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大贼”智盗“满铁”
作者:梁文田
1937年的农历七月廿一、廿三日,日寇出动飞机二十架次,对王口狂轰滥炸。如火如荼的抗日战争拉开了序幕。
河北省文安县齐庄的张同勋在天津红桥区河北大街福全里开了个“同增客店”,王口自行车商队通过同增客店把大批药品及急需的军、民用物资,像蚂蚁般泰山,源源不断地运往冀中抗日根据地。
这天,魏汉文、孝忠智、马登林、李金发、刘世海、王朝本、王汉忠七个好友都上满了货,出了同增客店返回王口。
从北营门西马路西行,快到旱桥子时,忽然被几个大沿帽上镶“歪桃”帽徽的日本满铁兵拦住去路,不分青红皂白,强行带到了西站站楼的下层。
西站站楼的下层原来是个大仓库。白天不开灯,里面漆黑一片。七人被推进来后,好半天才恢复了视觉。他们发现在窗台边有两箱糕点,于是大家就围而食之,唯有魏汉文在一旁,肥胖的身子一起一伏地鼓鼓捣捣,不知瞎鼓捣啥,大伙只顾了吃,谁也没在意。
这时,一个日本翻译从门前路过。瞧里面恍惚有人,定睛细看,原来被关在里面的人正偷吃仓库里存放的糕点。直气得他火冒三丈,于是开了锁,进门呵斥道:
“呵!你们在娘娘宫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儿啊!知道那是谁的点心吗?我看你们是‘耗子舔猫鼻’——找死呀!”
这时魏汉文上前对翻译说:“老总,我们都是正儿八经的买卖人,我们的东西也不犯私,就是犯私也不归咱铁路管不是?哪儿不交朋友,您啦高抬贵手我们就过去了。”
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在翻译耳边小声地嘀咕,边说边掏出仅有的八十块钱塞进了翻译的口袋。这翻译见魏汉文身材高大,喜眉笑眼胖如弥勒,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人真“哏儿”,这真是王八瞅绿豆——对眼儿了!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魏汉文真和这翻译“投缘”,起初翻译铁青的圆脸蛋子还紧绷着,此时肌肉开始松弛,进尔嘴角儿有些上翘,当他看到魏汉文塞到他兜里的那卷钱,终于裂开火盆大口,像猫头鹰似的“咯咯咯”地笑了起来。
这翻译得了钱,朝门口把手一摆,放了这七条好汉。
打开玉笼飞彩凤,顿开绞索走蛟龙。这七人如鱼得水,前行右拐西青道,经杨柳青、过当城、走独流、奔王口。一路上笑语欢声。
忽然孝忠智发现魏汉文筐里的两桶煤油冒上来了!很纳闷?仔细一看,原来在他的两个筐底下多出了两箱火柴!闹半天就在大伙在西站站楼底下吃点心时,他在里边瞎鼓捣,把煤油卸下来,将仓库里的两箱火柴装了进去,再把煤油压在上面,这煤油桶自然就冒上来了!
当时冀中人民都用“大取灯儿”引火,“大取灯儿”就是在削尖的苘麻杆儿上蘸上硫磺头儿。用火镰打出火星点燃火绒子,再把大取灯儿的硫磺头儿往火绒子上一沾,这苘杆就着了。因为火柴是洋人造的,所以人们就把火柴叫“洋火”或“洋取灯儿”。
当时在冀中地区,这可是奇缺的稀罕物儿,只有那些讲究人才舍得买,一般人是用不起的。因为每盒火柴就能卖一角,每包十盒,得卖一块大洋!您说平常人家谁买得起?
大伙儿见魏汉文偷了满铁的火柴,就都起哄,嚷了起来:
“嚯!你小子偷了‘满铁’的洋火啦?你成了‘大贼’啦?”
得!从此,魏汉文这“魏大贼”的诨号算是叫响了!
魏汉文争辩道:“哪儿啊?这是我上的货。”
“快拉倒吧!你在哪儿上的?我们怎么不知道?你骗得了谁?分明是你偷的!这两箱洋火共计240包。你光偷的这两箱洋火就白赚二百四十块!这买通‘满铁’的八十块钱我们可不掏啊!”
魏汉文不情愿地嘟囔着求饶:“你们吃点心捅了娄子还不掏钱!好好好!我自己拿还不行吗?众位爷们儿,饶了我吧!”
“不行,你小子得出点儿血。”
“行!你们说,要我怎么着?”
“什么要你怎么着?咱是‘桂爷逮住个偷瓜的——你个人说’。”
这“桂爷逮住偷瓜的——个人说”是流行于王口一带的歇后语。
老年间,王口人见面都互称“爷”。见了姓张称张爷,见了姓李称李爷。
有个叫王桂怀的在关帝庙前街与文昌阁大街的十字街西北角儿上开了个“井河轩”茶铺;还在北洼种了两亩西瓜。人们都叫他“桂爷”。
一天中午,生意清淡,桂爷把茶铺交给儿子兆普打理,自己要到瓜地看看。
天儿倍儿热,一个挖野菜的妇女口干舌燥,见瓜地没人,想偷偷摘个瓜解渴。谁知桂爷就在瓜地旁的高粱地里解手,他早就看见了那个妇女,见她摸着瓜要摘,正中下怀,就蹑手蹑脚凑近了那女人,在她耳边轻声说:
“一个够吗?我再给你摘俩捎着?”
桂爷爱说“臭口”在王口那是出了名的。这女人突然听到耳边有人说话,吓了一大跳!扭头一看,见桂爷正嬉皮笑脸地站在身后,赶紧求饶,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桂爷不依;答应赔给桂爷钱,桂爷不饶------实在没辙了,那女人说:
“您让我怎么办?”
“那你‘个人说’。”
女人终于明白了桂爷的心思,无奈,只得含羞宽衣解带------
从此,王口人在要别人干自己要干的事时却又不肯明说,就用“桂爷逮住偷瓜的——个人说”这个歇后语。
这时魏汉文准知道大伙儿不能轻饶了他,就说:
“得!除了给翻译的钱我掏,我再在玉泉坊请大伙撮一顿儿行吗?”
这玉泉坊可是王口有名的饭庄,掌柜的李宝深的拿手菜是酥鱼,远近闻名。可大伙儿还是不饶,七嘴八舌地说:
“玉泉坊不行,得去河北大街的慧罗春撮一顿------”
“还得让我们去明江池泡个澡------”
“然后到‘天桂’听场戏------”
“再到侯家后头等班子逛------”
魏汉文没等大伙儿说完,就赶紧拦住大伙的话茬儿:
“吁——吁——!哥几个,劳您驾,还是请你们把我宰了吧!”
“好小子!你‘吁吁’地拿我们当牲口啊?看我们非剥了你的皮不可。哈哈哈哈!------”
西边天际,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美如画卷的子牙河堤上响起一串开心的笑声,惊飞起一群嬉戏的鹭鸶------
梁文田 1949年生于天津,农民,静海区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长篇小说《雨打浮萍》,短篇小说集《史海寻贝》。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第二届“白鹭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053488.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