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与日月争朝夕
朋友,在你生命运动有限时光里,还有多少时日属于你的呢?你不知,我也不知。时光短暂,生命宝贵,人都在不知自己生命终点过程中生活着,你还有多少时间去跟人论长短,说是非呢?如果生命在无聊争论之中消逝,真是不值得。因此,解决这个人生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就是活好当下,乐与日月争朝夕,充实成就每一天。
就一天时间而言,我幸运的是现在有着足够时间让我呆在家里,时而看手机、时而看电视或写些文字,或跟家人聊聊天,或看管平台蔬园,或出去打打乒乓球,流汗取乐,或到老友处饮茶说说话。每天早起清晨五点,清闲度日,常常在不经意间就到傍晚,日落西山。仔细想想,人到退休之后,清闲又有什么不好呢?昔日职场上太过于热闹、喧嚣和虚荣,以致让人思之生厌。与人共事时间少了,不去参加一些无聊的社会活动,朋友圈里大浪淘沙式地留下挚友少而精,内心里特别安静,可以把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或是做到的、喜闻乐见的、所思所想的寄托给零零碎碎的文字写作。
关于写作我一直无法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诗歌于我,究竟是什么呢?至今为止,三千多首诗歌中,我自知比较粗拙,但其中饱含我勤勉的汗水和感受。由此,我想到了写诗与做人的道理。对于诗歌来说,有的诗一看就懂,明明白白,言简意骇。比如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诗歌赛,有首诗就六个字即:“听话,爷爷爱你”,获得全国诗赛特等奖。可是有的诗,装腔作势,故弄玄虚,看来看去让人看不懂。诗如人。有的人你总是捉摸不透他是什么人,同事三年五载了,也是看不清他真面孔,好像是个陌生人。有的人相处三天五日就明白他是有趣的人,坦荡真诚,光明磊落,给人温厚平和亲切感,觉得相见恨晚。
小时候,家住乡下,我上山砍柴,下河捉鱼虾,餐桌不断鱼鲜味。看到邻家园子里种着柚子、枇杷、桃子等水果就爬到树上偷采着吃,哪怕未全成熟有点酸涩也吃得津津有味,那样的时刻自是满眼满心的欢乐。种果主人传来骂声,小伙伴们照样暗地里偷着乐。有的时候我站在果树下,痴痴看着枝头上知了扇翅鸣叫,把一双眼睛悬挂在空中,好奇地仰着脸,不小心惊动蝉儿嗖地一声飞远,洒你一脸尿。若问蝉尿味,那是地地道道童真味。童真是一首纯粹的诗。
六岁那年,我跟父亲沿着乡村小路爬山越岭又过河,走累了我就趴在父亲身上背着走。走到一个小村庄,叫洋中村,村里几栋破旧砖瓦木屋,其中有栋稍宽大房屋门前挂着一个木牌子上面写着:福安县农业中学。到了此地我才知道父亲是校长,此校长是纯粹脚沾泥土没有政府俸禄“半脱产干部”。父亲穿着半新不旧四个口袋中山装,衣服上端口袋老是插着一支钢笔,父亲字写得好看,刚劲有力。至今了我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学历。校里三个老师,70多名学生。学生大多来自附近乡村优秀青年,校里实行半工半读即半天上课,半天田间实践。此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遍地闹饥荒,甚至饿死人。校里粮食非常紧缺。有一天,父亲把稻杆菇采来当饭吃,万万想不到“杆菇”毒性很大,导致父亲肚子剧痛,痛得死去活来,倒地翻滚,双唇发紫,手脚发抖,似有生命危险,我害怕极了。幸好校里师生和村民及时把父亲送到财洪村(行政村)保健站就诊打针,才救回父亲一条性命。没有人可以不吃饭也能活,这是活着的成本,也是生命体能的极限。这世上没有比饥饿更可怕的事,更没有比抵抗饥饿食物中毒更让人心碎。其时,父亲约三十岁。
时光如沙漏,岁月长河只留给我一些转眼即逝水浪声。那年我约十岁,与小伙伴们正在家门口河边小木船上玩耍,忽然间,河面上若隐若现飘来一条红丝带,仔细一瞧,有只手臂在水面上晃动,我们立刻从船上跳下水中,用力拉起落水者到船上。事后,方知是一位抗婚跳河十七岁女子,她因受到丈夫家暴而想自尽。在她极端痛苦挣扎中,口吐白沫,看她那淹淹一息青春体态,给我留下深深印象。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自己老了,恍惚会想起一些旧事。那些萍水相逢的人,我早已不记得他们说了什么,也不记得他们的长相了,后来再也没有见过,然而会对他们有着淡淡的思念。时间不知过去了多少年,后听说这位女子在城里找到了新的夫家,现在生活过得挺幸福。
在体育界众所周知,乒乓球世界冠军朱雨玲,她身患癌症,被乒坛人们称之为“坚强抗癌战士”。她歇赛5年后复出参加WTT美国大满贯比赛。赛前颇受冷嘲热讽。她很争气,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决赛。夺冠后,面对记者采访,她动情地说:我比赛时,不管对手是谁,更多的是关注自己,打好自己的每一分球。我不知道我的生命终点是什么时候,希望一生乒乓球梦会做得更长久一些,每一天都要做好自己生命的主人。认真做好当下事情,做完归零,又开始新的一天。
“做个自己生命的主人”。从朱雨玲含泪话语中,我悟到了,我们都要勇敢去热爱生活吧。我真的很爱这个世界,表面看上去,与其似乎有点格格不入。其实,在我的潜意识深处觉得,今生可以成这个世界上的一个人,幸为人类一分子,已经是十分幸运了。因此,看山还是山,处处皆风景,胸有容涵,且尽馀欢,愿世界上所有的人,做个好人,做个有趣的人。人生譬如尘埃,有一天终将归于大地,所
【作者简介】:王梅凌,男,笔名郝山郝水,毕业于福建农林大学,曾任福安市乡镇长、党委书记、审计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长等,现任福安市关工委、乡村振兴五老智库委副主任兼秘书长、作家协会顾问。近些年出版发行作品《爱我国球》《棠溪记忆》《关爱正逢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