"携手佳人到白头"的温情,有"困囿经途扩"的坚韧,更有"世道则宽张"的豁达。它们不是象牙塔里的文字游戏,而是从生活土壤中生长出的精神之花,带着泥土的芬芳,也闪着理想的光芒。
正如诗人所言:"常把岁月织诗章"。他将生命的每一段经历、每一次感悟,都编织进诗行,最终织就了一幅属于自己的人生长卷。这幅长卷里,有奋斗的汗水,有爱情的甜蜜,有读书的喜悦,更有对生活始终如一的热爱——而这,正是其诗词最动人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