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破土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烟雾缭绕。程浩把《土地回收申请书》推到村主任面前,手心里全是汗。
"年轻人,别冲动。"村主任弹了弹烟灰,"金穗公司是县里重点引进的企业,合同白纸黑字签了二十年。"
林小雨"啪"地打开文件夹:"《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五十六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他们用基本农田建大棚,已经违法!"
门外传来引擎声。一辆黑色路虎停在院外,下来个夹着皮包的中年男人。"刘总!"村主任立刻站起身,"正好,这两位想收回土地..."
刘总扫了眼申请书,笑了:"大学生回乡创业?好事啊!"他从皮包里拿出两份文件,"不过我们公司已经拿到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资质,县里刚批的200万补贴。"
程浩盯着文件上的红章,耳边嗡嗡作响。回村的路上,林小雨突然说:"我爸认识刘总。"
"什么?"
"三年前,我爸是副乡长。"林小雨踢着石子,"就是他批准的土地流转...后来被查出受贿,判了五年。"
---
第十二章:第一滴雨
程浩把网贷的三万块取出来时,手抖得差点输错密码。林小雨卖掉了笔记本电脑和单反,凑了两万八。
"先租五亩,种柴胡。"她在田埂上插着小旗,"我学长说,一亩能赚八千。"
翻地那天,父亲拖着病腰来帮忙。锄头砸在板结的土壤上,震得虎口发麻。程浩这才知道,被塑料布闷了三年的土地,需要多少力气才能唤醒。
第一场春雨来临时,嫩绿的柴胡苗破土而出。程浩跪在田里,雨水顺着脖子流进衣领。林小雨大笑着在泥泞中奔跑,马尾辫甩出水珠。
"你看!"她指着手机,"众筹到四万六了!够付你爸第一期手术费!"
晚上,程浩在朋友圈发了张幼苗照片。十分钟后,大学室友王志明打来电话:"兄弟,我在投行做农业板块,你这项目有兴趣融资吗?"
程浩望着窗外的雨帘,第一次觉得,那些被雨水浸润的泥土里,或许真的埋着希望。
---
第十三章:枯萎
柴胡苗是在第七天开始发黄的。
程浩蹲在田边,捏着蔫巴的叶片。林小雨疯狂翻着农科院的资料:"不可能啊,明明按技术手册..."
农业局的专家来得很快。"土壤酸化。"他挖了一锹土,"大棚种草莓时过度使用硫磺粉,PH值太低。"看了眼萎靡的幼苗,"这批救不活了。"
五万投资,二十天心血,在烈日下一点点枯萎。林小雨坐在田埂上哭得发抖,防晒霜混着泪水在脸上冲出两道白痕。
"怪我,应该先做土壤检测..."她哽咽着说。
程浩想起网贷的还款提醒,父亲止疼药的费用,母亲偷偷当掉的银镯子。他摸出口袋里最后一支烟,发现已经被汗水浸软。
远处传来摩托声。刘总的小舅子带着几个人来拍照:"听说大学生创业失败了?我们公司可以原价收购土地经营权..."
林小雨突然抓起泥块砸过去:"滚!"
---
第十四章:星火
农业局的检测报告成了转机。"虽然不适合柴胡,但适合种植蓝莓和黑枸杞。"老专家推着眼镜,"经济价值更高,不过前期投入大。"
那天晚上,程浩和林小雨在村委会门口堵住了下乡调研的副县长。
"特色农业正是县里扶持的方向。"副县长翻看他们的计划书,"如果你们能联合五户以上,可以申请青年创业无息贷款。"
回程的拖拉机上,林小雨兴奋地规划着:"先做短视频账号,直播种植过程...等等!"她突然抓住程浩的手,"你室友不是搞投资的吗?问问他有没有销路!"
程浩看着两人交握的手,掌心沾满泥土和茧子。月光下,林小雨的眼睛亮得惊人,像他们小时候在山上见过的萤火虫。
"小雨,你为什么要回来?"他突然问。
林小雨沉默了一会儿:"我爸入狱那天,说他对不起这片土地。"她的指尖轻轻划过田埂,"我想替他赎罪。"
---
第十五章:根系
第一批蓝莓苗运来的那天,村里来了不少人围观。
"这玩意儿能活?""听说果子卖八十块一斤!"议论声中,程浩看见父亲佝偻着腰在帮忙卸车,母亲给工人们端来自酿的米酒。
林小雨开通了短视频账号,第一条视频是程浩笨拙地讲解种植技术。评论区有人问:"大学生种地,书白读了?"
晚上,程浩辗转难眠。他轻手轻脚来到田边,却发现林小雨也在。月光下,她正把脸埋在新栽的蓝莓苗旁,像是在聆听土地的声音。
"我小时候,"程浩蹲到她身边,"我爸说庄稼人要有三颗心:耐心、狠心、良心。"
林小雨笑了:"现在还得加一颗——互联网思维。"
远处传来摩托声。刘总的小舅子又来了,这次带着酒气:"听说你们拿到贷款了?小心点,这地方...啊!"
林小雨突然打开手机闪光灯,直播镜头对准他:"家人们看,这就是骚扰创业者的黑恶势力!"
那人骂骂咧咧地走了。程浩望着林小雨坚毅的侧脸,突然明白:这片土地需要的不是赎罪,而是像他们这样,扎下根系的年轻人。
手机震动,王志明发来消息:"北京有机超市渠道谈妥了,先签200斤预售合同!"
夜风拂过幼苗,程浩仿佛听见细弱的根系正在黑暗的土壤中伸展。明天还要去办家庭农场营业执照,还要修整灌溉系统,还要面对无数未知的困难。但此刻,他只想好好睡一觉。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