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广场乐消暑
文/周丽
炎热的夏季又来了,地上像被火球炙烤,让人无处遁形,路上行人稀少,都躲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西瓜避暑纳凉。中阳的夏天因地势较高,虽然比周围地方凉快好多,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温室效应,也免不了气温逐年升高的状况,夏天最高温度达到32°。但到了晚上,温度迅速回落,伴着丝丝微风,凉爽的感觉很是惬意,比呆在家里舒服多了。加上少有蚊虫叮咬,于是,三三两两的行人穿着漂亮的花裙子,体恤短裤,向同一目的地进发,七万五千平方米的中兴广场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热闹的繁华景象。
平时空阔的广场被挤的水泄不通,可谓一摊难求。摆地摊的小商贩已经早早的把商品码放整齐;那些大小娱乐设施也已各自就位,专等小王子小公主们的莅临检阅;小吃摊的香味弥漫在广场上空,引诱着年轻人的味蕾;身着统一服装的舞蹈队、秧歌队只等音乐响起,便开始她们的狂欢之夜…
沸腾的中兴广场上灯光璀璨,人头攒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强烈地冲击着视觉和听觉。小朋友们跟着爸爸妈妈,坐在精心挑选的亲子电动玩具车上,欣赏着五彩斑斓的变幻彩灯,倾听着悦耳动听的儿童音乐,小心驾驶在弯弯曲曲的无人区,开心得像电动车上的卡通娃娃,笑得合不拢嘴。现代科技诞生出的电动玩具车,文明喜庆,新颖别致,不仅吸引着小朋友的目光,也成为广场上靓丽的风景,让不少大人们也驻足欣赏。孔雀、蝴蝶,小金鱼、小白兔,汽车、铲车,飞机、大炮,蜘蛛侠、奥特曼,形态各异、颜色丰富,生动趣味、灵活多样,让孩子们在体验驾驶的乐趣中陶冶着情操,在亲子互动中感受家庭的温暖幸福。那些蹦蹦床、电动小火轮、探秘城堡、滑梯、秋千、钓鱼、沙滩、涂色陶瓷摊前,都有大人陪着小孩玩耍,享受着夏夜的清凉快乐。这些祖国的花骨朵们赶上了好时代,幸福的像树上的小喜鹊,在游乐园里飞来飞去。
随着悠扬的乐曲声,人们陶醉其中尽情舞蹈,广场舞、健身操、交谊舞、水兵舞、旱船秧歌将偌大的广场分割成不同的板块,像老家运城的彩色盐湖一样,散发出风格迥异的光芒。我也每晚去跳健身操和广场舞,有热心老师教舞,有爱心人士购买音响,还有专人负责放音乐。她们不计回报,默默地奉献社会,只为方便大众锻炼身体,享受生活,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父老乡亲的心田。
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就数旱船秧歌。旱船秧歌是晋西北黄河文化的产物,流行于中阳、离石、柳林一带,兼具趣味性、大众性、观赏性,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阳人几乎都会扭秧歌,专业秧歌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每晚轮流在中兴广场表演,给县城居民带来丰盛的文化大餐。舞姿优美、内容丰富、节奏明快,气氛热烈,令人赏心悦目。我经常看到一支五十号人的秧歌队,身着统一的淡粉色秧歌服,如出水芙蓉一般,楚楚动人。扎着高高的马尾辫,大发卡在灯光照耀下银光闪闪,轻轻抖动手中的彩绸手绢和大绸扇,款款移动小碎步,随着唢呐、钹、锣、鼓等吹鼓手现场吹奏的秧歌旋律和节奏咚锵咚锵咚咚锵,不断变幻队形,以“走、扭、摇、摆、跳”的独特舞蹈语言,传承着晋西北的民族特色文化精髓。忽而与汹涌波涛展开激烈搏斗,曼妙的身姿快速旋转,绣扇在空中猎猎翻转;忽而风平浪静,又如缓缓细流,飘逸的水裤灵动地跳跃,溅起一朵朵浪花,轻盈的水袖随着抖扇、绕扇、端扇、举扇、滚扇动作,如飞鸟蹁跹,如柳絮飘飞,如蝴蝶穿梭在花丛中。她们或两人一组对跳,或曲线绕行,或横成行竖成列十字步扭动细腰,像水中盛开的荷花随风摇摆。手托旱船的船娘和手抓船桨的艄公做为旱船秧歌的核心人物,表演得更是惟妙惟肖,船娘长时间摇船穿行很是辛苦,艄公手捋长髯,稳稳当当地划桨前行,不时和装扮成水鬼水妖的丑角搏斗互动,引得观众捧腹大笑,诙谐幽默而风趣。观看旱船秧歌,就像欣赏一台精彩的舞台剧,不知不觉已到了晚上10点钟。这开心快乐的幸福生活离不了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让中阳彻底摘掉了贫困帽子,奔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相比俄乌冲突,中东地区的动荡不安,我们没理由不珍惜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的来之不易。
瞧,那边的水兵舞队正在加紧彩排 8 月中旬的演出活动,紧挨广场的融媒体中心的大楼前,朗诵协会的会员们正在为建军 98 周年进军营慰问人民子弟兵排练节目,表达军民的鱼水情深。
广场上还有打羽毛球、踢毽子、骑小车、直播带货、卡拉OK的,嘈杂声、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喧哗成城市交响曲,中兴广场俨然成为欢乐的海洋。
2025年7月22 日

作者、主播简介:周丽(利君),晋南人,喜欢朗诵音乐舞蹈,偶尔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