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7月24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举行第二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峰会”的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此次“中欧峰会”时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包括“铁杆盟友”在内的全权贸易合作伙伴,大挥“关税大棒”一再推迟的“限期临近”,彼此争斗难解难分之时,因而格外引发全球关注!
消息面上,距今年4月初,发起全球关税大战而“诸事不顺”,关税生效期“一再推迟”、最新限期为8月1日,时间已不多了。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特别胁迫“美国长期盟友”一一欧盟,威胁自8月1日起对欧盟产品加征30%关税,这一税率被欧盟贸易执委谢夫乔维奇形容为"几乎阻断"跨大西洋贸易的毁灭性举措。欧盟原本期待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使大部分输美产品维持10%的关税水平,但美方在会谈中提出的方案税率远高于这一基准。面对美国的强硬态度,欧盟正积极筹备一系列反制措施。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如果谈判破裂,欧盟计划迅速对价值近100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反制方案将把此前针对21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关税清单与涵盖720亿欧元美国商品的额外关税清单合并。美欧双方“窝里斗”正逢“一触即发”?!
一一这就是欧盟领导人,选择借中国与欧盟建交50周年之际,访华举行“中欧峰会”的微妙时间。
综合新华社和国际媒体7月24晚最新消息。人们注意到当天“中欧峰会”的重磅消息:
一一 中国国家主席对来访的欧盟领导人 说,中欧建交50年来,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既成就彼此又惠及世界,其中的重要经验和启示就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开放合作、互利共赢。这也是中欧关系未来发展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和努力方向。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欧关系又站在一个关键历史节点。中欧都是主张多边主义、倡导开放合作的建设性力量,国际形势越是严峻复杂,中欧就越要加强沟通、增进互信、深化合作。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变局和变乱交织的国际形势,中欧领导人应再次展现远见和担当,作出符合人民期待、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战略抉择,牢牢把握中欧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努力开辟中欧关系更加光明的下一个50年,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一一中国国家主席就中欧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三点主张。
一是,坚持相互尊重,巩固伙伴关系定位。中国是热爱和平的国家,主张和谐、包容、合作、共赢。如果用西方走过的路来衡量中国,对中国的认知就会失之偏颇。中欧历史文化、道路制度、发展阶段的确不同,但这种差异过去没有成为中欧建交和关系发展的障碍,今后也不应该阻碍双方关系发展。当前欧洲面临的挑战不是来自中国。中欧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和地缘政治矛盾,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的基本面和主基调没有变。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和发展中欧关系,将欧洲视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一贯支持欧洲一体化和欧盟战略自主。希望欧方也能尊重中国人民选择的道路和制度,尊重中国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支持中国发展繁荣。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双方要深化战略沟通,增进理解和互信,树立正确的相互认知。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摩擦。历史和现实证明,相互依赖不是风险,利益交融不是威胁,提升竞争力不能:断链”只会孤立自己。“降依赖”不能减合作。中欧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应该也完全能够在发展中实现动态平衡。中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中欧合作提供新机遇、拓展新空间。中欧要深化绿色和数字伙伴关系,促进相互投资合作。希望欧方保持贸易和投资市场开放,克制使用限制性经贸工具,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兴业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三是践行多边主义,维护国际规则秩序。面对战争与和平、竞争与合作、封闭与开放的重大选择,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才是正确答案。中欧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建立起来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与时俱进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中欧要支持通过政治手段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中方一贯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主张劝和促谈,倡导标本兼治。中方愿同欧方加强协调,推动今年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取得成功,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绿色转型作出更大贡献。中方也愿同欧方开展人工智能领域政策沟通和务实合作,共同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一一欧盟领导人表示,中国国家主席有关欧中关系的三点主张至关重要。中欧建交50年来,欧中在广泛领域开展合作,规模和深度不断拓展,成为彼此重要合作和贸易伙伴,助力了各自经济繁荣和人民福祉提升。中国已成为制造业和科技大国,让数亿人脱贫,中国的发展令全球震撼,给世界重要启示,欧方相信并支持中国取得更大发展。欧盟和中国都是世界上的重要力量,欧中关系对双方和世界都极为重要。欧方致力于深化欧中关系,建设性处理分歧,推动双方合作在平衡、对等、互惠基础上持续取得更多积极成果。欧方不寻求与中国“脱钩断链”,欢迎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兴业。面对动荡不安、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欧中要担负责任,共同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推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欧方期待同中方一道,续写欧中关系下一个50年更加精彩的篇章。
笔者志清认为,在美国总统发起全球关税大战,全球贸易剧烈动荡的情况下,中国和欧盟恰巧迎来了中欧建交五十周年。在这期间中欧曾面临过不少的挑战,而欧盟对中国展现出的复杂态度也让双方的关系只能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情况下发展。但,美国的关税大战,犹其是美方“饿狼食仔”、“饿兔食窝边草”的凶狠也让欧盟逐渐认清了现实,令包括冯德莱恩在内的欧盟领导层也不得不考虑了新的思维方向。志清认为,中国元首的讲话高屋建瓴、中肯而又“指点迷津”。欧盟未来的路怎么走?还得由欧盟内部统一了思路再定!为此特赋《减字木兰花》为评为观。
中欧峰会。
时局微玄分秒系。
关税收期。
川普坑盟互斗疲。
东方淡定。
指点迷津言九鼎。
合作双赢。
化险求机睿智馨。
一一2025年7月25日凌晨时事诗评
作者简介: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冰心文化传媒网顾问、《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韵新吟》执行主编、2025年《古韵新声》执行主编、上海诗社行政社长、上海新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