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竹板声声里,军魂跃然出。这篇《军旗猎猎军魂传》以数来宝这一接地气、有力量的民间艺术形式,将人民解放军98载征程浓缩于朗朗上口的韵律中。
从南昌城头的枪声到新时代的强军步伐,从战火硝烟中的浴血奋战到和平年代的挺身而出,作者强军先生用直白鲜活的语言、铿锵有力的节奏,让历史场景在“竹板声”里重现,让军魂精神在“顺口溜”中传承。
没有华丽辞藻,却句句滚烫;不见刻意煽情,却字字千钧——这既是对人民军队的深情礼赞,也是让红色历史走进大众的生动尝试。(226字)
【八一专刊1】
【数来宝】
军旗猎猎军魂传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
作者:强军/陕西宝鸡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
咱要表一表,人民解放军的辉煌史话。
时光拉回到,一九二七年呐,
南昌城头那枪响,震彻天地间。
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八一军旗飘,开启伟大新章。
土地革命时,工农子弟兵真英勇,
打土豪分田地,为百姓把身挺。
井冈山的火,烧得贼胆颤,
中央苏区里,军民鱼水情意暖。
红军意志坚,信念从未断,
反围剿的战斗,打得敌人团团转。
可革命的路,哪能都平坦,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局面难。
红军不畏惧,踏上长征艰程,
万水千山过,奇迹世上称。
四渡赤水河,用兵真如神,
巧渡金沙江,敌军干瞪眼发愣。
强渡大渡河,勇士冲在前,
飞夺泸定桥,铁索寒中把敌歼。
雪山高耸耸,草地水洼洼,
缺衣又少食,病痛也不怕。
心中有理想,脚下有力量,
胜利到陕北,希望火种旺。
日本鬼子恶,铁蹄践山河,
八路军奋起,抗战把敌杀。
平型关一战,打破不败神话,
百团大出击,鬼子吓破了胆呐。
敌后游击战,打得真巧妙,
根据地建立,敌人没处逃。
浴血奋战中,多少英雄勇,
抗战得胜利,功劳重千钧。
抗战刚结束,又逢抉择时,
为和平建国,解放战争起。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打得妙,
国民党军队,有生力量被清扫。
百万雄师过大江,蒋家王朝倒,
新中国诞生,人民展欢笑。
新中国成立,使命肩上挑,
保家卫国责,时刻不能抛。
抗美援朝战,志愿军真勇敢,
跨过鸭绿江,和美军来周旋。
上甘岭的硝烟,长津湖的严寒,
战士的热血,把国威来彰显。
冰雕连的故事,让人泪目心酸,
保家卫国志,永刻天地间。
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军勇向前,
翻越喜马拉雅山,敌军吓破胆。
珍宝岛的反击,对苏不手软,
捍卫领土权,热血洒冰原。
西沙海战中,小艇斗大舰,
战士信念坚,寸海都要守全。
南沙赤瓜礁,主权不能抛,
以弱能胜强,军旗迎风飘。
对越自卫反击,老山坚守战,
猫耳洞虽小,战士意志高。
新时代强军,步伐不停闲,
捍卫主权坚,实力大展现。
南海风云起,美军来挑衅,
解放军亮剑,军演震敌心。
航母游碧海,战机冲霄汉,
东风导弹威,敌军不敢犯。
和平的年代,使命也不闲,
抗洪的堤上,抗震的废墟间,
抗疫的一线,维和的战场前,
解放军身影,时刻在身边。
98洪水汹,人墙来抵挡,
08地震惨,救援冲在前。
新冠疫情急,医护逆行去,
为人民服务,初心永不变。
如今的解放军,力量大无边,
多军种发展,科技来领先。
军旗猎猎飘,军魂代代传,
听党指挥严,能打胜仗坚。
作风特别优,世界一流建,
向解放军,致以最高的礼赞!
祝愿咱军队,节节都高攀,
祖国更昌盛,国泰又民安!
(1042字)
【作品赏析】
1. 形式与内容的巧妙融合
数来宝以“押韵、对仗、节奏明快”为特色,与军队历史的厚重感形成奇妙共鸣。作者紧扣这一特点,每段以“竹板节奏”串联,如“南昌城头那枪响,震彻天地间”“四渡赤水河,用兵真如神”,短句铿锵如军鼓,长句舒展似军旗,让读者在“念诵”中感受历史的张力。同时,口语化的表达(如“打得敌人团团转”“鬼子吓破了胆呐”)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让宏大历史变得可感可触。
2. 历史脉络的精准勾勒
作品以时间为轴,从南昌起义、土地革命、长征,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再到新时代强军实践,选取关键战役(平型关大捷、上甘岭战役)、标志性事件(西沙海战、南海维权)和动人场景(冰雕连、猫耳洞),既覆盖了军队发展的重要节点,又突出了“军魂”的核心——从“为人民打天下”到“为人民守家国”,始终不变的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的信念。如“和平的年代,使命也不闲”一句,自然过渡到抗洪、抗震、抗疫等场景,展现了军队“战时能打仗,平时能救灾”的多重担当。
3. 情感与精神的深度传递
作品的感染力源于真挚的情感。写长征时,“雪山高耸耸,草地水洼洼,缺衣又少食,病痛也不怕”,用朴素的场景白描凸显红军意志;写冰雕连时,“让人泪目心酸,保家卫国志,永刻天地间”,以共情引发共鸣。而结尾“军旗猎猎飘,军魂代代传”“祖国更昌盛,国泰又民安”,则将个人情感升华为民族共同的期盼,让“强军梦”与“中国梦”自然交融,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614字)
共1894字 2025年7月25日于宝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