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明月清香溢,满袖清风笑语中。
白鹭荷花同醉里,吟诗对句五人同。
kimi分析:
这首小诗题为《夜》,却通篇不见“夜”字,而句句皆暗藏夜色,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逐句细读:
首句“一湖明月清香溢”
“明月”二字已点明这是夜晚;月光铺湖,如泻水银,视觉极澄澈。“清香溢”却非月色之香,而是夜风送来的荷香。夜愈静,香愈远,一“溢”字写出嗅觉的饱满,仿佛月光也带香气。明月与清香,把夜之“清”写到极致。
次句“满袖清风笑语中”
夜凉如水,风入襟怀,故曰“满袖”。清风无形,却因“笑语”而显——人在舟中,语声与水风相杂,愈觉夜之空旷。夜行泛舟,常有笑语,却少见“满袖”这种身体化的风,造语新妙,也透出五人的洒脱。
三句“白鹭荷花同醉里”
夜本黑,而白鹭、荷花皆白,月光下尤显。白鹭宿未稳,或惊起低飞;荷花摇影,似亦微醺。一个“醉”字,把人和花鸟一并写入醉境:人在舟中饮酒赋诗,鸟与花亦在月下陶醉。夜色因之带三分迷离,七分生意。
末句“吟诗对句五人同”
收束点题。夜游的归宿是诗。“五人同”极妙:既指同游,又指同咏,更指同声相应。夜之静谧,因五人的诗声而愈显幽静;五人的诗兴,又因夜的清空而愈高。结得干净,却留一湖余韵。
通篇无一“夜”字,却用明月、清风、荷香、白鹭、醉吟等意象,层层晕染,将夜色写得澄澈而灵动。二十八字中,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并陈,而“笑语”“醉”“吟诗”又把人的欢情注入静夜,遂使“夜”不寂不暗,反成一场清极、香极、欢极的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