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病树逢春
县生态农业交流会的收获远超周雨晴预期。她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各种新思路——社区支持农业、果树认养计划、农产品深加工...回村的路上,她兴奋地与许明远讨论着如何将这些应用到自家果园。
"别急,一步步来。"许明远笑着转动方向盘,三轮车拐上去周家的土路,"先把基础管理做好,再考虑扩展。"
周雨晴点点头,但心里已经迫不及待想尝试了。当天晚上,她熬夜做了一份详细的果园改造计划,包括分区管理、品种更新和线上营销策略。
第二天一早,她就开始了"改革"。首先遭殃的是果园西南角的老苹果树区——按照她在交流会上学到的"高密度种植"理论,这些老树间距太大,"浪费土地资源"。
"你在干什么?"许明远中午来找她时,看到的是周雨晴正指挥两名临时工挖掉三棵老苹果树。
"腾出空间种新品种啊!"周雨晴抹了把额头的汗水,指着旁边一捆新买的矮化苹果树苗,"专家说这种密植栽培能提高三倍产量呢!"
许明远蹲下身检查那些被挖出的老树根,眉头越皱越紧:"这些树至少还有十年盛果期,为什么要挖掉?"
"太占地方了嘛。"周雨晴没注意到他的表情变化,"而且老品种卖不上价。"
许明远站起身,声音罕见地严肃:"你问过周叔的意见吗?"
"我爸在休息,这点小事..."周雨晴话说到一半,突然发现许明远的脸色不对,"怎么了?有问题吗?"
许明远深吸一口气:"首先,这些老树是周叔的心血;其次,你买的所谓新品种未必适应本地气候;最重要的是..."他指着刚挖的树坑,"你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周雨晴不解。
"看这里。"许明远蹲回树坑旁,指着土壤,"这些蚯蚓、菌丝,还有微小的节肢动物,它们和苹果树形成了共生关系。你突然改变,新树种下去很可能会生病。"
周雨晴心里一沉,但嘴上还是不服:"书上说..."
"农业不是书本知识,雨晴。"许明远的声音柔和下来,"它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前人经验。"
两人正争论着,王秀芝匆匆跑来:"雨晴!你爸找你呢,好像很着急!"
周雨晴赶紧跑回家,只见父亲周建国坐在床边,左手颤抖地指着窗外果园方向,嘴里发出含糊不清但焦急的声音。
"爸,怎么了?"周雨晴握住父亲的手。
周建国费力地拿过纸笔,歪歪扭扭地写下:"苹果树...不能挖..."
原来父亲从窗口看到了她在果园的"改革"。周雨晴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冒失,羞愧地低下头:"对不起,爸,我以为..."
周建国又写下:"老树...是你爷爷种的..."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在周雨晴头上。她突然明白为什么许明远反应那么强烈——她差点挖掉了家族的记忆。
"我马上让他们停手。"周雨晴跑回果园,却发现许明远已经让工人停止了挖掘,正在小心地将挖出的老树重新栽回去。
"我..."周雨晴站在他身后,不知说什么好。
许明远头也不回:"帮忙扶一下树干。"
两人沉默地合作,将三棵老苹果树重新栽好。许明远熟练地修剪受损的根系,涂抹生根粉,又用木棍固定树干。周雨晴按照他的指示提水、培土,内心充满愧疚。
"谢谢。"完工后,周雨晴小声说。
许明远终于看向她,眼神已经恢复了平日的温和:"我们都有犯错的时候。重要的是及时改正。"
当晚,周雨晴在父亲床前认真道歉,并承诺以后任何重大改动都会先征求他的意见。周建国用左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眼中满是宽慰。
然而,三天后的清晨,周雨晴在果园巡查时发现那几棵重新栽种的老苹果树出现了异常——叶子发黄、卷曲,有些甚至开始脱落。她慌忙查看其他区域,又发现十几棵桃树也出现了类似症状,叶片背面还有奇怪的斑点。
"怎么会这样..."周雨晴的手指颤抖着拨通许明远的电话。
许明远很快赶到,仔细检查后脸色变得凝重:"是根腐病和叶斑病,可能是移栽造成的伤口感染,加上最近湿度大..."
"能治好吗?"周雨晴急得快哭出来。
"我试试。"许明远卷起袖子,"需要专门的药剂,我农场有一些,但不够。我得去县里买。"
"我跟你一起去!"
"不,你留在这里。"许明远已经走向他的三轮车,"先给病树做标记,把严重感染的枝叶剪掉,注意工具消毒。我尽快回来。"
整个上午,周雨晴都在果园里忙碌,按照许明远教的方法处理病树。每剪下一根病枝,她的心就揪一下——这些可都是父亲和爷爷的心血啊!
午后,天空突然阴云密布。周雨晴抬头看了看天色,决定继续工作。她刚剪到第五棵树,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转眼间变成倾盆大雨。
"糟了!"周雨晴想起晾晒在院子里的草药,那是母亲准备给父亲煎药用的。她丢下修枝剪就往家跑。
刚冲出果园,她就撞上了一个坚实的胸膛。
"小心!"许明远的声音在头顶响起。他浑身湿透,怀里抱着几个药瓶,肩上还扛着一大袋东西。
"你回来了!"周雨晴不知为何鼻子一酸。
"先找个地方避雨。"许明远环顾四周,指向果园边缘的工具棚,"那里!"
两人冲进低矮的工具棚,空间狭小得只够转身。许明远小心翼翼地把药品放在干燥处,脱下滴水的夹克拧干。
"我跑了三家农资店才凑齐这些。"他喘着气说,"还顺道请教了县里的植保专家。"
周雨晴看着他湿漉漉的头发和沾满泥水的裤腿,突然有种想拥抱他的冲动。但她只是轻声说了句:"谢谢。"
雨越下越大,敲打着铁皮屋顶,像无数小鼓点。许明远检查着药品说明,周雨晴则忧心忡忡地望着窗外的果园。
"别太担心。"许明远仿佛看穿她的心思,"发现得早,能控制住。"
"都怪我太冒失..."周雨晴低下头。
"不全是你的错。"许明远递给她一条干净的手帕——奇怪的是他自己浑身湿透,手帕却是干的,"今年气候异常,很多果园都出现了类似问题。"
周雨晴接过手帕,突然注意到许明远右手腕上一道长长的疤痕,以前被手表遮住,现在清晰可见。
"这是..."她下意识指向那道疤。
许明远迅速拉下袖子:"小时候调皮,爬树摔的。"他转移话题,"雨小点了,我们抓紧时间处理病树吧?"
虽然雨势稍减,但仍在持续。两人冒雨在果园里忙碌,许明远配药,周雨晴喷洒;许明远诊断,周雨晴标记。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今天先到这里。"许明远看了看表,"明天继续。这种病需要连续处理几次才能根治。"
"你饿了吧?"周雨晴突然意识到他们连午饭都没吃,"我妈应该留了晚饭..."
"不用了,我回去随便吃点就行。"许明远婉拒,"你也累了一天,早点休息。"
周雨晴坚持要给他带些吃的,最后许明远妥协了,答应带走几个馒头和一罐咸菜。
送走许明远,周雨晴疲惫地回到屋里。母亲已经伺候父亲睡下,桌上留着饭菜。她刚坐下吃饭,手机响了——是前同事张薇发来的邮件。
"亲爱的雨晴,听说你辞职回老家了?真可惜错过这次晋升机会!我和团队刚拿下了XX集团的大单,奖金丰厚...附上我们庆功宴的照片,大家都说想念你的创意呢!"
邮件附带的照片上,张薇和同事们衣着光鲜,举杯欢笑,背景是城市璀璨的夜景。周雨晴盯着照片,突然感到一阵恍惚——那曾经是她的生活,现在却如此遥远。
她机械地咀嚼着饭菜,却尝不出味道。手机屏幕上的光鲜亮丽与眼前简陋的农家厨房形成鲜明对比,一丝自我怀疑悄然滋生——我的选择真的正确吗?
第二天清晨,周雨晴被敲门声惊醒。打开门,只见许明远站在晨光中,手里拎着个竹篮。
"早。"他微笑着举起篮子,"我做了些野菜包子,想着你可能没时间做早饭。"
周雨晴怔住了。这一刻,昨晚那些自我怀疑突然变得可笑——城市的高楼大厦里,哪会有人专程送来亲手做的早餐?
接下来的三天,许明远每天都来帮忙处理病树。在他的指导下,周雨晴学会了识别早期病症、合理配药和精准喷洒。两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常常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需要什么工具。
第四天早晨,周雨晴巡查果园时欣喜地发现,病树的叶子停止了脱落,新芽也开始萌发。她迫不及待地跑去告诉许明远这个好消息。
许明远正在他的草莓大棚里忙碌,见到周雨晴来了,摘下一颗鲜红的草莓递给她:"尝尝,第一茬成熟了。"
草莓入口,甜中带酸,汁水充沛,是超市里买不到的味道。周雨晴突然有了个主意:"明远,你说我们能不能用这些草莓做果酱?我爸有祖传配方..."
"当然可以!"许明远眼睛一亮,"高品质的手工果酱在城里很受欢迎,利润比鲜果高多了。"
当天下午,周雨晴就向父亲提出了这个想法。令她惊讶的是,周建国不仅支持,还坚持要亲自指导制作过程。
于是,周家厨房变成了临时作坊。周建国坐在轮椅上,用尚能活动的左手比划着指挥,王秀芝准备器具,周雨晴则负责实际操作。
"爸说草莓要去蒂,但不能用水洗,用湿布擦就行。"周雨晴向许明远转述,"糖要分三次加,每次间隔半小时..."
许明远认真地记着笔记,不时提问。看着父亲眼中重新燃起的光彩,周雨晴心里暖暖的——自从生病后,父亲很少这么有精神头了。
熬制过程中,周雨晴大胆提出了改良建议:"我在想,能不能加一点柠檬皮和迷迭香?我在交流会上尝过类似的风味组合,很受欢迎。"
周建国皱起眉头,摇摇手表示反对。
"爸,就试一小瓶好不好?"周雨晴撒娇道,"如果不好吃,我们就不做了。"
最终,周建国勉强同意了。他们做了两批果酱——一批是传统配方,一批是周雨晴的改良版。
果酱装瓶冷却后,四人进行了盲品测试。结果出乎意料——王秀芝喜欢传统版,周建国和许明远却偏爱改良版,认为风味更有层次。
"看吧,爸!"周雨晴得意地说,"我的创意还不错吧?"
周建国笑着摇摇头,在纸上写下:"青出于蓝。"
这句简单的评价让周雨晴眼眶发热。她偷偷看向许明远,发现他也正看着她,眼神中满是赞赏。
正当气氛温馨时,院门外传来一阵嘈杂声。村长赵德柱带着几个村民路过,看见周雨晴和许明远在一起,故意大声说:"现在的年轻人啊,整天腻在一起,也不怕人说闲话!"
周雨晴的脸刷地红了。许明远却坦然回应:"赵叔,我们在跟周叔学做果酱呢。您要尝尝吗?"
赵德柱讪讪地走了,但周雨晴知道,村里的闲言碎语不会就此停止。果然,接下来的几天,她明显感觉到村里一些大婶看她的眼神变了,交头接耳的频率也增加了。
"别理他们。"王秀芝出人意料地站在女儿这边,"你爸说了,咱们行得正坐得直,不怕人说。"
周雨晴惊讶于母亲的态度转变。更让她意外的是,母亲竟然开始询问她关于线上销售的事情,还主动提供了几个老客户的联系方式。
"这些人以前常来买咱家的果子,后来搬去城里了。"王秀芝翻出一个皱巴巴的通讯录,"你那个手机卖货的法子,他们可能会喜欢。"
周雨晴紧紧拥抱了母亲。她感觉到,不仅果园在焕发新生,这个家也在发生微妙而美好的变化。
---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